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安顺地区民族关系研究
民族: 未关联民族
作者: 李恒
关键词: 清代; 安顺地区; 民族关系; 民族互动
学位层次: 硕士
学科专业: 中国少数民族史
出版机构: 贵州民族大学
文件数量: 0
文件大小:
出版日期: 2019年6月12日
收录日期: 2023年10月8日
类型:
来源:
摘要: 本文所指安顺地区,以清咸丰年间安顺知府常恩纂修《安顺府志》时安顺府所辖地域为界,范围包括郎岱厅(今六枝特区)、归化厅(今紫云县)、普定县(今西秀区)、安平县(今平坝区)、清镇县(今清镇市)、镇宁州(今镇宁县)、永宁州(今关岭县)等地。民族关系,它是指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相互交往联系状态,包括各民族各种交往互动形式,它是一种动态的社会关系。安顺地区地处贵州以西偏南,处在滇黔通道上,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是布依、苗、仡佬和彝等族世居之地,也是汉民族较早移民之地,是历代中央王朝开发贵州较早的地方之一。清代,中央政府在安顺地区推行一系列的统治政策,外来移民和当地各民族间各种文化交流碰撞,促进了安顺地区的开发,促进民族融合。本文以民族关系为视角,站在区域角度,依靠史料,结合田野资料,深入探讨清代安顺地区民族关系,剖析安顺民族关系背后的社会发展规律。本文围绕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了解安顺地区自然地理条件,了解清代安顺地区基本建置沿革以及清代安顺地区的民族基本概况。第二部分,从两个方面来论述探讨清代安顺地区民族互动情况。一方面,清政府在安顺实行改土归流,加强对民族地区的管理,阶级压迫导致各民族反抗。另一方面,着眼民族间的互动,这一时期各民族之间交流方式多种多样,体现在村寨治理、场市开拓、农业生产交流、教育教化、意识形态、婚姻等方面。通过这些互动,各民族间隔阂日趋减少,民族间交流互动加强,民族关系和谐发展,加快了民族融合进程。第三部分,对清代安顺地区民族关系特征及成因展开论述。清代安顺地区民族关系地域特点突出,多元共存,各民族在冲突中融合。鸦片战争以后,列强侵略势力逐渐渗透到内地,中华民族和资本主义国家间民族矛盾在安顺地区出现。清廷统治策略的变化、民族人口的变迁、民族经济地位、民族自我意识、国际关系的变化等因素影响了清代安顺地区民族关系的演变。第四部分,论述清代安顺地区民族关系的影响及思考。清代安顺地区各民族间互动交流促进安顺地区的开发。最后提出一些感想,民族政策是保证地方长治久安到关键所在,经济基础是影响民族关系的根源所在。
外部链接: 访问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