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资源

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经验及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民族: 未关联民族

作者: 邓钢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国共产党;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思想政治教育

学位层次: 硕士

学科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

出版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

文件数量: 0

文件大小:

出版日期: 2018年3月10日

收录日期: 2023年10月8日

类型:

来源:

摘要: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当代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精神动力。在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始终为团结统一而奋斗不息,铸就了昨日的辉煌。今天,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凝聚民族力量、弘扬民族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键在于发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建设中华民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并形成了丰富的成果,这些经验为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我们对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经验及思想政治教育意义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形成了以下行文结构。绪论部分,解读了研究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可行性。主要阐释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文章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一部分,着重探讨了研究中国共产党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要性。系统分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的概念和理论基础,并从国家建设、中国共产党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探讨了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当代价值。第二部分,对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践进行了归纳和概括。这一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面临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各族人民认识到只有紧密团结起来,才能避免亡国灭种的厄运。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华民族有了强有力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进行英勇顽强的奋斗,不断加强中华民族建设,丰富并完善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完成了对中华民族的整合,建立了新中国,使中华民族以新的姿态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第三部分,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践进行了经验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历经劫难,浴火重生,从此,中华民族踏上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在实现中华民族大发展大繁荣过程中不断加强中华民族建设,全体中华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使中华民族的发展与各族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华民族是一个利益相连、命运与共的共同体,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下,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力量得到充分释放。第四部分,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进一步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及其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指导意义。面对中华民族建设出现的新情况,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五个认同”,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高校在对全体大学生学生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中,应以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教育为抓手,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的育人功能,建立大思政教育机制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语部分,归纳和整理本研究的结论、指出文章的不足并展望未来。我们发现,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积极建设,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重要保证。高校应主动引领广大师生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在未来,还要持续跟踪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问题,关注新情况,提出新建议。

外部链接: 访问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