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资源

新时代民族院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研究 ——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

民族: 未关联民族

作者: 刘灿

关键词: 民族院校;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

学位层次: 硕士

学科专业: 民族教育学

出版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

文件数量: 0

文件大小:

出版日期: 2021年5月26日

收录日期: 2023年10月8日

类型:

来源:

摘要: 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团结和谐的民族关系被视为“生命线”般的存在,对于维护国家利益、保证社会稳定以及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至关重要。进入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我国民族工作的主线与基本遵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因此成为现实的紧迫工作与长远的战略任务。民族院校是党和国家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发展民族事业,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促进民族团结而建立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因言之,全面剖释新时代民族院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活动,总结有益经验并推广,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时代境遇和现实需要。在广泛梳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关的政策文献资料与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以“泰勒原理”为理论指导,以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为例,遵循“描摹应然样态→阐明活动现状→检视教育实效→总结有益经验”的基本思路,试图阐明民族院校缘何、应何、是何、如何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问题。首先,本研究从三个层面阐释新时代民族院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时代使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维护校园稳定。其次,本研究结合“泰勒原理”,对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理念、内容、途径、评价四个维度进行调查分析。进言之,第一,其教育理念表现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坚持“三全育人”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结合两个方面;第二,其教育途径以环境、课程、活动三方面为抓手,以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方式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入脑入心;第三,其教育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华民族发展史与优秀民族文化、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等方面,丰富民族进步教育的意在内涵;第四,其教育评价通过“教师+学生”“线上+线下”两条渠道有序开展,以便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的完善与改进。再次,本研究结合问卷调查与质性访谈,从认知、情感、行动、环境四个层面深刻总结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实践成效:丰富了师生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强化了师生民族团结进步意识、提升了师生民族团结进步能力、形成了和谐的民族团结进步氛围。最后,本研究通过系统梳理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措施,总结其实践经验:一是坚定一体,尊重多元,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力的教育理念;二是丰富以民族理论政策与优秀民族文化为主的教育内容;三是践行“三全育人”,创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方式;四是拓宽评价主体,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评价,以期为其他高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供实践样本。

外部链接: 访问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