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资源

北朝后期中原王朝与北疆民族关系研究

民族: 未关联民族

作者: 王兴锋

关键词: 北朝; 柔然; 突厥; 民族关系

学位层次: 硕士

学科专业: 专门史

出版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

文件数量: 0

文件大小:

出版日期: 2012年5月1日

收录日期: 2023年10月8日

类型:

来源:

摘要: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时代,是中国民族史上重要的历史篇章。就北朝后期所处时代而言,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是分裂的魏晋南北朝过渡到统一的隋唐王朝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民族关系主要包括中原王朝与北疆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表现出的朝贡、联盟、友好、战争以及相互并存的复杂关系。 首先,介绍北疆地区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北疆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塑造了北疆游牧民族与中原民族截然不同的特性。同时,回顾了先秦、秦汉时期,北疆民族与中原王朝的关系。 其次,论述了柔然的再度崛起与北方政局。北魏分裂后,西魏鉴于自身实力较弱率先与柔然联姻,取得联盟关系,以此抵御东魏的军事进攻。至540年,郁久闾氏突然亡逝使三方关系发生转化,西魏与柔然关系骤然疏远,这也为东魏与柔然关系的靠近创造契机。当时东、西魏竞结阿那瓌为婚好,此正中阿那瓌下怀。本已走向衰弱的柔然趁势再度崛起,周旋其间从中渔利,造成其貌似强盛的外壳。然而柔然的复兴是趁东西魏的混战不休之机,不久就被强盛起来的突厥所灭。 第三,突厥的兴起与中原王朝关系。突厥在摆脱柔然统治的过程中就与西魏建立起互相信任的联盟关系,西魏与突厥以联姻形式确立其彼此的联盟关系。北周代西魏后,联盟关系在对吐谷浑及对齐战争中得到了体现。然而,经过保定三年(563)和保定四年(564)两次伐齐战争失败后,北周并未真正品尝到联盟关系所带来的实惠。故改变策略,继续与突厥联姻,仅与其保持政治联盟关系,以此制约北齐。北齐则於二者关系中不断挑拨、离间,最后,突厥始终保持观望态度,这就加速了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的进程。 第四,中原王朝与北疆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柔然部族的衰落,突厥汗国崛起,与中原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密不可分的。粟特人来往于各地从事贸易活动,为寻求更广阔的利益空间往往依附于当地政权。粟特人懂九蕃语,他们有充当译语人的便利。故成为沟通中原与北疆民族的中介者,发挥重要作用。粟特人在突厥与中原关系中担负着商人、使者双重身份,是政治关系的发展者、经济贸易的交流者、文化传播的弘扬者。 第五,北朝后期中原与北疆交通路线考述。中原与北疆交通道路主要有延绥道(连谷道)、延夏道(什贲道)、并肆道(陉岭道)、凉甘道(居延海道)。考述四条主干交通线。 最后,作者通过对北朝后期四十多年中原王朝与北疆民族关系分析,将中原王朝与北疆民族关系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深刻探讨北疆民族兴衰对北方政局及中原地区东西方政权产生的影响。

外部链接: 访问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