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阿昌族
- 白族
- 保安族
- 布朗族
- 布依族
- 藏族
- 朝鲜族
- 达斡尔族
- 傣族
- 德昂族
- 东乡族
- 侗族
- 独龙族
- 俄罗斯族
- 鄂伦春族
- 鄂温克族
- 高山族
- 仡佬族
- 哈尼族
- 哈萨克族
- 汉族
- 赫哲族
- 回族
- 基诺族
- 京族
- 景颇族
- 柯尔克孜族
- 拉祜族
- 黎族
- 傈僳族
- 珞巴族
- 满族
- 毛南族
- 门巴族
- 蒙古族
- 苗族
- 仫佬族
- 纳西族
- 怒族
- 普米族
- 羌族
- 撒拉族
- 畲族
- 水族
- 塔吉克族
- 塔塔尔族
- 土家族
- 土族
- 佤族
- 维吾尔族
- 乌兹别克族
- 锡伯族
- 瑶族
- 彝族
- 裕固族
- 壮族
-
满族刺绣
满绣历史悠久,曾是官廷御用品,这里展示的仅是流传民间的满绣小品,确也绽放着民族工艺美术中纯朴与艳丽动的色彩。
-
满族烟具
用木条勾饰的满族传统民居,形象地表达述了“口袋房、万字炕、烟筒座在地面上”的特点。民居轮廓的窗棂上,摆放的是嗅烟具——鼻烟壶;座在地面上的烟筒“筒肚”木格中,摆放的是满族喜爱的中国传统式水烟袋。
-
满族万字炕
满族人为方便室内活动和取暖、炕的面积较大,一般是南、北、西三炕相连、称“万字炕”。西炕一般人不能坐、因为西炕上供着祖宗板。
-
满族木兰秋狝
围场靠近内蒙,自然条件优越,战略地位重要,为缓和民族矛盾,团结北方各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同时加强武备,训练军队,强化国家的军事实力,所以清代皇帝每年秋天到木兰围场(今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巡视习武,行围狩猎。通过木兰秋称,增强了八旗将士的战斗力,密切了朝廷和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对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团结统一有着重要意义。如今木兰围场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区。
-
满族萨满面具
满族人信奉萨满教,相传也上有一种戴假面的怪兽,叫马虎子,专门追摄人的真魂,只有戴上假面具就可避开马虎子的追扰。
-
满族影壁墙
满族先民居室外掩体的演化。现作遮挡大门内外杂乱物。显现美观和吉词颂语之用。
-
满族皇堂子
皇堂子是清朝皇家进行政治与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北京的皇堂子在顺治元年九月(公元1644年)敢建于长安左门外,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被毁。第二年重建于东长安街北侧(今北京饭店贵宾楼附近)。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被拆除。皇堂子四周围高大宫墙,内由三个院落组成:一是外院,有街卫房,饽饽房等;二是内院,有祭神殿、拜天圆殿、尚神殿和戟门等数座重要建筑;三是仪树院,有秩序植柏七十三株。 堂子里的萨满祭犯相当繁杂,主要包括元旦拜天、堂子月祭、春秋立杆火祭、尚锡神亭月祭、堂子浴佛祭、为马祭神与凯旋出征祭旗蠢等。其中元旦致祭和出征凯旋祭属于国家火典,一般由皇帝主祭,王公、满洲大臣等陪祭。春秋立杆祭是清代宫延祭灭火礼,礼仪隆重,场面浩火。其它祭祀则为皇室或皇帝个人的祭典,属于家祭,皇帝不必亲祭,也无需陪祀。 萨满作为祭仪式的执行人,在祭把过程中要通过献香、献酒、擎神刀祷祝、诵神歌等,代表皇室向神灵祖先新求福佑。由于萨满信仰属于多神信仰,堂子里举行的各种萨满祭把所敬神抵亦有多种。主要包括天神、朝祭神(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关圣帝君等)、夕祭神(穆哩罕神、画像神、蒙古神等)、组欢台吉、武笃本贝子、析福神、尚锡神、马神、鼎神等。 本院满族博物馆复原的清代皇堂子,以已拆除的北京皇堂子为设计蓝本,参考清代有关重要史献和老专家的回忆、资料图片等,基本上重现了清代皇堂子的风貌。建有祭神殿、拜天圆殿、尚神殿和戟门等数座重要建筑。 皇堂子是满族独有的建筑形式,复原堂子填补了建筑史的一项空白,在建筑、历史、宗教、民俗等方面增添了一处研究与教学的实物例证。
-
满族响板
体鸣乐器,又称“檀板”、“鼓板”等,满语称“察拉齐” 流传广泛。多由三块板组成,宫廷中多有使用,民间则多用于戏曲伴奏。
-
满族八角鼓
膜鸣乐器,又称“单鼓”,多流行于我国东北、华北地区。鼓体较扁而小,鼓面呈八角形,鼓框用八块乌木、紫檀木、红木、花梨木和骨片拼接而成,单面蒙以蟒皮、驴皮或马皮。主要用于伴奏说唱“单弦”、 “鼓书”。
-
满族腰铃
体鸣乐器,又称“萨满铃”,流行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省区。用于满族巫祝活动,是萨满舞蹈的伴奏乐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