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阿昌族
- 白族
- 保安族
- 布朗族
- 布依族
- 藏族
- 朝鲜族
- 达斡尔族
- 傣族
- 德昂族
- 东乡族
- 侗族
- 独龙族
- 俄罗斯族
- 鄂伦春族
- 鄂温克族
- 高山族
- 仡佬族
- 哈尼族
- 哈萨克族
- 汉族
- 赫哲族
- 回族
- 基诺族
- 京族
- 景颇族
- 柯尔克孜族
- 拉祜族
- 黎族
- 傈僳族
- 珞巴族
- 满族
- 毛南族
- 门巴族
- 蒙古族
- 苗族
- 仫佬族
- 纳西族
- 怒族
- 普米族
- 羌族
- 撒拉族
- 畲族
- 水族
- 塔吉克族
- 塔塔尔族
- 土家族
- 土族
- 佤族
- 维吾尔族
- 乌兹别克族
- 锡伯族
- 瑶族
- 彝族
- 裕固族
- 壮族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现状与深化拓展
以"中国知网"收录的332篇核心期刊论文为对象,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状况,发现2014年以来,成果数量快速增长,高校教师为研究主力,民族学是引领学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多元一体、民族团结、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民族政策等是高频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实践、进程、路径、域外启示等是研究的重点;已有成果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四多四少"的现象。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需进一步增强问题意识、拓展研究视域、注重多学科协同和多种研究方法的运用。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疆基层统战干部访谈录
三位新疆统战系统领导干部的谈话表明,在今日的新疆,从城市到乡村,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定维护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共同繁荣为目标,通过生产、学习、生活等方面种种惠民生的工作,实现新疆的安定和发展。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底蕴、生成逻辑、现实感召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理论基础、深远的历史逻辑和广泛的实践基础。从文化底蕴上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中华文化孕育的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坚守不渝的家国情怀之中,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升华。从理论逻辑上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联合的主张、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关于民族团结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论述;从历史逻辑上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紧密相连;从实践逻辑上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地区的发展绘就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有助于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话语体系的引领和创新,是推动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部署,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理论引领。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范式、内生逻辑与文化路径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范式是正确认识中华民族意识的具体内涵及内部发展演变的关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体现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属性又蕴含了"一体孕育多元文化"和"多元文化共生"的文化逻辑。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生思想根源,多元的民族主体创造出多元共生的文化形态,共生的多元文化孕育在中华民族统一的政治实体之中。由此,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一体中共生的文化因子凝聚多元为目标追求,以多元文化共生、共铸一体为价值共识。在此基础上,基于多元一体的文化路径通过深挖文化底蕴塑造大家庭意识、共享文化符号、共建精神家园、增强文化认同、凝聚认同意识的维度,深层次建构中华民族文化共生的共同体意识。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逻辑、现实诉求与未来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多视角、多维度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深刻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就是对中华民族最高层次的认同,这是新时代背景下加强民族团结的崭新理念。在中国这样的多民族国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之基、加强民族团结之魂、提升民族凝聚力之根。只有厘清新时代条件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逻辑,明晰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诉求,展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担当,才能更好地凝聚起各民族大团结的强大合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逻辑、现实基础和实践路径
科学研判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客观现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的主线,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我国民族关系长远发展所制定的战略规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凝心聚力之效,意蕴是丰富而多维的:其理论逻辑在于,对历史的继承和发展是历史意蕴,"五个认同"是核心内容,服务"两个大局"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价值导向;其现实基础在于,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提供了物质基础,从"自在""自觉"到"自强"是其精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政治保障,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结构是其社会基础;最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共享繁荣发展的经济体、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其实践路径。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全国民族运动会会徽和吉祥物的研究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国家在场"下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展示盛会,也是一个文化符号的聚合体。本文基于符号学理论视角,以历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会徽和吉祥物为重点,通过展示其"能指"表象、阐析其"所指"意象,揭示全国民族运动会宣示、形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建构机理。全国民族运动会会徽以圆形符号的应用、红黄色彩的搭配、龙凤图样的选择,凸显和表述了各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文化心理与审美情趣。通过广泛采撷与凝炼各民族吉祥文化精髓,全国民族运动会吉祥物经由物象和名称的符号形式,传递和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共同企慕。全国民族运动会"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的文化构建过程,对于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京津冀各民族共有资源建设的调查分析
从实践意义上讲,中华各民族共有资源建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重要保障。文章基于京津冀地区调研资料,从各民族政治心理、经济社会条件、民族文化建设方面考察该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基础。结果发现,制度、政策、法律性资源比较充分,少数民族扶持性政策资源惠及范围有待延展;各民族企业生产要素资源分布不均衡,区域民族间市场资源分割较为明显;少数民族民生资源享有相对较少,各民族非正式支持资源拥有有所差异;少数民族创新性文化资源尚需发展,各民族共有文化资源建设有待加强。针对京津冀地区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对策建议,力图为促进新时代民族关系和谐共享发展和稳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提供决策参考。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多民族国家建设的理论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从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加强民族事务治理,推进多民族国家建设,实现了理论创新、理念升级和路径突破,推动了民族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的文化基建,它既是基于文化自觉的、深谋远虑的文化忧患意识,又是基于文化自信、文明互鉴的精神绸缪,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承前启后、高瞻远瞩的文化谋划与精神储备,旨在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基石。在回顾、借鉴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从十三个方面提出多维度的合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一个有容乃大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安顿下自己又容下世界的"家"。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从"共同体"到"共同体意识"再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自身发展从零散到聚合的自我认知的生成演化。为了尽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求我们每个成员增进铸牢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间的交互作用,竭尽所能为自身的未来而努力。在现今的客观条件下,作为中华民族的未来之基,更要竭力将全国各民族人民最朴素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凝聚成无可匹敌的力量,由此才能化解现如今我国面临的民族间团结、国家自身发展、国际关系维系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成中华民族复兴的新目标、新高度。本文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是什么""意义"到"如何培育及铸牢"三方面,阐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问题,这是奠定中华民族认同和民族团结的根基,同时,还将会不断修正、完善民族政策,增进民族间文化认同。
-
神话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的作用——以彝族史诗中的“月中有树”神话为例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离不开多民族神话、史诗的交流、互鉴。中华史诗艺术传统的发生、发展,在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华史诗艺术传统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史诗艺术之林中的一座丰碑。中国史诗艺术研究界拥有足够的本土资源,应该形成跨族际比较诗学研究的自觉意识,推动中华史诗艺术研究的深入发展。彝族史诗绝不是一座封闭的文化孤岛,而是彝族先民与其他兄弟民族共同融合为中华民族的见证。彝族史诗中的"月中有树"神话,可分为"月中不死药"和"月中世界树"两种类型。从此神话的相关母题、异文、源流中,可梳理出其成因:现实经验与本土知识提供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华神话传统中"月中有树"神话的传播或外来神话文本与本土神话文本的交融;彝族史诗歌手的艺术创造力与彝族"月中有树"神话特质的生成。彝族史诗中的"月中有树"神话从以下三个方面发挥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强化中华文化认同;弘扬中华深层生态智慧;"月中不死药"神话还具有传承中华艺术治疗传统的作用。
-
神话学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基于三皇五帝神话原生形态演化的分析
三皇五帝神话原生形态为大一统观提供了生长的土壤。大一统观形成后,又对三皇五帝神话原生形态产生积极影响,促使其顺应时代的需求而发生多重演化,包括历史化、政治化、宗法化、伦理化、世俗化的演化等,从而又为大一统观提供了祖先认同、符号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等多重认同,促进了大一统观的发展与广泛接受,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发挥了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
-
深入学习贯彻《条例》精神推进民族工作全面持续发展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民族工作的基本要求、方针政策、主要任务、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是新时期开展民族工作的科学指南。推进民族工作持续发展,要坚持党的民族理论、方针政策和政治制度;发展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民族地区各族干部。
-
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 巩固中华文化主体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文化事业发展硕果满枝,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提出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的新课题,进一步推动了新疆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文章就如何探索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的实践路径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度思考,并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