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资源

广西民族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研究 ——基于J民族学校的调研

民族: 未关联民族

作者: 李玲

关键词: 广西; 民族学校; 民族团结教育; 课程校本化实施

学位层次: 硕士

学科专业: 民族教育

出版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

文件数量: 0

文件大小:

出版日期: 2017年5月1日

收录日期: 2023年10月8日

类型:

来源:

摘要: 2008年国家颁布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纲要指出要在中小学开设专门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广西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实施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另一种是在坚持国家指导纲要的基本精神条件下,结合学校自身的办学特点、乡土文化特色、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需求自编教材来实施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即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校本化实施,这种实施方式对全国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开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是对广西民族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情况进行研究,总结实施的成效,以期丰富和补充民族团结教育的理论。本研究以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和校本课程理论为基础,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开展取得优秀成果并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学校之一——河池市J民族学校为个案进行调研。运用文献法、观察法、调查法等方法,对J民族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在总结已有成效的基础上,归纳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为其他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校本化实施提供参考案例。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引言部分,介绍本研究的选题缘由,通过文献法了解目前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总体情况,并进行梳理和总结,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对本研究中涉及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等进行说明。第一部分,阐明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开设的时代背景,从三级课程管理、课程实施本质属性、广西区域文化差异三个方面分析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必要性,指出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校本化实施是民族地区的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发展的实际需要而进行的一项重要的课程实践活动。第二部分,首先对调查研究点J民族学校的总况进行概述,接着对J民族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目标、内容、实施方式、评价进行分析。这个学校有明确的实施目标,不仅制定了使学生学习河池区域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民族文化的感情,提升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使学生承担传承和发展河池区域民族文化的责任的总体目标,而且针对低、中、高不同年级的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了分阶段实施目标;在课程实施的内容上,J民族学校以河池区域民族人文风情、民族舞蹈、民族音乐、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竞技、民族民间传统手工技艺为主要内容;在实施方式上,主要采用课堂教学和活动体验两种方式;在课程实施的评价方面,目前主要以测验这种终结性评价为主。第三部分,主要是对J民族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成效和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和分析。通过实地调查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实施情况,笔者发现J民族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校本化实施取得了诸多成绩。具体表现在:第一,促进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特色发展;第二,深化了师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深化;第三,拓宽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渠道;第四,提高了教师的课程校本化实施能力;第五,提升了教师的校本教材编制能力;第六,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等方面的成效。与此同时,笔者也发现虽然J学校是区级民族团结教育的代表学校,其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效果在区内外有很大的影响力,但从校本课程理论和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角度分析,该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仍存在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思维尚未完全改变、民族团结教育的视野不够开阔、专业师资力量较薄弱、配套教辅资料缺乏、测试评价方式难以全面评估课程实施效果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第四部分,针对J民族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校本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目标及内容、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任课教师的专业培训、丰富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校本化实施配套教辅材料、建构多元化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校本化实施评价体系、探索多元化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校本化实施方式等五方面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的体系。结语部分,在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比如在资料的搜集和分析方面,由于研究方法的限制致使归纳分析不够全面和深入;由于笔者理论知识储备不充足和实践经验的缺乏,本研究所提出的建议是笔者在理论层面的设想,具体实施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等,因此,今后还需要对本研究进行深入研究。

外部链接: 访问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