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资源

恩施市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建设研究

民族: 未关联民族

作者: 王东苗

关键词: 中小学; 民族团结教育; 课程建设

学位层次: 硕士

学科专业: 教育管理(专业学位)

出版机构: 中南民族大学

文件数量: 0

文件大小:

出版日期: 2019年4月2日

收录日期: 2023年10月8日

类型:

来源:

摘要: 立足新时代,党和政府对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决策、新部署,全面系统地深化了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思想体系和理论框架已经逐步形成,做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已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基础教育阶段是青少年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在这个阶段精心呵护,埋下民族团结的种子。本研究以恩施市两所学校为样本,从基础概念入手,结合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及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民族政策理念,站在课程建设的角度,对照《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及恩施市地方教育部门相关政策文件,对样本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建设实施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成绩,查摆问题,通过解剖麻雀的方式分析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建设出现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改进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建设的优化策略。本文由四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为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核心概念分别阐述了课程建设与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旨在使读者对课程建设的主体要素有清晰的认识。多元一体理论格局及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团结教育的课程理念,作为理论基础,对其阐述可以明晰民族团结教育目标。第二章是对样本学校实施现状的描述,也是本研究的核心部分,旨在结合教育课程建设的主体要素,深入民族地区中小学,对学生和教师进行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建设情况的调查问卷和访谈,使读者对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实施情况有客观地了解,再采取量化的方式对问卷进行客观分析,得出课程的有效性分析。第三章是在客观描述的基础上提出样本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并挖掘问题产生的原因。第四章是结合以上思考,运用课程理论及现实生活中课程管理的理论对恩施市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提出的合理化策略。本文创新之处在于:一是站在完善的课程系统的角度看民族团结教育课程,通过调查研究,评估基础教育中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实施现状,找到问题的核心,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作为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有关民族团结教育的研究都是从理论的立场出发,而较少关注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实践者的“声音”,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实践需要怎样的理论来支撑?怎样把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本研究通过挖掘典型,从课程主体要素入手,为实践者找到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可借鉴模式。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点线面的结合问题,作者通过样本中小学去研究一个地区的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开展现状,虽然所选两所学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地区之间也存在教育资源、社会资源、人力资源等不平衡的现象,落实到课程建设也会有一定的差异,因而需要在微观的课程教学方面进一步研究,结合实际,处理好“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因地制宜地制定出针对性建议与优化策略。

外部链接: 访问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