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阿昌族
- 白族
- 保安族
- 布朗族
- 布依族
- 藏族
- 朝鲜族
- 达斡尔族
- 傣族
- 德昂族
- 东乡族
- 侗族
- 独龙族
- 俄罗斯族
- 鄂伦春族
- 鄂温克族
- 高山族
- 仡佬族
- 哈尼族
- 哈萨克族
- 汉族
- 赫哲族
- 回族
- 基诺族
- 京族
- 景颇族
- 柯尔克孜族
- 拉祜族
- 黎族
- 傈僳族
- 珞巴族
- 满族
- 毛南族
- 门巴族
- 蒙古族
- 苗族
- 仫佬族
- 纳西族
- 怒族
- 普米族
- 羌族
- 撒拉族
- 畲族
- 水族
- 塔吉克族
- 塔塔尔族
- 土家族
- 土族
- 佤族
- 维吾尔族
- 乌兹别克族
- 锡伯族
- 瑶族
- 彝族
- 裕固族
- 壮族
-
多措并举 凝聚共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我盟对标对表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各族干部群众心中,汇聚起建设美丽兴安,共圆祖国梦想的磅礴力量。
-
大力加强民族团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西藏工作必须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要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反分裂斗争,形成维护稳定的铜墙铁壁。在西藏,民族团结是历史悠久的文化传承,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守望相助、和睦共处,形成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倍加珍惜的生命线,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重要的基础。
-
【共同体意识大家谈】中华民族是有独特历史特征的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有精神,与世界上其他共同体比较,中华民族是有独特历史特征的共同体。
-
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思想纵横)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各族干部群众要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根心灵深处。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家手笔)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在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维护各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问题上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民族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到党的十八大之后方才逐渐成熟,是指中华各民族在历史演进中结成的相互依存、共担共享的有机统一体和亲缘体,突出中华民族以共同体形式存在和发展的状态和实质,蕴含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整体性、共同性和实体性特征。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结构,命运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本质属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组成部分。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是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前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学理支撑。
-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
中华民族共同体'指中国各民族经过文化上的融台、经济上的互惠和政治上的协商,汇集为“中华民族”整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既是中国各民族的民族命运共同体,又是中华文化共同体;还是经济发展共同体,更是政治生活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中国人民的命运共同体,表达了中国各民族大团结大繁荣、中国人民共发展共进步的愿望。
-
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几年又在各种不同场合反复强调这一理念。今年5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再次强调:“要深入挖掘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不断增强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牢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政治基础、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
-
「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为此,我们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坚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凝聚智慧、鼓舞人心,不断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全面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云南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指出,要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核心要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核心要义是保护,“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核心要义是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和全国发展大局,整体理解把握,系统谋划推进,全面贯彻落实。“十四五”时期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之首,是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加快发展,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
民族团结一家亲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九大创造性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将其写入党章,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演进
在布洛陀史诗的形成过程中,不断强化的中华民族观念为壮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萌芽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体而言,布洛陀史诗中有关多民族经济交往、文化交流及制度交融等的记载都保存了相关信息。这成为壮族与其他民族共同创造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之历史佐证,并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此外,搜集整理“布洛陀史诗”的历程也是对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再发现过程。
-
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点、线、面、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成为我们党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与发展我们党近百年来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原创性科学论断,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鲜明主线和使命担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关系民族复兴大业的战略工程、根基工程、民心工程。
-
创新观点面对面丨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员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了,让各族儿女清醒认识到中华民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推动全民族抗战的号角逐渐响彻神州大地。在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的无数英雄儿女“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前仆后继、抗日救亡,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生命赞歌,最终夺取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两个结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做到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坚持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两个结合”的重要表述为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了遵循,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