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理思考 ——以法治命运共同体为视角
民族: 未关联民族
作者: 杨宇泰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法治命运共同体; 依法治国; 法理学; 政治认同
学位层次: 硕士
学科专业: 法学理论
出版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
文件数量: 0
文件大小:
出版日期: 2021年3月20日
收录日期: 2023年10月8日
类型:
来源:
摘要: 在新时代,中华民族面临着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促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等挑战。中华民族法治命运共同体,旨在以法治的福祉与命运的联结,保障人民的根本权益,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依法治国战略、“五个认同”建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识互构的关系范式。本文以综合法理学的方法论,以法治命运共同体为切入视角,探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理逻辑与铸牢路径,除导论与结语外,共分三章。第一章视角辨析与现实困境。一方面,辨析了中华民族法治命运共同体的法理意涵,及其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间的逻辑关联:法治命运共同体契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与实践逻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契合法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与目的逻辑。另一方面,分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现实法理困境,主要包括:全球化背景下相应极端主义与认同危机对其法理意涵的扭曲、“多元”和“一体”的结构性冲突风险对其法理制度的动摇、民族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对其法理实践的阻碍。第二章法治命运共同体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理逻辑。首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备多维的法理基础:中国共产党是其法理建构的核心领导基础、宪法是其法理权威的根本法制基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其法理实践的基本制度基础。其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包涵了各民族互嵌交融中的一体共生关系意涵、法治命运共同体内各民族公民间的权利义务责任关系,以及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进程中的现代性规则原则要素。再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范畴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呈现了法的德性与理性的社会性统一,契合了法的道德规范性与社会规范性,并规范与引导了国家族际政治整合与现代国民社会建构。最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蕴、拓展、中和了正义、平等、秩序、自由等法治价值,并使得上述价值在命运共同体情景中得以交融。第三章秉持全面依法治理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为保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制化、促进以党为核心的民族工作事务治理法治化、健全关于中华民族建构与民族团结统一的民主法治场域保障。其次,以共有法治精神家园为土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华民族法治文化的现代性象征、增强对公民政治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理教育。最后,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治建设为切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区域自治法与配套立法的现代化发展、延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的法理关联、落实对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自治权依法运行的规范监督。全球化与逆全球化交织的背景下,中华民族法治命运共同体既是对国内国际大变迁格局的能动映射,也为休戚与共的中华民族提供了立足法治现代化的共同体场域保障,更是中华民族为国际法治格局和人类历史命运转向,优化的国家民族共同体范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神圣的共善规范,承载并整合了法治命运共同体内的历史使命、集体意志、认同机制、社会力量等,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升华,体现了“命运与共”的超越性关怀。
外部链接: 访问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