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资源

新时代新疆流动人口社区民族关系研究 ————以哈密市伊州区三个社区为例

民族: 未关联民族

作者: 杨晓雯

关键词: 新时代; 流动人口社区; 民族关系

学位层次: 硕士

学科专业: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出版机构: 北方民族大学

文件数量: 0

文件大小:

出版日期: 2021年5月1日

收录日期: 2023年10月8日

类型:

来源:

摘要: 民族关系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其普遍存在于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民族关系对该民族、国家的发展带来重要影响。我国西北地区的民族关系常常被视为反映我国民族关系的缩影,尤其是在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进程道路上,民族关系受其影响更显特殊和复杂。随着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来到城市,城市民族关系呈现出民族主体多元化的趋势。城市各民族在交往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但是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给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也带来了消极影响。城市民族关系的和谐与否不仅切身关系到各民族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当地的社会秩序和长治久安,更是关系到新疆地区国防边疆,国土安定。随着我国国情的变化和民族理论学科体系的发展,目前学者们研究民族关系不再局限于国家认同、文化认同、民族共同体身份构建等学科角度,而是更多的强调在民族交往交流这一动态过程中研究民族关系,而流动人口社区则具有这一典型性特征。所以,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以流动人口社区民族关系为最终目标,结合时代背景和学科发展趋势,以哈密市伊州区三个流动人口社区作为调查点,通过对流动人口、社区、流动人口社区民族关系等核心观念以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与城市民族关系理论的梳理,厘清了本论文研究对象的内涵,选取了民族格局、民族交往、族际通婚、政府主导作用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个指标,采取了田野调查法、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法、对比研究法以及跨学科研究法等方法,对流动人口社区民族关系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主体、客体、内容、形式、载体等方面归纳、总结了流动人口社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特点,形成一般性规律。通过分析与论证发现,虽然各民族在民族交往过程中在族际通婚、私人交往上等存在分界,但是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仍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当然,哈密市伊州区流动人口社区民族关系还受到经济发展、文化排斥、流动人口权益以及民族心理四个方面的影响,民族关系记忆的延续性、个别流动人口的违法犯罪问题、网络上的不当言论以及信息化建设不足也在不同程度上桎梏这三个流动人口社区民族关系的深度发展。最后,针对现存的问题,本论文从党的民族政策、经济发展、文化认同、社区服务以及依法治国五个方面来探讨优化这三个流动人口社区的实践路径。

外部链接: 访问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