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阿昌族
- 白族
- 保安族
- 布朗族
- 布依族
- 藏族
- 朝鲜族
- 达斡尔族
- 傣族
- 德昂族
- 东乡族
- 侗族
- 独龙族
- 俄罗斯族
- 鄂伦春族
- 鄂温克族
- 高山族
- 仡佬族
- 哈尼族
- 哈萨克族
- 汉族
- 赫哲族
- 回族
- 基诺族
- 京族
- 景颇族
- 柯尔克孜族
- 拉祜族
- 黎族
- 傈僳族
- 珞巴族
- 满族
- 毛南族
- 门巴族
- 蒙古族
- 苗族
- 仫佬族
- 纳西族
- 怒族
- 普米族
- 羌族
- 撒拉族
- 畲族
- 水族
- 塔吉克族
- 塔塔尔族
- 土家族
- 土族
- 佤族
- 维吾尔族
- 乌兹别克族
- 锡伯族
- 瑶族
- 彝族
- 裕固族
- 壮族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科学论断。文章缕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的时代背景,同时分析了学界相关学者对其概念、内涵的阐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具体实践方式的建议,主要采取宣传教育、社区教育、干部教育、学校教育、网络教育等形式。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联享”平台构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主旋律、主路线与主基调。为此,打造通用款教育平台,对实现终极教育目的、融合教育教学资源、均衡同享教育智慧,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章基于对现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平台的有效衔接,从建设方案、建设主体、建设路线三方面着手进行优化,构建出新时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联享"平台,并对其重要意义、丰富内涵、基本要素以及深化路径做出进一步阐释。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研究——内蒙古民族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教学改革探索
进入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认同意识"教育成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的核心内容和主要任务。因此,从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到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等都要围绕一条红线进行。而且,课程教学还必须主动融入学校的大思政格局,精心打造第二课堂,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形成实现课程目标的合力。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成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基于CIPP模式和知信行理论
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新时代的重要教育任务和使命,必须高度重视有效开展。教育评价对教育事业发展具有诊断、导向和激励作用。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评价工作中,CIPP模型和知信行理论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基于CIPP模式和知信行理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背景、输入、过程和成果4个一级指标,其中背景维度包括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各方需求、培养目标4个二级指标;输入包括经费保障、软硬件设施、师资队伍、组织制度保障4个二级指标;过程包括课程模式、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课外教育、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5个二级指标;成果包括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实施反响、社会收益4个二级指标;各二级指标还包含若干三级指标。最终建构的指标体系共包含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59个三级指标。该指标体系覆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全过程,能够给学校管理者提供工作思路,以改进和完善学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
本文回顾梳理了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的创新发展。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民族团结、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的主线。文章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中心任务,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维护国家统一、做好民族工作、决胜全面小康的重大意义,指出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思路,对做好相关工作提出了若干建议。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成就和经验,体现了我们党以史为鉴、观照现实、远观未来的历史主动和使命担当。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特别是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坚决推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在天山南北落地生根,新疆社会稳定和各项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地方志是记录历史、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作为地方志工作者,自当凝聚共识,深入学习和领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地方志工作始终,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用历史的眼光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新疆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我们之所以成功的宝贵经验与启示,将其载入史册、启迪未来。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亟待多学科共创理论话语体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话语构建工作是整个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使命之一,其中民族学、历史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基础性作用尤为显著。概而言之,民族学承担着论证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实体民族的使命;历史学承担着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升为历史观的使命;政治学承担着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国族属性的使命;心理学承担着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理基础的使命;社会学承担着以社会路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众多学科在共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话语体系过程中,必须坚持各尽所长与交叉论证相结合、理论建构与实证支撑相配合的基本原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话语亟需社会科学各门学科的滋养与孕育,唯有如此才能使其具备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更加强大的话语感召。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机制建构的四个维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制度保障、政策执行、主体协同、实践成效等诸多方面,需要建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机制,以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绩效。应从四个维度建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机制:一是建构结构运行机制,二是建构主体协同机制,三是建构执行监督机制,四是建构功能导向机制。通过建构包括顶层设计、国家制度保障、社会力量参与的结构运行机制,从“三位一体”角度确保三者之间的互动关联;通过建构社会成员广泛参与的主体协同机制,协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凝聚铸牢主体合力;通过建构执行与监督机制,提高党委和政府的组织领导能力,推动铸牢各要素与相关环节的有效衔接,起到系统集成和协同高效的作用;通过建构铸牢目标的功能导向机制,从结构-功能视角完善铸牢功能体系,发挥其社会引领和政策调适作用。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治建设的规范进路——基于对民族团结法制体系的思考
当前我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治建设以构建和谐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繁荣发展为主要内容,其中,民族团结法制建设是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重要保障,在历史变迁中得到多次确认,总体逻辑没有变化。在现行法中,以宪法民族团结条款为基础,形成了包含多维度的民族团结法制体系,呈现出维系国家稳定、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以国家义务与公民的基本义务为具体形式的深层规范内涵。宪法民族团结条款包含从原则到规则、从国家义务到公民的基本义务的“十字”条款结构;部门法中的民族团结条款散见于不同法律规范之中,民族团结地方立法多数选取促进法的立法模式,共同构成了具有内在联系的民族团结合宪性规范结构。在对现有法制体系分析的基础上,还需进一步重视“党的领导”规范的作用,健全“中央主导,上下并举”的立法模式,以及如何打破思维局限,补足现有研究关注视角失衡的问题,立足新的时代需求,进一步探索各民族共性生成、巩固与发展的规范进路。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中国现代国家构建的双重意义论析
在现代国家语境下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须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内含的民族意识与共同体意识两个向度有深刻的理论认知。一方面,中华民族作为中国现代国家的“国族”,其所内含的民族意识是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核心;另一方面,现代语境下的共同体意识则巩固了中华民族的一体性,奠定了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基础性要件。二者共同形构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赋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突出的特质,为解释中国式现代国家提供了新的思考。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文化资源——以西藏民居壁画中的中华文化意象为例
对西藏民居壁画多层面美学梳理与学理分析,综合藏汉民族的历史文献和民俗审美等多学科研究成果进行论述。西藏现当代民居壁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意象,以及藏汉民族在民俗文化上的同构共性和艺术样式上的“类质同象”性,显示其象征意义的美学内涵和自古以来藏汉民俗文化间就存在的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当代民居壁画等民俗文化是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文化资源,进一步挖掘其蕴含的美学价值。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化分析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现实诉求,需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把国家制度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力保障。由此,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化内涵、制度化现实需要、实现制度化的机制与对策等问题,回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化是什么、为什么制度化、怎样实现制度化"三个基本问题,以期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把国家制度优势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效能,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化水平,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要求。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保障研究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我国民族理论和民族工作的主旋律,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新征程上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和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通过发挥和增强党的领导制度、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优势,健全体制机制,把制度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仪式维度
文章认为,以政治仪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价值虚无主义解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文化基础和主流价值的现实需要。以政治仪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上可以通过政治仪式象征系统构筑民族记忆共同体、通过政治仪式互动结构建构民族情感共同体、通过政治仪式关系再生产机制形塑民族价值共同体。按照政治仪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可根据知-情-意的机制展开具体的实践,即通过塑造政治仪式符号以强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认知、传播政治仪式故事以建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认同、推进政治仪式操演以塑造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信仰,进而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认同本质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衍生于横纵交汇的民族史、国家史、政治史,在积累性的历史认同基础上经由社会主义的政治力量及其主导的政治实践积极回溯和建构起来,是对既定事实的顶层设计,是文化上的“自在”走向政治上的“自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不仅是公共权力与民族大众共同建设集体认同的互动结果,也要受政治共同体演进中不断优化的政治意图所规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方面已然具备完整且先进的政治认同属性,另一方面又可以输出积极的政治认同效能,“铸牢”过程即是“认同”过程。论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认同本质,不仅是在学理层面进一步充裕中国话语权中政治认同的内涵,更重要的是能够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为各民族永续坚定的政治共识供给方向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