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阿昌族
- 白族
- 保安族
- 布朗族
- 布依族
- 藏族
- 朝鲜族
- 达斡尔族
- 傣族
- 德昂族
- 东乡族
- 侗族
- 独龙族
- 俄罗斯族
- 鄂伦春族
- 鄂温克族
- 高山族
- 仡佬族
- 哈尼族
- 哈萨克族
- 汉族
- 赫哲族
- 回族
- 基诺族
- 京族
- 景颇族
- 柯尔克孜族
- 拉祜族
- 黎族
- 傈僳族
- 珞巴族
- 满族
- 毛南族
- 门巴族
- 蒙古族
- 苗族
- 仫佬族
- 纳西族
- 怒族
- 普米族
- 羌族
- 撒拉族
- 畲族
- 水族
- 塔吉克族
- 塔塔尔族
- 土家族
- 土族
- 佤族
- 维吾尔族
- 乌兹别克族
- 锡伯族
- 瑶族
- 彝族
- 裕固族
- 壮族
-
沈阳市民族关系及其发展
沈阳市位于辽宁省中部,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也是全国的特大城市之一。沈阳又是一个多民族城市,据2002年统计,共有汉、满、朝鲜、蒙古、回、锡伯等43个民族(包括未识别人口和外国人),少数民族人口705,044人,占沈阳市总人口的9.75%,这一比例在全国大城市中居第一位。当前,随着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沈阳市民族成份多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少数民族人口的流动也越来越频繁,使沈阳市民族关系问题越来越复杂。所以沈阳市少数民族的发展问题,不仅是沈阳市城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沈阳市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正确地认识和分析沈阳市少数民族关系的现状、民族问题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是时代发展和民族发展给我们提出的重要课题,对于解决当代中国的城市民族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也对全国的城市民族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本文研究采取了文献收集和分析、历史追溯、实地调查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其中以实地调查为主。通过对西关回回营地区的实地调查,对目前回回营地区人民的生活状况、居住格局、社区化管理及其回回营房屋改造中所采取的政策都掌握了详实的资料。运用比较研究法,对所收集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看到了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和问题,对沈阳市民族关系的调控机制也进行了初步探讨。 本论文以时间为线索,共分六章。第一章描述了1948年以前沈阳民族关系的历史沿革,系统介绍了清朝、民国、日伪、国民党时期的民族关系。 第二章描述了沈阳解放到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民族关系,介绍新中国建立初期 在沈阳实行的民族政策及措施。第三章描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沈阳市的 民族关系,主要介绍了“左倾”思想下的各种政治运动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在客观上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和了解。第四章论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沈 阳市的民族关系。第五章论述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沈阳市的民族关系,主 要阐述了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建设给民族关系带来的新变化。第六章是本文 论述的重点,也是最有特色的一章。尤其是对现阶段沈阳市民族关系现状特 点的归纳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是作者从实践中得出的结论。总结出“你中有 我、我中有你”的共同经济生活特点及“你就是你、我就是我”的文化差异 特点。从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因素、宗教因素、国际因素 角度分析对民族关系的影响。在进行系统论述和透彻分析后,得出沈阳市民 族问题的一个基本特点,即相融相斥,相融是趋势,相斥存个性。最后是对 沈阳市民族关系的展望,向着平等、团结、互助、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
-
深圳特区民族关系研究
深圳是我国最早建立和最具代表性的经济特区,经过20多年的艰苦创业,这座移民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已跃居全国大中城市的前列。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深圳市少数民族人口已有22.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增长速度数倍于该城市中汉族人口增长速度,成为广东省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继北京之后我国第二个拥有56个民族成分的城市。 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其少数民族人口如此迅猛地增加,是人们始料未及的,在这种新情况下,如何将深圳建设成为展示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前沿“窗口”愈显重要。掌握深圳民族关系状况,有力地开展民族工作也势在必行。深圳市的少数民族从无到有,由少到多,深圳的民族问题也从无到有,民族关系呈现出具有深圳特色的发展轨迹。研究深圳的民族关系,不仅对沿海经济发达区域,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杂散居民族关系的探究有特殊的意义,而且对我国其他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的城市来说也具有借鉴意义。因为,作为先于其他城市发展起来的深圳的民族关系的特点具有典型性,在民族关系上已显现出来的问题也将在其他城市中陆续显现出来。因此,加强深圳市民族关系的研究,加强解决民族问题的对策和措施研究是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由于各种原因本文还未能对深圳的民族关系作出更加深入地论述,只大致分四章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论文的绪论部分对相关的城市民族关系理论作了简明阐述,同时对本论文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作了必要的交代。第一章概况分为两节,对深圳的基本情况和深圳少数民族的基本情况作了概述;第二章重点 对少数民族人口的特点和民族关系的特点进行了论述。人口的特点主要是年纪 轻、文化程度高、散居为主未形成聚居点、增长速度极快、暂住人口比例高、 来源地广泛;民族关系则具有复杂敏感性、涉及面广泛性、表现形式多样性、 效应上的互动性和功能上的示范性五大特点。第三章通过有效的数据、深入的 调查对影响深圳民族关系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地阐述和分析。重点对产 生民族问题的原因作了探讨,认为主要有经济方面、认识方面和民族工作滞后 三大方面原因。第四章主要是从解决现有问题、建立良好的城市民族关系角度 出发,对构建深圳城市民族关系的调控机制作了一定的设想,也提出了一些建 议。最后的结语部分对深圳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作了大胆的预见和展望。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及其发展
本文以时间为经线,以影响民族关系诸因素为纬线,论述了黔东南地区民族关系在不同时期、不同因素的影响下发展、变化的情况。 从纵向来看,黔东南地区民族关系的发展可大致分为两大部分,即新中国建立前和新中国建立后两部分,新中国建立前这个漫长历史时期又可分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各族先民迁入过程中的民族关系(秦汉魏晋时期)、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各民族形成过程中的民族关系(唐宋时期)、封建王朝对黔东南统治明显加强过程中的民族关系(元明清时期及国民党统治时期),根据论文写作的需要,这一部分作为一章,四个分期分别作为一节。新中国建立后这段时期又可分为新中国建立初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及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民族关系,这部分的四个分期分别作为一章。 从横向来看,影响黔东南地区民族关系发展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民族迁徙及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其中自然环境、民族文化这两大因素属于长期性因素,对黔东南地区民族关系的影响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的特点,所以不宜从时间上划分为不同阶段来进行分析,而应从整体上分析其对黔东南地区民族关系的影响情况,故在分章论述时没有每章必谈,而是根据情况适当论及,在最后一章(对黔东南地区民族关系的特点做综合分析)中才做全面论述。而社会环境、民族迁徙两大因素则具有较强的时间性,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很大的变化,尤其是社会环境中包括社会形态、阶级分化、政治制度、民族政策等一系列因素,这些因素在不同时期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说正是社会环境的变化使黔东南地区的民族关系变得错综复杂。故在不同历史时期,在论述民族关系之前,主要论述这段时期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然后从此出发来分析、认识这段时期黔东南地区民族关系的状况和特点。 根据以上结构和分析方法,本文分析、论述了黔东南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重点是新中国建立以后各个时期,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民族迁徙、民族文化等诸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民族关系的发展、变化情况,并根据已知情况和未来各种因素变化的预测展望了这一地区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 本文认为,黔东南地区各族人民在迁入该地区的过程中,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共同开发这片蛮荒之地的过程中,互相团结,互相帮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世代流传下来;在长时间的和谐共处中,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互相渗透,互相吸收,形成了很多共享文化,对黔东南地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比较融洽、和谐的民族关系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这些积极因素的作用下,黔东南地区的民族关系总的来说比较好,民族之间很少发生大规模的冲突,这是该地区民族关系的最主要特点。 此外,本文研究了社会环境对黔东南地区民族关系的影响情况,这是研究的重点。针对新中国建立以前这段较长的历史时期,主要分析了历朝历代封建王朝对黔东南地区统治情况及黔东南地区民族关系的发展、变化。新中国建立后这段时期,主要分析了新中国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环境发展、变化情况以及由此引起的黔东南地区民族关系的发展、变化。通过对社会环境与民族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本文认为,黔东南地区民族关系大体经历了从和谐到失调又回到和谐的发展、变化历程。具体来说,在元代以前,黔东南地区的民族关系总 D 的来说是和谐相处,元、明、清以及中华民国时期黔东南地区的民族关系不断走 I 向失调,新中国建立以后该地区各民族之间建立起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 ;义新型民族关系。虽然新中国建立后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走过一些弯路, D 曾对黔东南地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但民族关系的性质 D 没有变。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黔东南地区的民族关系既不断巩固和发展,也 D 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关系史研究
民族关系是多民族国家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关系发展的历史在中国这样的统一多民族国家里有着其特定的发展轨迹。中华人民共和国50年来的民族关系发展继承了原有民族关系历史基础,并在全新的政治、经济基础之上发展为新型民族关系,即平等、团结、互助成为新型民族关系发展的总体目标。在实现这个目标过程,中国共产党和其领导的政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民族平等、团结、互助领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同时也犯过重大的错误。本文围绕这一主题对50年来平等、团结、互助型民族关系的构建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试图对这一过程进行一个总结。 全文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前言。说明相关概念和历史分期。 第二部分对新型民族关系初步构建历程的研究。平等、团结、互助型民族关系的构建是在全面建立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新秩序条件下进行的。政府全面承担起调节民族关系的责任,并变革了社会的整体结构,使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实现成为可能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第三部分对新型民族关系初步构建过程中受到“左”的影响的研究。在初步构建民族关系过程中,民族关系的调节就受到了“左”倾冒进的影响,特别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以后,这种冒进更为明显,虽然60年代初党和政府试图纠正这一偏向,可是这种纠正未能彻底实现,使新型民族关系发展受到损失。在推动民族关系发展方面的冒进与当时中央政府总体社会发展目标的冒进相关联,是社会发展总体冒进从根本上影响了民族关系的健康发展。 第四部分对“文化大革命”期间新型民族关系发展的全面逆转进行研究。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时代,一方面民族关系政府调节的整体框架被全面抛弃,民族矛盾被淡化在社会矛盾和冲突之下,从而积淀下来:另一方面,由于普通百姓生活与社会政治相对剥离状态,人口的流动和共同生产和劳动,使不同民族成员间日常的交往得以增进。这一时期新型民族关系总体上来说未取得显著进展,反而造成了不同民族间新的矛盾和隔阂。 第五部分对新型民族关系再调整的研究。“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使中国社会各种关系都得到了再调整。正是这一条件下,民族关系也得以调整,特别是民族政策的全面恢复和发展,使民族关系的调整获得了良好的条件,在调整中新型民族关系得以发展。 第六部分对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国际国内新环境下的新型民族关系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国际社会冷战格局的结束和世界民族主义浪潮的兴起,国内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使新型民族关系处在一个新的环境之下,呈现出新的特点。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落实,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逐步发展,新型民族关系呈现出平稳的发展趋势。
-
兵团四十七团民族团结建设研究
在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在这几千年虽然出现了断断续续的数百年的历史,从更长的历史之中,团结是我们各个民族人民始终坚守的原则及共同愿望。在当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国家内各民族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核心内容之一,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国共产党高举民族团结旗帜不仅其充分的理论基础,并且还有其历史的依据,更有坚实的现实根基。在改革开发新的历史时期与全面构建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高举各民族的团结旗帜,以实际行动坚决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民族问题是当代世界普遍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其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改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民族团结是国家稳定的大局,促进各民族的大团结,是兵团四十七团为各族人民服务的最重要的内容。本文对兵团四十七团民族团结建设进行研究,通过对兵团四十七团民族团结建设的现状进行调查,指出四十七团民族团结建设存在的问题,最有进行针对性的提出建立民族团结专项资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干部能力素质的培养工作;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控,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维护国家统一,坚决打击分裂势力的对策。
-
边疆治理视角下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研究 --以红河州为例
边疆地区处于一国政治与文化以及地理空间的边缘地带,常会同两个或多个国家接壤。中国国土面积较广,有着漫长的边境线,以及众多的民族。古往今来,边疆地区是中华民族对外交流与自身生活发展的主要地域,并且存在保持社会稳定、守卫边陲安宁以及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如此一一来,边疆地区在地缘政治里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疆,是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一带一路”倡议和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实施的重要省份,是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前沿省区,依托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与积累国际合作优势,借力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定位”,加速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建设进程,这对于全力提升云南省经济影响力,践行跨越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事业具有重要价值。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红河州”)早在1992年便率先开展“民族团结示范活动”,现如今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深入研究和梳理红河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既可为全省乃至全国民族团结建设提供典型示范,也能为我国的边疆治理体系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就“边疆治理视角下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研究”为命题,首先论述了相关的研究目的、背景及意义,其次介绍了我国边疆和边疆治理与民族团结相关的理论支持与文献综述;再次民族团结进步建设进程进行了历史回顾并且分析了云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边疆治理作用;然后对红河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基本经验和价值进行分析;进而就红河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现状展开调查探讨,分别从族际杂居、族际互尊、族际交往和边疆治理环境变化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影响进行论述;最后就如何推进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进行了对策建议。分别是:加快经济发展,推动民族社会交往;丰富云南民族理论内容,增进民族政治认同感;完善民族文明建设,加强文化认同感;加快民族法制建设进程,化民族认同环境。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实施情况研究 ————以新疆K市为例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境内外敌对势力对于我国的政权一直处于长期觊觎的状态,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较为偏远,教育及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因此较容易受到三股势力的影响及煽动。当前,出台专门针对民族团结进步相关的地方性法规仅局限于个别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地区甚至部分民族聚居区域都未能针对民族团结工作出台相关的法律文件。我国自古就是一个民族文化极为丰富的国家,因此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一直都是我们国家安国兴邦的基础,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是确保国家稳定发展、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的必修课题,也是各民族之间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前提。民族团结与和谐的民族关系之间是一个相互呼应的概念,其内在意义都是希望各民族之间能够互帮互助,共同发展,平衡各民族之间和谐稳定的关系,平衡及保护各民族的利益,也有各民族平等一致的内涵。民族进步不是某一个民族进步而是各民族达到共同进步,当前党和政府开展民族工作的方向就是推动民族地区及少数民族的发展,出台有效的针对性政策,不断地提高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民生工程的建设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为了民族地区的人们能够安居乐业,达到各民族共同富裕的目的,要不断强化民族地区的民生工程建设。在日常生活中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就是让各族人民真正体会到我国民族政策的过程,就是民族地区在党和政府的努力下不断发展的过程,就是推进民族地区繁荣昌盛的过程,就是各族人民为中国梦的实现团结一心努力奋斗的过程。将本文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介绍本文的选题原因及意义,梳理国内外相关学者对该议题现有的研究成果;第二个部分是对本文选取的调研点的基本情况及前往调研点进行调研的过程、调研方法进行阐述;第三个部分是对于在调研点调研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及分析,首先是通过对各个地区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进行效力等级及体例框架的梳理,通过新疆针对民族团结制定的新旧两个条例进行对比,发现新条例在调研的几个方面有哪些变化;其次是针对调研所了解到的情况做相应的整理与分析,发现条例在当前的实施过程中尚需进一步完善的地方;第四部分是针对之前发现的尚待完善的地方,结合实际并参照相关法律法规等,提出几点完善建议。本文旨在通过将新疆地区关于民族团结出台的新旧两部条例当中相关制度进行对比分析,并在调研点对相关制度的实行情况进行了解,指出当前条例的在实施过程中有哪些方面有待进一步优化,并此方面的优化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待能够对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法制建设有所帮助。
-
民族地区S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校本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事业一直备受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政治地位的提升,国内外民族关系备受考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已经成为一项重要且紧迫的任务。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之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个关键期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增强学生民族团结意识。随着新课改的调整,校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利用校本课程这一重要载体在民族地区小学实施有效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深化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S小学为个案,探讨我国民族地区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现状。首先,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校本课程、民族学校的概念进行界定,同时,阐述本文运用的理论基础。其次,运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S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现状展开调查,从而把握现状、评估成效、总结经验。然后,找出S小学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以及其背后的原因。最后,提出优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校本课程的策略建议。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长阳土家族自治县S小学广泛而深入地实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校本课程,使该校在学生、教师、学校三个层面均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课堂教学、活动体验和文化浸润三个方面工作突出,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但是该校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少数教师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校本课程的认识不足;师资队伍建设存在欠缺;监管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还不理想。针对这些困难,本文提出以下优化策略:首先,提高教师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校本课程的认识程度;其次,努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再者,不断完善管理保障机制;最后,多方联合,构建开放互动资源共享的校本课程体系。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我国民族地区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校本课程长效机制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
城市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我国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都比较复杂,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地区。正确解决民族问题和处理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的团结进步,是关乎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国家稳定的重大课题。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贯彻中央关于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决策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民族关系和谐的客观要求和重要抓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发端,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到新世纪的蓬勃发展,再到新时代的深化提升。我国历经70年的探索、实践、研究,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愈发成熟,实效愈发凸显,特别是社区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已日益成为维护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并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系统的工作运行机制。本文研究以“城市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为直接研究对象,在归纳整理国内外有关的城市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概念和发展历程进行论述。立足于实地调查研究,采用参与观察法和深入访谈法对广州市星河湾社区、珠村南社区和港前路社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主要措施和实践特色进行了调研,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凝练出创建的有效经验。通过文献整理和实地调查,笔者发现,尽管我国城市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历了长期的探索和发展,积累了很多经验,但在民族分布和交往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仍存在机制不完善、实效不明显、方式不够新颖丰富以及居民参与意识不高等问题。据此,结合我国城市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理论资源和实践经验,笔者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队伍,民族事务治理四个方面提出完善城市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发展路径。
-
大理州初中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优化研究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披荆斩棘、砥砺前行,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民族团结是我国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凝聚力、确保社会稳步发展的根基,是全国各民族人民的生命线。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云南省地处祖国西南边境,是我国通向东南亚、南亚的重要关口,也是全国民族种类、民族自治地方和特有民族最多的省份。位于云南省中西部的大理州,是全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有47种民族成份,是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典型写照和“多元一体”民族关系的代表。2016年9月,大理州被国家民委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州”称号,截止2019年12月,在全省1300多所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示范学校中,大理州就占146所,该州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的开展范围广、时间久、收效好,其方法和经验多次得到教育部、国家民委的肯定及推广,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但实际工作中也存在着许多现实性问题。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大理州州府大理市及该州下辖的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巍山回族自治县、漾濞彝族自治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共16所初中学校进行调查,对该州当前初中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总结其宝贵经验,发现其存在不足,并提出相应优化对策。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阐述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内涵及在民族自治地区初中学校开展该项教育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主要从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认识、初中生民族团结知识和民族团结进步意识情况、当地初中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开展情况三个方面调查并阐述了大理州初中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现状。第四部分对当前大理州初中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调查表明,大理州初中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开展能通过抓典型、抓载体、挖特色、设立少数民族班等形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改革,推动相关活动的广泛开展,但其中也存在着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认识存在偏差、工作机制不健全、学生民族团结意识缺乏有效引导、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开展方法与实施内容过于单一、对国家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并针对性进行了原因分析。第五部分分析优化大理州初中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对策。主要包括: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国家观;加大资源开发整合力度,丰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内容及实践形式;加大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强化相关师资力量;加强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的组织监督与政策性引导;构建校内校外协同育人机制,注重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等。
-
武陵山片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运行状况研究
为充分发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的作用,进一步推动国家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国家民委继首批命名27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后,连续命名第二批25个、第三批23个、第四批30个、第五批60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教育基地总数达165个,不断扩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规模和影响力。武陵山片区有六个,分别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重庆市民族博物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唐崖土司城址世界文化遗址公园,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老司城遗址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作为重要宣传媒介,它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有着传播作用。最重要的一点是它是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良好平台,对培养和巩固大众的民族团结意识有很大的帮助,从另一个角度上看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形式。文章主要运用齐美尔的社会互动理论和教育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来分析民族团结教育与社会大众之间的精神互动和文化互动,从理论层面分析教育活动的意义,使之更具学术论文的专业性。在国家民委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武陵山片区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片区的民族团结教育事业在逐渐进步和提升,但是仍旧避免不了发展难题的出现。在持续化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对民族团结教育意识和了解程度不够;基地的管理制度不规范;基地的人才队伍建设不足;基地的宣传影响力度不够;基地经费有限等。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工作,把教育基地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本研究给出了以下对策建议:一是从政府层面出发认为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转变发展观念,制定优惠政策;二是从教育基地自身出发需要加强重视教育内容的建设;强化基地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
-
高中生民族团结教育方法研究 ————以南宁市Y中学为例
民族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的前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条件,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高中阶段的学生处在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研究高中生民族团结教育的方法,对推进民族团结思想入脑入心,培养各族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团结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从而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对教育部、中宣部等有关部门关于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相关政策文件进行详细阅读的基础上,总结概括了高中生民族团结教育的概念和主要内容。通过到南宁市Y中学开展实地访谈,围绕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及学生的民族团结认知四方面展开调查,具体分析Y中学在加强高中生民族团结教育方法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针对高中生民族团结教育的方法,本文从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和多渠道提升高中生的认知三方面作了探索。
-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民族团结教育研究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重要内容,在当今世界民族问题不断引发世界矛盾纷争和局部战争的背景下,推进民族团结教育是建立和谐的民族关系的主要途径,也是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鉴于此,教育部及国家民委联合出台文件,要求对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民族团结教育这部分内容编写专门辅助教材、规定专门学时,并对其在考试中所占的比例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但事实上,徐州市区二十所初中的调查数据表明,民族团结教育并没有得到重视,主要表现为:专门的民族团结教育辅助教材形同虚设、规定的专门学时落实不到位、相关内容在考试中的比例也被严重忽略,当然,学生对民族团结教育的认知也不到位。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首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和民族团结教育专门辅助教材衔接不当;其次,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缺乏实施力度,落实不到位;再次,作为我国东部地区学校对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另外,部分教师对民族政策掌握方面还有欠缺。要解决这些问题,第一,要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与民族团结教育专门辅助教材有效衔接,将辅助教材的核心内容直接纳入思想品德课教材,并以重点加以突出;第二,组织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帮助思想品德课教师精准领会国家的民族政策,排除相关文件落实中的客观障碍;第三,从辅助教材中挖掘教学素材,创新初中思想品德课民族团结教育的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优化教学设计,保证课堂效果;第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同时提高教师对民族团结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为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民族团结教育得到有效落实提供保证。
-
拉萨市民族团结式的社区治理模式研究 ————以河坝林社区为例
随着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到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也呈现出新的变化,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党和国家在加强上层建设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强调基层建设的重要性。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发展,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位。现在城市化步伐逐步加快以及流动人口的不断涌入城市,使城市社区中的居民民族数量不断增加,社区民族关系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多的社区需求和社区问题也在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显现。单位制党管社区的社区治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区治理的新格局,社会发展带来的各方面问题也逐渐增多。目前党和国家关于城市社区治理也提出了新的建设目标,鼓励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完善社区治理体制,推进社区治理自治。尤其拉萨市地处边疆,在反分裂斗争的前沿,有着其独特的政治环境和地理环境,做好社区民族团结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拉萨市流动人口增多,社区多民族混居现象的出现,对社区治理过程中的民族团结建设及民族关系和谐发展是社会各界重点关注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社区治理理论及概念梳理和对拉萨市河坝林社区案例研究发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族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频繁,民族关系也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民族团结建设不仅促进社区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同时对社区维稳工作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民族团结式的社区治理模式构成,不仅要有正确的治理理念和健全的组织机构,同时需要完善的治理体系和自治意识及自治能力。该模式的出现,一是党和国家关于社区治理理念的引导和公民参与社区治理意识的增强,二是西藏边疆城市针对实际情况而进行社区治理的自我调整。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拉萨市河坝林社区的案例分析,总结民族团结式的社区治理模式的构建要素及分析如何正确处理社区民族关系,并对民族团结式的社区治理模式应用的途径提出几点意见,促进民族团结式的社区治理模式的推广应用。本文的研究内容有:第一章是绪论。一是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及文献综述;二是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点。第二章介绍了本文研究社区治理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三章分析了国外社区治理模式和我国基层社区治理模式的沿革,了解到社区治理模式具有地域特殊性,模式的探索创新不仅要依据社会的发展,同时也要依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第四章根据实际调研和走访,个案分析拉萨市河坝林社区的治理现状。探索河坝林社区民族团结式的社区治理模式。第五章提出拉萨市民族团结式的社区治理模式应用的途径,便于民族团结式的社区治理模式的推广应用。
-
新时代那达慕文化在内蒙古民族团结中的作用
史诺
那达慕文化是我国内蒙古地区源远流长的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进步,那达慕文化逐渐成为草原文化传承的载体以及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优秀文化形式。民族团结是我国人民所追求的共同目标,历来受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民族团结的进步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新时代,把那达慕文化打造成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品牌是新时期内蒙古发展民族经济的重要任务。本文立足新时代内蒙古民族团结,以那达慕文化作为文化载体展开研究。通过对那达慕文化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形成与发展进行深层了解和厘定,并以此作为理论依托对于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展开研究。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本文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以更加直观的展开对新时代那达慕文化在内蒙古民族团结中的作用的研究。第二章,笔者从那达慕文化与民族团结的关系方面进行展开,总结了一下两点:那达慕文化蕴含着民族团结的基因,民族团结是那达慕文化的价值取向。第三章则着重介绍了那达慕文化在民族团结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那达慕文化的经济功能推动了民族团结;那达慕文化的活动形式体现了民族团结及那达慕文化的精神内涵彰显了民族团结。文章的后两章则系统的对新时代那达慕文化在内蒙古民族团结中的作用进行了具有建设性的阐述。文章第四章笔者对那达慕文化推进民族团结中遇到的问题总结了一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内蒙古那达慕文化在当地其他民族中的影响力不高,其次是那达慕文化的经济功能不强,最后是那达慕文化精神内涵的表现力不强。针对那达慕文化在推进民族团结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笔者在第五章总结出一系列对策,主要归纳为以下四点:首先要进一步提高那达慕文化推进内蒙古民族团结工作,其次要进一步发挥好那达慕文化的经济与文化功能,再次要进一步将民族团结的基因融入到那达慕文化中,最后要进一步发挥那达慕文化资源优势与振兴民族经济相结合。因此,总结整个新时代那达慕文化在内蒙古民族团结中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出,以民族文化作为载体对民族团结进行深刻研究正是本篇论文的亮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