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阿昌族
- 白族
- 保安族
- 布朗族
- 布依族
- 藏族
- 朝鲜族
- 达斡尔族
- 傣族
- 德昂族
- 东乡族
- 侗族
- 独龙族
- 俄罗斯族
- 鄂伦春族
- 鄂温克族
- 高山族
- 仡佬族
- 哈尼族
- 哈萨克族
- 汉族
- 赫哲族
- 回族
- 基诺族
- 京族
- 景颇族
- 柯尔克孜族
- 拉祜族
- 黎族
- 傈僳族
- 珞巴族
- 满族
- 毛南族
- 门巴族
- 蒙古族
- 苗族
- 仫佬族
- 纳西族
- 怒族
- 普米族
- 羌族
- 撒拉族
- 畲族
- 水族
- 塔吉克族
- 塔塔尔族
- 土家族
- 土族
- 佤族
- 维吾尔族
- 乌兹别克族
- 锡伯族
- 瑶族
- 彝族
- 裕固族
- 壮族
-
傈僳族阔时节
“阔什”是傈僳语的译音,“岁首”之意。阔什节,是傈僳族人民的节日。“阔时节”是傈僳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以前,傈僳族过节的日子以对物候的观察来决定,各村寨过节的时间各不相同,一般在农历十二月初五到第二年正月初十这段时间内,前后约有一个月。这期间正是樱桃花开的季节,所以每年樱桃花开时就是傈僳族过年的日子。
-
傈僳族新米节
又称“尝新节”是云南傈僳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到十月稻谷成熟时举行。节日这天傈僳族人怀着丰收的喜悦心情背着背篓提着箩筐兴高采烈地到田里拔回金黄饱满的谷穗加工后做成了香喷喷的新米饭。再用肉与新米搅和在一起全家共餐。食用前要先取少量喂家狗以表示对狗的感谢相传这谷种是大灾之年由家狗保留下来的。晚上全家人围坐在火塘吃团圆饭。这顿饭必须要全家人齐全了才能开始。 据说从前傈僳族地区有对恩爱夫妻在过新米节时丈夫因为等不及就先吃完干活去了妻子为此生气从此夫妻俩经常吵架最后不得不离婚。为了不再发生这样的事情节日期间家家都要讲礼节话团圆亲亲热热地围坐在火塘边聊天喝酒谈笑唱歌。最后全村傈僳族男女老少又聚集到寨子中央手拉手通宵跳舞。
-
傈僳族拉歌会
关于拉歌节的来历据说在僳僳族还有一段传说,在以前因人类放肆的浪费粮食,老天爷勃然大怒,便收回了民间的粮食,致使傈僳族闹了大饥荒,在最困苦的时候,有一只狗,奋不顾身去天庭偷了种子,才让傈僳族的人得以继续生存,所以,在这个节日里,僳僳族会将他们的第一块粑分给狗吃。
-
傈僳族刀杆节
傈僳族刀杆节,流传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的传统节日,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傈僳族刀杆节是傈僳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流行于保山地区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傈僳族地区,表演者表演“上刀山”、“下火海”,表现了傈僳族人民不畏艰险的精神,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消除各种灾难。 2006年5月20日,云南省泸水县申报的傈僳族刀杆节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Ⅸ—27。
-
傈僳族射弩会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傈僳族男子都要举行射弩比赛。正式比赛时,两男一女为领队,一男肩上扛弩弓,包头上斜插一只箭,一男两手举着饰有弯弓和箭标志的红、白两色旗。选手列队通过彩门进入广场,围着旗杆向红白两色旗祭酒,跳集体舞,舞罢开始比赛。 比赛时的箭靶,是傈僳族民间的特色食品——油煎粑粑和肉片。射手按顺序比赛,射 中“猎物”归己。收获最多的射手被喻为“最优秀的射手”。
-
傈僳族澡堂会
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的三天里,散居在怒江各地的傈僳族人都要扶老携幼地汇集到泸水十六汤天然温泉,举行一年一度的澡塘会,在怒江峡谷,最出名的民俗,就算这“澡塘会”了。洗浴的人们十分讲究文明礼貌,男女之间彼此尊重,他们用圣洁的温泉水洗去一年的污秽,迎来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