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阿昌族
- 白族
- 保安族
- 布朗族
- 布依族
- 藏族
- 朝鲜族
- 达斡尔族
- 傣族
- 德昂族
- 东乡族
- 侗族
- 独龙族
- 俄罗斯族
- 鄂伦春族
- 鄂温克族
- 高山族
- 仡佬族
- 哈尼族
- 哈萨克族
- 汉族
- 赫哲族
- 回族
- 基诺族
- 京族
- 景颇族
- 柯尔克孜族
- 拉祜族
- 黎族
- 傈僳族
- 珞巴族
- 满族
- 毛南族
- 门巴族
- 蒙古族
- 苗族
- 仫佬族
- 纳西族
- 怒族
- 普米族
- 羌族
- 撒拉族
- 畲族
- 水族
- 塔吉克族
- 塔塔尔族
- 土家族
- 土族
- 佤族
- 维吾尔族
- 乌兹别克族
- 锡伯族
- 瑶族
- 彝族
- 裕固族
- 壮族
-
侗族牛腿琴
拉弦乐器,又称“牛巴腿”,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等地。用棕丝弓拉奏,音色细柔,主要用于侗族大歌与“牛腿琴歌”伴奏。演奏时,左手持琴,音箱下部置于左胸前或腰间,面板朝上,手指按弦;右手持弓演奏。
-
羌族鹰骨羌笛
气鸣乐器,流行于四川省羌族地区。以鹰骨制作,演奏时将顶部簧嘴含于口中,双管发等音,量弱质柔。
-
苗族弦
体鸣乐器,也称“口簧”、“口胡”等,苗语称为“阿锵”,流行于苗族地区。可由金属或竹制作,音量小,音域窄,多由妇女和儿童所演奏。其曲目主要表达青年男女倾诉爱恋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
傣族竹琴
体鸣乐器,傣语称“嘎腊萨”,流行于云南西双版纳德宏等傣族地区。共鸣箱考究,造型为龙船,通常发音体为长方形竹板,本展品为金属制,更显尊贵。古时,竹琴主要做出土司府礼仪、祭祀等场合使用。
-
傣族韵板
体鸣乐器, 也称云馨、铜片钟。流行于云南“双版纳、德宏、思茅等地区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中。为铜制,三角蝙蝠花形,有多种形制,演奏时需吊挂或手提,用于佛事活动,为宗教乐器。
-
彝族大三弦
弦鸣乐器,彝语为:“二合亚膜’ “二合” 意为 三弦,“亚膜”是大的意思。流行于云南省路彝族自治县和弥勒等地区。演奏时,琴绳挎肩,零横置身前,用拨子弹奏。音量较大、音色浑厚。节日时,彝族小伙子身背大三弦,参加跳月歌舞。
-
彝族小三弦
弦鸣乐器,流行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彝族自治州等地区。亲身小巧,民间三根弦曾用羊肠弦或马尾弦。演奏技巧有弹、拨、滚、扫和滑音、打音、揉音等,小三弦是节日歌舞活动常用对伴奏乐器。
-
彝族月琴
弦鸣乐器,又称为“弦子”,二百年前已流行于西南彝族聚居区。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文昌宫桥墩壁画彝族踏歌图(17世纪)中就会有弹月琴的舞者。琴颈较短,琴身较大,有六边形、八边形等。张二、三、四弦不等,多用于歌舞伴奏。代表曲目有《甘洛调》、《数西调》等。
-
独龙族法鼓
膜鸣乐器,主要流行于云南等地区。多两面蒙羊皮,使用绳子或金属钉固定鼓边,多用于民间祭祀及节庆活动。
-
布依族唢呐
气鸣乐器,主要流行于贵州省布依族聚居区。音量较大,音色明亮。与汉族唢呐大体相同。
-
藏族弦子
拉弦乐器,流行于西藏、青海等藏族聚居区。琴为2弦,该琴亲身由牛角制成,是藏族传统乐器中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流传广泛的代表性乐器,不仅深受藏族人民的喜爱,而且作为藏族歌舞艺术重要的伴奏乐器。
-
藏族唢呐
气鸣乐器,藏语称为“嘉令”,流行于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等地。藏 族唢呐杆身木制,可收缩,呈圆锥形,开有8个音孔,音孔间镶有金属环饰。
-
纳西族胡琴
拉弦乐器,流行于云南丽江等纳西族聚居区。为2弦,前蒙羊皮或蟒皮,后敞口,琴头以龙头造型,在白沙细乐和洞经音乐中常有使用。
-
布朗族蜂桶鼓
膜鸣乐器,以攀枝花树或柳树挖空树心,两端蒙上牛皮制成,形似蜂桶,两端系有彩色布条。为蜂桶鼓舞主要伴奏乐器。
-
傣族箜篌
弦鸣乐器,属于竖箜篌的一种。孔雀造型,装饰华美,用料考究,原为傣族土司府中乐器,极为稀有。古时自缅甸传入我国西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