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资源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国家认同观与民族团结教育研究

民族: 未关联民族

作者: 宋蓉霞

关键词: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国家认同观; 民族团结教育

学位层次: 硕士

学科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

出版机构: 中南民族大学

文件数量: 0

文件大小:

出版日期: 2011年5月17日

收录日期: 2023年10月8日

类型:

来源:

摘要: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与民族的团结是世代中华各族儿女的共同愿望,也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国家大一统的历史观念亘古有之,得到了各族人民的高度认可和推崇。它包含了人们国家认同意识、民族团结意识。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一直深藏于各族人民的心中,是各族人民友好往来共谋发展的成果。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少数民族人民的思想、感情、行为等方面,内在地蕴含了少数民族人民国家认同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国家认同观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共同的先祖、生存空间和文化使命使少数民族从思想上接受中华一家思想,把少数民族历史纳入中国的历史大潮中;维护和谐民族关系,反对民族侵略和压迫,繁荣民族经济,是少数民族与汉族深厚感情的见证,是民族团结的果实;与汉族人们一起共创中华文化,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维护国家统一,是少数民族人民在重大的历史事件中,坚持民族团结价值取向,营造和巩固民族团结局面。 梳理和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良传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有助于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国家认同传统本文主要从三方面来进行分析。第一部分,简要分析少数民族国家统一观念,增强国家认同情感,巩固民族团结之情,民族团结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照顾教育对象感情,做到情理相间,以情动人。第二部分,简要分析少数民族民族和谐思想,强化这一思想,为民族团结打下思想基础,教育各族人民树立牢固的民族团结意识。第三部分,回顾少数民族人民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教育少数民族人民真正认识到民族团结教育的意义,在重大事件中如何学习先辈做到这一点。营造民族团结局面是民族团结教育的着力点和成果所在,是民族团结教育真正意义所在。 充分认识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的功能—凝聚、教育、激励,进一步创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充分挖掘其积极主张和文化精神,与时俱进,适应时代要求以提升民族团结教育效果。

外部链接: 访问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