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阿昌族
- 白族
- 保安族
- 布朗族
- 布依族
- 藏族
- 朝鲜族
- 达斡尔族
- 傣族
- 德昂族
- 东乡族
- 侗族
- 独龙族
- 俄罗斯族
- 鄂伦春族
- 鄂温克族
- 高山族
- 仡佬族
- 哈尼族
- 哈萨克族
- 汉族
- 赫哲族
- 回族
- 基诺族
- 京族
- 景颇族
- 柯尔克孜族
- 拉祜族
- 黎族
- 傈僳族
- 珞巴族
- 满族
- 毛南族
- 门巴族
- 蒙古族
- 苗族
- 仫佬族
- 纳西族
- 怒族
- 普米族
- 羌族
- 撒拉族
- 畲族
- 水族
- 塔吉克族
- 塔塔尔族
- 土家族
- 土族
- 佤族
- 维吾尔族
- 乌兹别克族
- 锡伯族
- 瑶族
- 彝族
- 裕固族
- 壮族
-
群际接触视角下社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策略
始终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标,深入建设各族居民相互嵌入式社区居住环境,不断推进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进程,这三大任务不但澄清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社区治理学术场域的研究取向,更明确了凝聚社区居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的实践依据。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溯源词义理据,评述研究概况,总结生成逻辑。运用群际接触理论的作用发生机制与最优条件,厘清社区居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建构脉络并提出具体建议,试图以此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与民族互嵌式社区研究,在学理层面的丰富、在实践层面的发展。
-
全球视野与人文关怀:2020年中国民俗学
2020年中国民俗学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艰难前行,在国际视野中观照普通人的生活日常,彰显出民俗学者的学术敏感度以及学科的人文关怀。中国民俗学与时俱进,拓展学术领域,丰富多元研究方法,从多个角度探索纾解民俗学危机的路径,在基础理论、民间文学和礼俗互动等方面的研究呈现出"百花争艳"的景象;把握时代脉搏,回应国家建设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防治疫情灾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均展现出学科研究服务社会的宗旨。
-
全球视野与人文关怀:2020年中国民俗学
2020年中国民俗学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艰难前行,在国际视野中观照普通人的生活日常,彰显出民俗学者的学术敏感度以及学科的人文关怀。中国民俗学与时俱进,拓展学术领域,丰富多元研究方法,从多个角度探索纾解民俗学危机的路径,在基础理论、民间文学和礼俗互动等方面的研究呈现出"百花争艳"的景象;把握时代脉搏,回应国家建设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防治疫情灾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均展现出学科研究服务社会的宗旨。
-
全球抗疫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势塑局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再次证明了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昭示着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践。尽管目前还没有足够的客观条件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图景的完全实现,但全球抗疫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晰了构建框架。当前,全球抗疫可从主体、圈层、内容、路径等多个维度入手统筹设计:主体之维,要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体到中介,协同构建;圈层之维,要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合力打造;内容之维,要从政治共同体到卫生健康共同体,全方位构建;路径之维,要从达成共识到保障机制,层层推进
-
民族信仰的政治价值探析
民族信仰是一个民族在其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以民族利益为基础,以民族认同为前提,把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合理性和永恒性作为其生活的最高目标和最高价值,对本民族始终不渝的信赖、信奉。单就非殖民主义体系的国家而言,民族信仰的政治价值主要表现为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两种基本的、对立的形态,它们立足于民族与政治的关系,推动着国家、国际秩序的变化。
-
民族信任的内涵、特征与实现路径
民族信任是反映民族关系状况的一个概念,是指不同民族之间相互理解与彼此信赖的一种心理态度及关系状态。民族信任具有信任主体的平等性、信任行为的目的自愿性、信任关系的多重差序性与信任模式的政策主导性等特征。民族信任具有以下功能,即具有消除民族误解的疏通功能、增进民族团结的凝聚功能、推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润滑功能,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定向功能。民族信任的实现路径是:坚持民族平等原则,提倡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包容,为促进民族信任建立共同情感基础;坚持民族团结原则,争取各民族朝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汇聚前行,为促进民族信任建立共同目标基础;坚持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原则,促进各民族在脱贫攻坚路上相互理解、相互帮助,为促进民族信任夯实共同利益基础;坚持文化自信原则,促进各民族之间相互欣赏、相互学习,为促进民族信任建立提振信心的共同文化基础;坚持民族"互嵌"理念,促进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相互嵌入",为增进民族信任夯实共同命运基础。
-
民族心态秩序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心理路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事关和谐民族关系构建的重要问题。利益分配论、价值规范论与认同论成为当前学界讨论这一主题的基本范畴。民族作为一种社会群体的存在形式,是共同体意识得以形成并传播的主要载体;民族心态秩序是民族在既有价值规范体系下较为稳定的群体心理状态,是民族情感的集中反映。从"期望状态"、"族际互动"和"适应策略"方面考量民族情感建设,以合理的情感唤醒构建积极的民族心态秩序,促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宏观价值导向实现与民族心理认同的有效对接,无疑是这一主题研究中的重要一环。
-
民族心理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民族心理学是一门跨心理学与民族学两大学科的交叉学科,其研究对象与方法论基础的多元性与独特性构成了学科本身的特殊性。民族心理除了要关注民族心理过程以及族体人格的研究之外,更要注重对民族心理活动结果的研究,同时也要注意到民族心理构成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在研究方法上,民族心理有独立的、区别于民族学与心理学的田野实验法,将民族心理放置于真实的田野场景中去研究。依据该思路与方法,在民族交往心理、少数民族妇女宗教心理以及社会文化变迁对民族心理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拓展性的本土化探索。
-
民族心理距离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研究
通过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笔者发现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为切入点的探讨尚不充分。为此,特在"民族心理距离"的理论视角下,分析如何通过缩短各民族之间的心理距离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分别从时间距离、社会距离、空间距离、概率距离四个方面,探究民族心理距离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了如下四条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路径:第一,历史记忆和宣传导向是各民族间时间距离产生的原因,为此要追溯共同历史记忆,重视民族需求差异;第二,认知偏差和社会公平是各民族间社会距离产生的原因,为此要提倡各民族发挥印象管理作用,注重社会发展公平;第三,居住格局和边界意识是各民族间空间距离产生的原因,为此要引导各民族成员合理归因,多渠道打破空间壁垒;第四,语言障碍和群际接触是各民族间概率距离产生的原因,为此要重视通用语言使用以及非语言交流,增加民族曝光频率。
-
民族文艺评论的时代精神与责任担当
优秀的民族文艺评论工作可以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地区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实现民族文艺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族文艺评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方向,发挥好民族文艺评论的思想引领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深挖民族传统文艺的新时代内涵;以中华美学精神为引导,“向民间文艺要资源”;以形成文艺高峰为目标,发挥好民族文艺评论的经典建构功能。
-
民族文化心理视角下铸牢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度整合和描述了56个民族长期结合的休戚与共、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文化心理发展状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中华民族在文化认同发展过程中的显性表达,又是在心理交往过程中累积性成果的隐形表达,更是在文化价值形成中对心理趋同的创新表达;在这个共同体中,民族心理认同、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民族文化自信、民族文化自觉分别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核当中的逻辑源点、精神实体、精神指引和价值走向;从开展民族文化心理认同教育,推动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推进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民族文化认同的意识形态主导取向、深层动力及建构路径
文章认为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上升为民族文化认同的主导意识形态,确立其稳固"一体"地位,凝聚多元文化,是促进民族文化认同及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团结稳定的重要选择。民族文化认同的意识形态取向受文化流动"势位差"规律、"层级"递进规律、整体性规律影响,支配这种特定规律运行的深层动力主要源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因此,建构民族文化认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态主导取向,要在遵循文化认同特定规律基础上以经济利益为抓手,方得始终。
-
民族文化交融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研究——以大理白族洞经音乐文化为例
大理白族洞经音乐文化作为一种儒释道三教文化汇融的文化事项,其洞经文本、曲谱、谈演乐器中存在的古代中原文化与白族文化的交融,能够充分体现出民族文化交融的理念。各民族文化在交融中相互促进,在发展与提高自身民族文化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与发展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聚集了我国各民族文化的内容,可以用"多元一体"来概括其特征,它是我国各族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其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民族文化交流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成发展探析——以西北地区为例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培育了伟大的精神,并在此过程中因共同面对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条件而广泛地生产合作互助、在经济贸易等领域频繁互动、交往交流交融并相互借鉴,共享源自不同群体的文化,最终结成血缘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本文立足民族学界前辈学人的研究成果与理论框架,以近六年的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具体而微地呈现我国西北民族杂居地区各民族日常生活中的从衣食住行、节日、人生礼仪到信仰、语言、通婚等方面的文化交流交融现象,以求进一步实证说明"多元一体"不仅表现在各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之间,也反映在各个民族之间,彼此无法分离;并依据互动仪式链理论和共同体理论再次强调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生成和发展的重要客观前提与物质、精神和情感保障。为此,必须进一步引导、实现各民族的全面交往、广泛交流与深度交融,使得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落到实处。
-
民族文化符号共享的价值和意义——基于重庆万州恒合土家族乡的调查
恒合土家族乡多民族文化经过接触、碰撞、吸收、借鉴,形成了独特的风俗民情,多民族共享民族文化符号的现象明显,由此促进了恒合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多民族共享文化符号对于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