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资源

隐性课程视角下学校民族团结教育问题研究 ——以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s中学为例

民族: 未关联民族

作者: 苏光正

关键词: 民族团结教育; 隐性课程; 群际接触理论; 社会认同论; 公民意识教育

学位层次: 硕士

学科专业: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

出版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

文件数量: 0

文件大小:

出版日期: 2017年5月1日

收录日期: 2023年10月8日

类型:

来源:

摘要: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以来,党和国家推进一系列政策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根据前期的田野调查发现,显性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形式化严重,如何发挥学校隐性课程的教育功能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落到实处,这是本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我们从学理层面分析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本质、内涵和目标,并从民族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视角探讨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相关的基础理论,理论的关照有助于解释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并能指导实践的有效开展。有了前期充分的理论准备,我们以一所多民族学校s中学为个案,并通过参与式观察、深入访谈等方法,了解s中学民族团结教育实施的现状,s中学从学校制度层面、交往层面以及文化层面等采取了诸多措施促进民族团结。同时,我们发现也存在一些问题:(1)学校管理“两张皮”现象;(2)不同民族师生彼此持有的刻板印象阻碍了交往交流;(3)教师自身缺乏多元化文化教育理念;(4)应试教育背景下,重视应试教育,忽略了人文教育,忽略了学生民族团结意识的培养。学校不是孤岛而是文化大陆的组成部分,因此不能将视野局限于学校内部,而应着眼于学校赖以存在的整个文化体系,将学校看成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应从更广阔的视野分析影响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效果的因素:(1)区隔化的民族制度设计,强化了民族身份意识,清晰了民族边界;(2)独立封闭的民族教育体系,不利于不同民族师生交往交流;(3)注重应试教育,忽视人文教育,忽略了民族团结意识的培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挥学校隐性课程的优势,优化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路径措施:构建融合开放的民族教育体系,搭建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的平台;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与培养;凝聚共识,推进民汉管理一体化;创造群际接触的最优条件,促进不同民族师生交往交流常态化;加强培训,培养教师多元文化教育理念。

外部链接: 访问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