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阿昌族
- 白族
- 保安族
- 布朗族
- 布依族
- 藏族
- 朝鲜族
- 达斡尔族
- 傣族
- 德昂族
- 东乡族
- 侗族
- 独龙族
- 俄罗斯族
- 鄂伦春族
- 鄂温克族
- 高山族
- 仡佬族
- 哈尼族
- 哈萨克族
- 汉族
- 赫哲族
- 回族
- 基诺族
- 京族
- 景颇族
- 柯尔克孜族
- 拉祜族
- 黎族
- 傈僳族
- 珞巴族
- 满族
- 毛南族
- 门巴族
- 蒙古族
- 苗族
- 仫佬族
- 纳西族
- 怒族
- 普米族
- 羌族
- 撒拉族
- 畲族
- 水族
- 塔吉克族
- 塔塔尔族
- 土家族
- 土族
- 佤族
- 维吾尔族
- 乌兹别克族
- 锡伯族
- 瑶族
- 彝族
- 裕固族
- 壮族
-
2019年中国民族研究领域学术热点评述
2019年民族研究领域的学术热点主要聚焦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团结进步、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与精准脱贫、民族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新中国70年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七个方面的内容,有很多重要的学术创新和有影响力的观点,现作综合和评述。
-
2014年以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述评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提出以来,国内学界主要从历史起源、形成方式、战略定位、其面临的挑战及实践路径等方面展开探讨,研究成果丰富,涉及学科众多,但同时也存在诸如概念不清、研究视角褊狭、研究内容形而上学、研究方法较单一等问题。对此,学界应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起源、概念内涵、演变过程,注重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法认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注重运用多维视野认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与施行,注重运用大数据与多学科协同互嵌的方法拓展研究视阈,增强研究的整体性、系统性、可行性,以突破历史局限,进入新时代的开拓空间。
-
1949年后少数民族地区交通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
交通运输是推动区域时空格局演变的核心因素。1949年后,交通运输的发展不断推动着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与外部社会的互联互通,时空压缩效应日益显现。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密切相关的符号象征、社会整合和民族自信,为民族地区实现经济稳定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发挥了关键作用,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应进一步加快西部民族地区交通建设的步伐,处理好与交通发展密切相关的经济、生态、文化问题,依据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情况适时调整相关政策,借此构建一种建设性的民族主义,进而将其转化为多民族国家的制度建设,从硬性的物理铺设和软性的文化构建两个方面共同创造出一个更为连续的国家空间,使之成为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
-
18与19世纪英国文学旅游探究
作为一种文化/空间实践,文学旅游既是文化的产物同时又参与了文化的塑造。英国文学旅游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兴起并形成一门产业,这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交通技术的革命、宗教的衰落和"欧陆游学"传统是文学旅游兴起的主要因素。文学旅游地方的类型可分为与作家相关的真实地方以及与作品相关的虚构地方。前者包括作家的墓地、出生地和故居,后者表现为一系列想象的"文学之乡"。文学旅游影响了18和19世纪英国文学的经典化过程,参与了民族共同体的塑造,并推动了性别空间观念的重构。
-
70年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发展的“中国经验”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发展历经以优先发展小学教育为重心的教育起步阶段(1949—1977年)、以普及义务教育为目标的恢复发展阶段(1978—2000年)和以民族团结教育为抓手的内涵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我国少数民族基础教育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少数民族学生受教育权利得到保障;师资队伍逐步优化,少数民族基础教育质量得到提升;双语教育稳步推进,少数民族基础教育需求得到满足;教育投入持续增加,少数民族基础教育事业得到支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断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同时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主要表现为坚持党的领导,保障民族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坚持因地制宜,满足人民群众实际需求;坚持文化共生场域建设,推动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坚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从课堂走向田野——以云南扎根式援藏干部口述史实践教学为例
高校课程是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主渠道,深度挖掘专业课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推动专业课与思政课有机结合,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援藏干部口述史实践教学是新时代背景下云南大学发挥学科专业人才优势,主动融入课程思政而打造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教学的实践环节。文章以在“长期建藏”政策背景下进入并扎根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援藏干部口述史实践教学为例,总结该实践教学对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效和对课程思政的启示,为高校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课程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
-
《长津湖》:建构在影像基础上的“国家共同体想象”
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介的发展正在重塑“视频影像时代”跨越国族与时空边界的“想象共同体”。电影是一种视听、创意与思维相互碰撞的具象的艺术,影像本身具有三个演变的层面:承载视听欲望的感官层面、表现艺术的叙事层面以及传达伦理与价值观的精神层面。笔者拟以抗美援朝电影《长津湖》为例,试从这三个层次展开讨论,探究建构在影像基础上的“国家共同体想象”及其承载着的感性、理性与神性的力量。
-
《义勇军进行曲》的传播接受史——以《申报》为中心的考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诞生于1935年,最初以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面世。本文主要在大量《申报》及《人民日报》相关材料基础上,勾勒出1935-1949年《义勇军进行曲》以电影插曲、广播播音节目、民众集会仪式、文学作品情节等形式传播开来,为民众普遍接受的过程,同时揭示出其广泛传唱乃至最终被定为代国歌与"民族—人民共同体"形成之间的紧密关系。
-
《我和我的祖国》:国庆献礼片的新探索
《我和我的祖国》是一部庆祝祖国70周年的献礼片。影片将大历史后置为背景,借助以小见大的平民叙事视角,既完成了历史叙述,又突出了历史现场背后的无名者。影片采用7个故事单元组合的拼盘式结构,内在涌动一以贯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祖先信仰变迁与海南黎汉民族文化交融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共同性生成的重要基础,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途径。文章通过分析海南杞黎家屋外祖先鬼祭祀到屋内神龛祭祀变迁的过程,阐明祖先信仰中的文化交融隐喻着现实社会中的黎汉关系,即汉族向中心山区杞黎输入先进技术、改善现代生活和医疗条件的历史过程。研究发现,汉族祖先能够带来福祉的神化形象及其功能已被杞黎融入到传统祖先鬼信仰及其祭祀中,成为黎汉民族团结和友好互助关系的象征性表达,重塑着黎汉文化秩序与实践者的行动。当前杞黎这种祖先鬼和祖先神并置的新的祖先信仰文化模式,正是黎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之过程性的体现。增进共同性是促进黎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在机制,也是岛屿社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地方性文化实践。
-
尊重与保护:建党百年来我国民族风俗习惯政策的形成及发展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是中国重要社会问题之一。习俗是民族之象征,各民族同胞对本民族风俗习惯充满着感情,常以本民族风俗习惯是否受到尊重和保护来处理与其他民族的关系,从而民族风俗习惯成为民族关系问题中的敏感因素。建党百年来,我国逐步形成并制定了解决民族问题的系列民族风俗习惯政策,促进了各民族的稳定、发展及繁荣。总结和反思建党百年来我国民族风俗习惯政策形成发展历程,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贯穿这一历程的基本方向,突出表现在通过制定国家法律、民族政策来加以保障和维护,以传承和弘扬优秀的、积极的、健康的民族风俗习惯,改变和革除落后的、消极的、不健康的民族风俗习惯。
-
作为方法的云贵高原——从费孝通的区域板块研究看中华民族共同体
本文把云贵高原置于民族走廊学术脉络中进行研究,强调这一区域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的重要方法论意义,阐明了云贵高原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重要地位,进而分析融合多元文化体系的云贵高原,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的空间和文化意义。作为跨区域社会体系的云贵高原,又为学界提供了理解走廊与区域族际互动机制的研究视野。这一区域研究一直以来是我国民族学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研究场域,在中国社会与文化研究中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
祖先本质的多面性与(亻革)家祭祖仪式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思考视角
祖先崇拜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悠久传统。通过敬拜祖先来培育忠孝伦理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是学界长期关注的议题。而祖先本质问题一直是人类学研究中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基于一个(亻革)家村寨的鲜活案例,本文呈现出祖先本质多面性所蕴含的复杂的家族文化体系,回归祖先崇拜与家族村落社会治理以及国家认同的基础性问题。案例表明,(亻革)家建构的祖先本质多面性的观念,是其家长权力在祖先灵魂世界中的投射。家长借助祖先权力,通过举行一系列的祭祖仪式来惩罚有失伦理道德者,其动机在于及时纠正社会结构的异常状态。反复操演的祭祖仪式,使祖先的本质和权力成为维系家族社会运作的一种文化资源,既培养了社会个体忠孝于家庭、家族和祖先的伦理价值观,也培养了家族社会的共同体意识,更是培养了家族对国家的高度认同。而个人忠孝于家族、家族忠孝于社会和国家的伦理价值观,正是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础。因此,这一案例研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体系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思考视角。
-
祖先、认同与共同体——滇南彝族孔姓的姓氏选择研究
滇南"彝族孔姓"作为具有多重身份的群体,迁徙传说、祖先碑文和他们的"主体"实践,赋予了他们对于血缘和原生论的坚信与认知,而作为"他者"的地方传说和研究者,则更多强调他们身份和姓氏的建构性与依附性。本文结合上述两种观点和研究,从当地人的日常实践与互动出发,讨论共同祖先产生的情感纽带使他们超越原生与建构二元论,在身份上达成叠合认同或双向认同,从而促进共同体的建立。从过程论出发,彝族孔姓多重身份获得的历时性演变,从个体和群体层面反映多元一体的形成,阐述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
族群的文化交融及其国家认同——基于内蒙古牧区的田野调查
提升国民的国家认同过程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对国家认同的研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具体操作路径和抓手,族群间文化交融有利于族际认同与国家认同。基于内蒙古牧区的田野调查发现,整体上牧民的国家认同程度较高。进一步的微观研究发现,牧区民众对古典文化和民族文化认同高于西方文化;民众对国家的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政策给予高度关注,这说明对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尊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但牧区民众对草原地区开矿、禁牧政策和移民政策表现出复杂的认同倾向。对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蒙古族群众表现出较高的认同,但呈现出民族群体认同的阶层化差异。从民族交往看,蒙古族微信圈中他族比例较高的群体对古典文化认同较高,汉族微信圈中蒙古族比例较高的对民族文化认同较高,这说明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