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资源

法治中国视域下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

民族: 未关联民族

作者: 彭瑞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法治中国; 少数民族; 多元一体; 依法治国

学位层次: 硕士

学科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

出版机构: 景德镇陶瓷大学

文件数量: 0

文件大小:

出版日期: 2019年5月10日

收录日期: 2023年10月8日

类型:

来源:

摘要: 我国自1949年以来执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巩固,然而国内的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仍留有残余,国际上的“三股势力”也趋于活跃,因而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仍面临挑战。在新时代里,全面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结合法治中国建设来对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培育就成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本文从法治角度出发,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对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问题进行了学术研究。在结构安排上,首先聚焦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重要概念,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以多元一体为特征的中华民族的产生和发展,论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等同于具有中国国籍的全体中国公民,并对其国家属性和法治内涵做了分析。然后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中关于法治、民族团结和共同体的相关内容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做了简要概括,从而为本文科学地开展相关研究找到理论支撑。继而深入分析了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演变及其遇到的挑战,指出了我国少数民族对作为自觉的“中华民族”的认同和汉族同样起步于晚清时期、成熟于抗战时期、巩固于社会主义阶段,但仍面临国内“两种民族主义”残余和国际“三股势力”渗透的双重挑战。再就是对比分析了苏联、美国、中国三种不同的国族认同构建模式,对苏联的“大拼盘模式”、美国的“大熔炉模式”、中国的“多元一体”模式做了简要论述,说明了苏联和美国有关政策的得失,论证了中国模式的独特性。最后,提出了法治中国视域下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建议,从坚持依法维护民族团结、强化少数民族的法治教育、注重德法并举以文化人等三方面做了论述。一是要在立法、执法、司法各个环节维护民族团结局面,推进民族宗教工作的法治化;二是要以宪法教育作为少数民族法治教育的核心,不断提高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要在全民族的义务教育阶段贯彻“五个认同”教育,努力营造社会氛围引导各族群众追求现代文明生活,并切实发挥好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的积极作用。本文研究发现,我国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容易受到“两种民族主义”残余的消极影响,在国际上“三股势力”日益活跃的态势下,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应当运用法治思维、采取法治方式、坚持德法并举。

外部链接: 访问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