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资源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发展与实现路径研究

民族: 未关联民族

作者: 王祎晗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理论渊源; 形成发展; 实现路径

学位层次: 硕士

学科专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出版机构: 中南民族大学

文件数量: 0

文件大小:

出版日期: 2020年6月3日

收录日期: 2023年10月8日

类型:

来源: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十九大报告中科学提出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新飞跃。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多次论述了关于民族、民族问题的内容,在对于这一系列问题的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际上是对民族团结更加深入的认识。着眼于十八大以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变化之路,第一章首先分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渊源,它吸收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大一统”的政治思想价值理念、传承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理论谱系,是一个理论来源丰富的概念。第二章着重分析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所做的努力,再放眼当下,分析从十八大以来有关党对民族意识的培育的积极探索,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到最终确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提法,一系列的形成与发展变化,从“牢固树立”、“积极培养”、“铸牢”的用词的变化中看出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识的不断加深。第三章梳理了在政策实施、社会社区建设以及文化建设等方面所做的一些有益实践,但同时也提出实践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时刻威胁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一步巩固。第四章着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历经千年,中华民族愈加团结。中国共产党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团结不仅要体现在口号标语和实际行动上,更要铸牢在各族人民的本能意识中。民族工作是实实在在为人民谋利益的工作,也是引领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荣辱与共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民族团结是实现国家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决定性因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绝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口号上的东西,它应该成为深入人心的一种深沉而坚定的力量。

外部链接: 访问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