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阿昌族
- 白族
- 保安族
- 布朗族
- 布依族
- 藏族
- 朝鲜族
- 达斡尔族
- 傣族
- 德昂族
- 东乡族
- 侗族
- 独龙族
- 俄罗斯族
- 鄂伦春族
- 鄂温克族
- 高山族
- 仡佬族
- 哈尼族
- 哈萨克族
- 汉族
- 赫哲族
- 回族
- 基诺族
- 京族
- 景颇族
- 柯尔克孜族
- 拉祜族
- 黎族
- 傈僳族
- 珞巴族
- 满族
- 毛南族
- 门巴族
- 蒙古族
- 苗族
- 仫佬族
- 纳西族
- 怒族
- 普米族
- 羌族
- 撒拉族
- 畲族
- 水族
- 塔吉克族
- 塔塔尔族
- 土家族
- 土族
- 佤族
- 维吾尔族
- 乌兹别克族
- 锡伯族
- 瑶族
- 彝族
- 裕固族
- 壮族
-
日常生活实践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以青海民和县杏儿乡“民族团结模范集体”为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通过对青海民和县杏儿藏族乡"民族团结模范集体"的田野调查,从微观层面探讨一个多元文化共存、多民族和谐共居共生的社区,如何在日常生活实践中逐渐建构"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相互交融的文化体系。通过发展村级经济,注重民心工程,进而在生活实践中实现对多民族共同体构建的真正落实,推动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认知与作为:如何在新时代深化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民族团结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体现出一定的时代性特征。步入新时代,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民族团结朝向中华民族凝聚力、包容力的提升,民族进步朝向各民族繁荣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者相辅相成,团结是进步的保证,进步是团结的基础。民族团结进步,在新世纪新阶段体现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在新时代成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写照。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应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团结进步的明确指向,贯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要求"目标—任务—内容"的具象化,要求"区域—学段"覆盖的完整性,要求"实施途径—组织保障"的操作性。贯穿于全部学段的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举措。
-
认知与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有机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思考视角
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包容力、凝聚力离不开对内在有机性的关注,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内在有机性发挥着"凝"元"结"体的功能,并决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成特质。有机性是与机械性相对而言的,有机性影响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活性和韧性,有助于克服内部组成部分的差异性衍生的解构效应,能够不断优化共同体的内部结构,提升共同体在发展进程中的抗震性、抗阻性,从而保障共同体的内部聚合,最终促进共同体整体前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有机性包括"横向"有机性和"纵向"有机性,横向内在有机性影响着共同体的内部组成部分之间的团结与融汇,纵向有机性则对共同体的延续、发展发挥作用。有机性的生成和历史进程有关,也和社会关系结构有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我们理解和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内在有机性的理论支撑,有机共同体理论则有助于我们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内在有机性的区域差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社会主义制度为保障,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有机性不断增强。步入新时代,要从物态和心态两个维度不断增量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有机性。内在有机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筋脉与聚力之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增强内在有机性的有效保障。
-
认知、情感与人格: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政治心理建构
高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机构。从政治心理学角度探讨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更具理论契合性和逻辑自洽性。政治心理学认为,政治主体的认知、情感与人格存在内在的渐次递增关系并在认知、情感的基础上内化为稳定的人格结构,而健全的人格结构有利于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存在从认知到情感再到人格形塑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梯度过程。因此,需要通过政治认知教育、文化认知教育、情感认知教育提升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水平;通过乐情、冶情、融情教育提升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通过情境、结构、关系的协调来形塑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三者的共生、叠加与递进推动着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不断深入与提升。
-
认知、评价、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维研究综评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我国民族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国内学术界主要围绕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评价与建构展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主要是指学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起源及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多重内涵的探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评价指学界对中华民族共同意识价值性质的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指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知和评价的研究基础之上探究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共产党人为应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而提出的中国方案,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认知、评价、建构等方向的研究,对多角度多学科探索中国民族建设有一定的启示和帮助。
-
认同视阈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
作为生发于中华民族实体之上的观念形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上是一种国族身份认同意识,指谓中华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于历史记忆、政治制度、利益关系、价值信仰、社会交往等层面所形成的综合性集体认同。在认同视阈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兼容、疏导并贯通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推进实现国家凝聚统一、民族平等团结、社会繁荣发展的价值旨归。通过历史记忆激发政治认同的培育机制,运用"民族—文化认同"固基"国家—政治认同"的涵养机制,在此基础上,完善竞争与共享相统一的利益认同机制、主导与多元共生的价值认同机制、同一性强化的交往认同机制,导引从历史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利益认同、交往认同等维度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
认同导向下边境牧区各民族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研究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导向可聚焦为深化各族人民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以认同导向的具体实践基础为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前提,具体讲,要充分调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力量、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共教育体系、推动大众传媒宣传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壮大边境牧区民族文化领域的人才队伍、完善边境牧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弘扬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标志和符号,以使各民族真正建成共同的家园。
-
认同·守护·传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保护研究确立中华民族共同体象征符号,可以巩固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研究、保护、利用民族象征符号,进一步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各族人民增强认同感、自豪感,形成强大精神纽带的重要渠道。通过传统象征符号创造性转化,可以不断推陈出新,提升各民族共同的审美情趣、文化认同和心理认同;通过挖掘各民族共同历史记忆弘扬民族象征符号,是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在各族人民心中的必经之路。
-
认识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核心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体现为:建立在多元一体的历史传统和承认差异的政治制度实践上的历史文化基础,建立在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基础上的资源分布不均的发展现状和民族工作中"五个并存"的阶段性特征的现实发展要求以及"八个坚持"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实践路径原则。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以及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有助于我们坚定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
人民主体性视阈下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构建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交互实践的产物,这一人群共同体在发挥其群体主体性即人民主体性的同时,能够保证中华民族成员始终保持和发展自己的个体主体性。坚持人民主体性的哲学思维,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构提供了道路坚持、文化动力和社会氛围等方面的价值保障。从主体性视阈探究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构,需要牢牢把握人民主体性的内核,将人民的个体主体性、多元文化族群的群体主体性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类主体性辩证统一,营造深入联结各民族情感的内部运行环境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的外联动力,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不断稳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构建的基础。
-
人民主体性视阈下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构建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交互实践的产物,这一人群共同体在发挥其群体主体性即人民主体性的同时,能够保证中华民族成员始终保持和发展自己的个体主体性。坚持人民主体性的哲学思维,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构提供了道路坚持、文化动力和社会氛围等方面的价值保障。从主体性视阈探究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构,需要牢牢把握人民主体性的内核,将人民的个体主体性、多元文化族群的群体主体性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类主体性辩证统一,营造深入联结各民族情感的内部运行环境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的外联动力,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不断稳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构建的基础。
-
人类学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兼谈中国人类学的当代使命与责任
在"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的当下,以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人类学肩负着什么样的时代使命?如何看待和发挥好人类学的作用?这是新时代的一个重要课题。简言之,人类学对中国的社会发展至少有三个明显作用:人类学能够提供一种"和"的思想与观念;人类学能帮助我们了解和认识自己,也能帮助我们认识世界;人类学是我们与世界沟通对话的重要学科领域。以当下中国人类学的学科地位与发展现状而言,人类学的基础作用不容忽视。人类学的基础性乃由文化的基础性所决定,而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基。正如习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人类学是一门强国之学,我国要成为世界强国,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需要大力发展人类学这门具有世界眼光和人类视野的人文基础学科。
-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探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政治新理念,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伟大复兴进程中对世界政治发展方向做出的中国思考和中国方案。要统筹把握好国际国内两个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价值内涵和发展要求,使新时期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获得宽广开阔的世界视野和充实丰富的时代内涵,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解决好民族问题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和理论指引。
-
热话题与冷思考:“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关系探究
"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自成系统的科学理念,两者都有各自指涉的对象、内容与目标。尽管如此,作为共同体理念,两者仍具有一定的相通性。挖掘两者的内在关系,将其放置于影响世界秩序构建的三大张力之中进行审视,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两者所指涉的现实。
-
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新疆各族大学生心灵深处——以《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教学为例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是新疆高等院校地方性思想政治理论公共必修课,是教育引导新疆高校各族大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历史以及新疆地区历史、增强"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课程和关键课程。以《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课为核心,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以专业课为一环,积极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以第二课堂为二环,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以社会实践为三环,让思政小课堂链接社会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