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资源

“高校型”民族团结教育师资培训的供求分析与策略选择

民族: 未关联民族

作者: 朱艳艳

关键词: 高校; 中小学; 民族团结教育; 师资培训; 供求分析

学位层次: 硕士

学科专业: 民族教育学

出版机构: 广西民族大学

文件数量: 0

文件大小:

出版日期: 2019年4月1日

收录日期: 2023年10月8日

类型:

来源:

摘要: 民族团结是国家与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基石,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对于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国家稳定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出现的西藏拉萨“3·14”事件、新疆乌鲁木齐“7·5”事件等蓄意破坏民族团结的蓄谋及举动,更是促使我们必须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为此,国家将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正式纳入中小学课程之中,推动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设置的正规化。目前,中小学虽设有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但实施民族团结教育的专职教师却不足。为了切实提升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质量,强化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教师质素颇为关键。广西作为全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模范代表,在民族团结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不断创新突破,为了切实提升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质量,推动民族团结教育发展,积极实施了由高校承办的民族团结教育师资培训,希冀以此提升民族团结教育师资整体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那么,高校承办的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师资培训具体实施情况如何呢?这其中又存在着哪些问题呢?论文拟从经济学供求关系理论出发,采用调查法等研究方法试图探索师资培训的供求问题。经研究发现,高校的培训供给与受训教师的需求之间存在培训期望、培训安排、培训内容、培训考核等方面存在供求错位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供求双方对培训重要性认识的不足、未能充分调动主动性;缺乏培训前期调研,供求双方缺乏互通;培训模式缺乏创新,未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衔接;培训缺乏后期跟踪机制,未能切实掌握培训效果等。为了进一步优化“高校型”民族团结教育师资培训,须深化各方对民族团结教育的认识,提升培训各相关方的参与度;做好培训前期调研,明确需求缺口与供方着眼点;活化培训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培训的后期跟踪,及时总结经验与发现问题等,以切实优化民族团结教育师资培训的质量,为广西乃至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助力。

外部链接: 访问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