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资源

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研究

民族: 未关联民族

作者: 刘淑媛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培育路径

学位层次: 硕士

学科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

出版机构: 中南民族大学

文件数量: 0

文件大小:

出版日期: 2019年6月3日

收录日期: 2023年10月8日

类型:

来源:

摘要: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是休戚与共、相互依存的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高度肯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我国56个民族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强大精神动力的引领下,不断发扬伟大民族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不懈奋斗。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我国民族地区的高素质人才,他们的思想、认知和行为不仅关乎自身的发展方向,还会在民族群众中产生示范效应。可以说,少数民族大学生是一颗颗传播民族精神的火种,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能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祖国的繁荣添砖加瓦。由于自然、历史、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和全球化、信息化的冲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历史观都呈现出独特的特点。因此,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本文从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对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进行论述,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对研究方法和调查问卷的设计进行概述;第二章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概念和考察维度进行界定;第三章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论述了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意义;第四章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方式分析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党和国家整体上认知状况较好,能够较为理性的对待民族问题。但是由于社会宣传力度不够、学校教育缺乏创新、家庭经济状况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极少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还存在狭隘民族意识和民族自卑心理,这给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带来了挑战。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没有树立起“五个认同”意识,缺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性认知,有认知和行为选择脱节等问题;第五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和个人层面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其中,党和政府要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教育,加大宣传力度,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学校要从少数民族大学生实际出发,完善教育内容、提高教师素质、创新教育形式、加强人文关怀,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同时,广大少数民族大学生要自觉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积极投身实践,为国家的繁荣富强积极做出自己的贡献。

外部链接: 访问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