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甘南地区高中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
民族: 未关联民族
作者: 拉目草
关键词: 甘肃甘南; 高中生;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培育
学位层次: 硕士
学科专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
出版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
文件数量: 0
文件大小:
出版日期: 2022年5月1日
收录日期: 2023年10月8日
类型:
来源:
摘要: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民族的居住情况纷繁复杂,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迥然不同的民族文化,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统筹考虑这些因素,要有针对性,才能取得实效。因此,本文中笔者将甘肃甘南地区划定为研究范围,将身心发展较为成熟的高中生作为研究对象,致力于研究这一地域范围内高中生群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问题。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集历史命运、经济利益、精神文化以及国家政治为一体的共同体,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上就是对自身存在基础的主观反映,其内部包含着对中华民族这一共同体的政治、文化和身份归属三个方面的认同。由此,可以明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就是一种意识培养和教育的实践活动,具有目的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的特征。甘南地区高中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具有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保障地区稳定和维护国家团结统一等多维度的意义。通过对甘南州合作市四所中学的高中生和政治教师的调查和访谈最终发现,甘南地区高中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呈现良好态势,培育系统已经初步形成。但是,在培育对象、培育者自身的主观因素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客观因素影响下,部分高中生还是不能准确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培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停留在较为表面的层次;培育方式上,存在方法单一、针对性不足的问题;培育者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专业性欠缺,整体素质较低;在培育环境的营造上,家庭和社会的培育氛围明显不足。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在坚持开展民族团结和政治认同教育的同时,扩大和加深有关文化认同和身份归属认同的教育。其次,在充分运用理论讲授方法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发挥实践养成、自我教育以及心理咨询辅导等多元培育方式的作用,同时也要根据甘南地区高中生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培育措施,持续改进培育方式。再次,要不断提高家庭文化素质,倡导家庭树立科学的宗教观和正确的民族观,并且鼓励和支持家长以身作则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来提高家庭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能力。最后,要通过发展甘南地区的经济,打造多民族的互嵌式社会结构,以及开发利用多种媒介拓宽宣传渠道来营造社会培育氛围。
外部链接: 访问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