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阿昌族
- 白族
- 保安族
- 布朗族
- 布依族
- 藏族
- 朝鲜族
- 达斡尔族
- 傣族
- 德昂族
- 东乡族
- 侗族
- 独龙族
- 俄罗斯族
- 鄂伦春族
- 鄂温克族
- 高山族
- 仡佬族
- 哈尼族
- 哈萨克族
- 汉族
- 赫哲族
- 回族
- 基诺族
- 京族
- 景颇族
- 柯尔克孜族
- 拉祜族
- 黎族
- 傈僳族
- 珞巴族
- 满族
- 毛南族
- 门巴族
- 蒙古族
- 苗族
- 仫佬族
- 纳西族
- 怒族
- 普米族
- 羌族
- 撒拉族
- 畲族
- 水族
- 塔吉克族
- 塔塔尔族
- 土家族
- 土族
- 佤族
- 维吾尔族
- 乌兹别克族
- 锡伯族
- 瑶族
- 彝族
- 裕固族
- 壮族
-
土族西厢房
西厢房为一层平顶建筑,高3.8米。由家中排行最大的兄长居住。室内有“打泥炕”、炕桌、火盆等。西耳房为“阿姑绣房”,是未嫁的女儿居住,也是做“刺绣”等针线活的地方。
-
土族东厢房
东厢房为一层平顶建筑,高4米。由家中排行小的晚辈居住。 室内砌有火炕及生活起居用品。东耳房为厨房,盘有锅台。灶膛烟道经过东厢房炕下后才通往烟囱,习惯称“锅台连炕”。
-
土族水磨坊
本水磨坊征集自青海省互助县台子乡格隆村,为清代同治年间制,距今已有150 年历史。建筑为高架干栏式,房屋下宽上窄,呈梯形,长6.8米、宽3.8米、高2米,距水面 2.6米,建筑面积35平方米。水磨坊下层用四根石块砌筑的石柱作承重支撑,架空在水面上;上层是土木结构的磨坊,屋内有一台大水磨,水磨下方连接轮轴、水轮,通往溪水中。 “磨引溪流水自推”,平轮水磨坊是以水势落差为动力,冲击水轮,引擎石磨,昼夜不停运转的磨面工具。水磨由引水槽、水轮、轮轴、石磨盘、粮斗等部件构成,可日磨粮千斤。为土族早期传统水力加工粮食机械。
-
撒拉族传统饮食习俗
撒拉族食物以小麦为主,辅以青稞、荞麦、马铃薯及各类蔬菜。主食通常做成花卷、馒头、烙饼、馄锅馍、面条、面片、拉面、擀面、散饭、搅团和糊糊等。肉食以牛、羊、鸡肉为主,肉食及家禽均由阿訇宰杀。忌食猪、狗、驴、骡、马等不反刍动物肉、一切凶猛禽兽的肉、血液和自死之物。撒拉族有一种传统特色食品称“油搅团”,用植物油、面粉制成。喜喝三炮台茶、奶茶和麦茶。特色食品有:炸油香、徽子、鸡蛋糕、手抓肉、糖包子、烩“碗菜”等。
-
撒拉族民居复原陈列
撒拉族每一户人家自成院落,称为“庄廓’”,由堂屋灶房、客房、圈房四部分组成:堂屋在正中,灶房和客房分设两旁,圈房建在院落的东南或西南角。撒拉人家在堂屋的正中墙壁上挂着用阿拉伯文书写的伊斯兰教经文中堂,表示虔诚的敬仰。一般庭院里都栽有花木,房后有果菜园,显得朴素、美观、整洁。 青海循化东部孟达地区,古称河关地,自古以来,是甘青交通要冲,这里地处峡谷地带,平地较少,山间分布着茂密的原始森林,从元代开始,生活在这里的撒拉人,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和智慧,开发林地,利用当地自然林木土石资源,汲取周边汉、藏、回、土、保安等民族文化,创造了篱笆楼建筑。 篱笆楼建筑布局多样,因地自由搭建,有横字式、拐角式、三合院式,等等。通常分上、下两层,上层设卧室、客房等,楼底房间为仓库、畜圈等。房屋的门窗和柱子大多雕饰有精美的图案。篱笆楼的屋架由质地良好的松木构成,墙体用杂木枝条编织,两面抹以草泥,墙体中空。这种建筑形式,既节省建筑材料, 又可以减轻楼体重量,同时,中空的墙体冬暖夏凉、透气性强。
-
撒拉族篱笆楼
为青海循化孟达村清代晚期建筑,至今一百余年历史。于2003年拆迁至北京,为微拉族博物馆一级文物。长18.7米、宽5.4米、高5.2米,建筑面积215平方米。 篱笆楼呈:“L”型;正房为原建筑遗存,东侧房损毁,现已按原样复建。篱笆楼为土木结构平顶式二层建筑,一面坡屋顶,红柳条篱笆墙,内外抹黄泥。北侧正房一层为住房,东西两头有炕,正中作堂屋兼会客用;西炕供家长住,东炕孩子住,炕上靠墙安放柜或木箱等。东厢房作厨房、杂间,西边饲养牲畜。
-
回族清真寺宣礼楼
为青海循化白庄乡上白庄村清代晚期建筑,至今一百余年历史。建筑结构完整,保存良好,于2003年拆迁至北京,按原旧复原落建,为中华各民族博物院一级文物。 宣礼楼又称邦克楼,是清真寺的主要塔楼。礼拜时,神职人员登临塔顶,召唤穆斯林。撒拉族宣礼楼,明显呈现我国明朝时期的宫殿建筑风格,体现出撒拉族受居住区域文化影响而形成的宗教建筑文化风格。 宣礼楼高三层,砖木结构,为明代亭台楼阁建筑形式,东西开两门,中有木梯盘旋而上,四面均有砖雕花纹。长6.2米,宽6.2米,高18米,建筑面积192平方米。楼基一层用青砖砌成,砖雕装饰以花卉植物为主,配以几何图案;二层,木结构,采用明式楼阁的木斗拱和木栏杆装饰,飞檐角出,宝塔形如意斗拱层层叠叠;二层以上为宝顶结构,由六根直径为1.2米的木柱从底层直通顶部,呈六角形飞檐木顶,小青瓦覆盖。
-
羌族博物馆
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茂县、汶川县、理县和北川羌族自治县等地,人口约31万。有本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 羌族崇拜祖先,信奉天神,以白石为最高崇拜象征。 羌族主要从事农业,兼牧业,养羊业发达。有着独特的医药历史和经验。精湛独特的碉楼建筑艺术著称于世。 传统节庆有祭山会、羌年节、端午节等。羌族人喜欢红色,以红色标志为吉祥物,挂红是羌族的最高传统礼仪,称为尚红习俗。 羌族博物馆,是我国唯一的按四川汶川地区茂县羌族传统民居建筑1:1复原,由当地工匠按本民族习俗和传统建筑工艺在北京落成。 羌族博物馆由四户相连碉楼民居、邛(qiong)笼、祭山塔、观音庙、晾谷架、转山路、索桥组成。规划成连体的石堡式山寨。室内外陈列,均按羌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原状复原陈列。所有展品征集四川省汶川地区,年代为清代至近代,约三百年历史。 建筑面积1171平方米,占地2750平方米。1993年开始建设,1994年6月正式开馆。 2008年“5.12”大地震,使我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县城被夷为平地,独特而又古老的羌族文化遭受毁灭性打击。为了展示羌族悠久的历史与独特的文化,本院在羌族博物馆举办羌族文化遗产展览,内容涵盖羌族的历史、建筑、民俗、文化遗产等。
-
羌族邛笼
羌族调楼,古称邛(qiong)笼。用以御敌和贮存粮食柴草。羌族博物馆碾楼按四川汶川地区茂县羌族传统碾楼1:1复原,采用当地建筑原材料,由当地工匠按本民族风俗在北京落建。四层六边形,属防卫型碾楼。高14米、直径5.6米,建筑面积63平米,占地面积24平方米。于1993年建成。
-
羌族碉楼
按四川省汶川县羌族传统碉楼1:1复原,是一座四户相连的石堡式建筑,内部用圆木做支撑结构,楼面为木板,外墙全部采用青石块和石片与混入牛、羊毛的黄泥垒砌而成。堡内每户均为三层,高低错落,每层靠木梯相通。上层存粮贮物和供奉“白石神”;中层住人,设火塘;下层圈养牲畜,堆放农具;楼顶平台用于脱粒、晒粮、做针线活及休歇。碉楼易守难攻,是绝好的防御性建筑,又适应当地寒冷气候的居住。碉楼长36米,宽18米,高8.8米,建筑面积1093平米。于1993年建成。
-
苗族传统银铺吊脚楼吊脚楼
苗族传统银铺吊脚楼吊脚楼高三层,木结构,为村寨商业用房。铺面用于经营兼当作坊,两侧偏厦为居室和厨房,顶上一层放置粮食和杂物,底下一层为吊脚楼柱。楼长12.6米、宽7.2米、高9.7米,建筑面积272.2平方米。
-
苗族展馆
苗族展馆简介
-
苗族传统山货店吊脚楼
吊脚楼高三层,木结构,为村寨商业用房。二楼经营兼居住,两侧小屋为居室,其余均为店铺;一楼根据吊脚柱的长短,分为牲畜栏和杂物间;三楼储存粮食和放置杂物。 楼长11米、宽7.2米、高9.7me米,建筑面积127.2米。
-
苗族水苗寨
苗族只系水苗的寨子
-
苗族苗民居吊脚楼
吊脚楼长长的吊脚柱,稳稳地支撑在铜鼓坪的峭壁上。房屋全部由杉木制造,二面坡大屋顶,房顶用杉树皮作瓦,又称树皮瓦,上顶时,把树皮瓦沿房顶坡度顺序铺开。楼长16.8米、宽7.5米、高5.8米,建筑面积235.4平方米。 吊脚楼为三层干栏式建筑,一层由高低错落的吊脚柱,组成休息、纺秒织布、放置农具和饲养牲畜的空间。二层住人,三层储谷。住人一层,在左右两头搭建“偏厦”,使楼房正面形成凹型通廊,方便从通廊两头进出。正房中间为堂屋,是一家人吃饭和待客的地方,两侧为卧室。在堂屋正对的通廊处,设有苗族民居最有特色的“美人榻”。“美人榻”与房屋建成一体,为一条有靠背的长椅,由于往外倾斜45度,加之这里又是苗族少女平时挑花刺绣、唱歌对话之地,形成了古代美女凭栏依榻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