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资源

清代广顺州民族关系研究

民族: 未关联民族

作者: 李宗璘

关键词: 清代; 广顺州; 民族关系

学位层次: 硕士

学科专业: 中国少数民族史

出版机构: 贵州民族大学

文件数量: 0

文件大小:

出版日期: 2020年4月6日

收录日期: 2023年10月8日

类型:

来源:

摘要: 清代的广顺州,指以今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为中心的地区。广顺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有汉族、布依族、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10余个民族。清以前,长寨地区的建置沿革与广顺分分合合相始终。明朝时期,广顺州经历金筑土司的统辖,后又“改土归流”废金筑安抚司置广顺州,但以原金氏土司为土知州,使广顺州进入“土流并治”时期。清雍正时期,广顺州南部独立长寨厅出来。光绪年间,长寨厅复为广顺州所辖。因此,整体而言清代的广顺州相当于今长顺县范围。清朝管理广顺州以后,彻底废除广顺州的土司制度,结束了“土流并治”的局面,中央王朝以“州——里——寨”或“州——枝——寨”的三级政区权力机构形式,对广顺州实行统治。清朝统治者在广顺州实行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措施,促进广顺州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同时,清王朝直接统治广顺地方,不断引起少数民族的反抗斗争,民族问题主要集中于广顺州的南部长寨地区,清政府将贵阳同知移驻长寨地区,设长寨理苗同知厅,并置长寨营,对长寨厅实行军事统治。清政府在劝课农耕的同时鼓励和支持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和发展民间集市,推动各民族的贸易交往。多元民族文化在广顺州并存,建立了州学、书院、义学等,使学校教育在全州实现从无到有。清朝统治者的一系列措施以及广顺州各民族间密切的交往关系,客观上促进了这里的民族关系和谐发展,同时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本文以清代广顺州民族关系为研究对象,将文献查阅与田野调查相结合,运用民族学、历史学等学科研究方法,探讨清代广顺州民族关系及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和当今社会的重要作用。全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清代广顺州的建置沿革、自然与人文环境进行概述,论及清代广顺州社会发展的历史基础及自然条件。第二部分,针对清代广顺州的民族格局及其管理进行梳理,论述该地的仲家(布依族)、苗族、汉族、仡佬族等活动主体的来源与分布,揭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阐述清代对广顺州的管理措施,其中包括行政区划的调整、完善官僚系统的建设、颁布诸多“禁令”以促进当地的稳定发展,为下文深入探讨广顺州的民族关系奠定基础。第三部分,为全文的重点,围绕清代广顺州的民族关系展开全面论述。其中包括政治上的互动,即广顺州与中央王朝的互动、广顺州地方之间的互动;各民族在经济上的交流,包涵开拓交通、农业生产技术及生产工具的传播、商业贸易活动及手工业的交换;各民族在文化上的融合,即传播文化教育、相互通婚、饮食文化的吸纳以及节日文化的交融;语言的传播,凸显民族关系的融洽;民族关系典型案例分析,反映广顺州民族关系的独特性。第四部分,对清代广顺州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及其历史作用进行梳理和分析。友好与冲突并存、以友好关系为主流、各民族在冲突中不断融合、民族文化多元共存为清代广顺州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清代广顺州民族关系的发展,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的开发、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并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教训。第五部分,对清代广顺州民族关系发展进行深入思考。要发展好民族关系,必须坚持正确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良好的民族关系,有助于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对清代广顺州民族关系的研究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了社会的稳定,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多元民族文化共存的特征。通过深入探讨清代广顺州民族关系的发展,我们深刻认识到,协调利益冲突是解决民族矛盾的重要方式,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是民族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础。清代对广顺州的治理,为当今的社会治理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在制定民族政策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社会经济与文化,坚决维护民族地区的团结与稳定,建立和发展牢不可破的民族关系。这样,有利于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外部链接: 访问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