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科书中民族团结意识教育内容的研究 ——以现行人教版初、高中历史教科书为例
民族: 未关联民族
作者: 任娜
关键词: 民族; 民族团结; 初高中人教版历史教科书
学位层次: 硕士
学科专业: 学科教学(专业学位)
出版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
文件数量: 0
文件大小:
出版日期: 2015年12月1日
收录日期: 2023年10月8日
类型:
来源:
摘要: 本文主要依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大中小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研究》[S](主持人:翁铁慧,起止年:2013-2015)来进行分析和研究,本人系课题组成员,1该课题将德育内容分为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公民人格,本文主要以国家意识教育课题下的民族团结作为研究对象。民族与民族团结的命题,历来是世界各国政府和学术界重点研究和关注的问题,而本人正是来自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同学,对党的民族政策的理解与认识更有着切身的体会,深感其重要意义,因此,本人对人教版初高中教材中关于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进行了分析,探讨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在初高中教材中的横向分布和初高中教材的纵向衔接状况,得出相应的结论。论文共三章,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章主要围绕研究选题,研究的缘起,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中运用的方法,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等内容进行讨论。第二章就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对人教版初中七(上)、七(下)、八(上)、八(下)、九(上)、九(下)以及高中的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共九册的历史教材分别进行了分类、筛选、统计,并用图表等形式呈现出来,通过图表以四个维度即民族历史、民族政策、民族理论、反对分裂来相互比较,看看四个维度在每册书的横向分布中数量和内容上是否均匀、在纵向的衔接上初中与高中的教材在数量和难易程度上是否能够合理的衔接、在认知程度上是否有递进性。通过比较,得出人教版初高中历史教材书在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的编写中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以历史事件为线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动手能力并能够对历史知识进行延伸,但也有一些需要改进之处,比如在横向分布上四个维度并不均衡,在纵向衔接上,高中历史模块课程和专题史内容体系,与初中历史直线式简洁明了的内容体系存在着一段距离,在知识体系上尚有断裂,在认知程度上也没有相对程度上的递进与上升。第三章根据前文的分析,针对在当代社会环境中如何将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内化进行了一些思考,并对历史教科书中关于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的编排提出自己的一些改进建议,首先在横向上更加注重四个维度的均匀分配;再次在纵向上合理适度的衔接;最后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状况,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应当将从整体上按照从小到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顺序来编写教材,为学生的认知层次由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提供平稳的过渡,以期提高教材编写的质量。
外部链接: 访问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