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阿昌族
- 白族
- 保安族
- 布朗族
- 布依族
- 藏族
- 朝鲜族
- 达斡尔族
- 傣族
- 德昂族
- 东乡族
- 侗族
- 独龙族
- 俄罗斯族
- 鄂伦春族
- 鄂温克族
- 高山族
- 仡佬族
- 哈尼族
- 哈萨克族
- 汉族
- 赫哲族
- 回族
- 基诺族
- 京族
- 景颇族
- 柯尔克孜族
- 拉祜族
- 黎族
- 傈僳族
- 珞巴族
- 满族
- 毛南族
- 门巴族
- 蒙古族
- 苗族
- 仫佬族
- 纳西族
- 怒族
- 普米族
- 羌族
- 撒拉族
- 畲族
- 水族
- 塔吉克族
- 塔塔尔族
- 土家族
- 土族
- 佤族
- 维吾尔族
- 乌兹别克族
- 锡伯族
- 瑶族
- 彝族
- 裕固族
- 壮族
-
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的文化认同研究
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对于多民族国家而言,民族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民族的进步。新中国成立以来,认识和解决民族问题一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着民族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判断和新命题。其中,以增强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便是其中之一。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识、是民族成员精神的记忆、生活的图景,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共同体成员在思想上达成共识、情感上产生共鸣,行动上形成合力,从而产生强大的归属力和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因此,积极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的文化认同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文化具有民族性、时代性、阶级性以及主体性特征,究其根本它是一个“人化”和“化人”的过程。文化认同的实现需要以共同的社会特征作为依托、以雄厚的物质基础作为基础,以满足人的客观需要作为动力,并通过自然认同、强化认同和理解认同这三种途径达到认同的目的。基于这一认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整合文化资源是基础,这其中既包含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整合、对革命文化的承继,也包含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培育文化认同是关键,要通过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物质基础;通过挖掘中华各族的文化共性、加大理论研究和创新力度、全面做好宣传及教育工作凝聚中华各族人民的价值共识;通过开发和保护民族文化资源、以品牌创造催生文化发展、理顺文化发展的管理机制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通过以正确的价值观引领信息生产、有效控制信息的传播手段、树立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建构中华文化共享的信息场域;通过创新文化认同的教育理念、充实文化认同教育的内容、完善文化认同教育的过程、丰富文化认同教育的形式来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教育。
-
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经验及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当代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精神动力。在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始终为团结统一而奋斗不息,铸就了昨日的辉煌。今天,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凝聚民族力量、弘扬民族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键在于发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建设中华民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并形成了丰富的成果,这些经验为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我们对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经验及思想政治教育意义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形成了以下行文结构。绪论部分,解读了研究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可行性。主要阐释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文章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一部分,着重探讨了研究中国共产党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要性。系统分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的概念和理论基础,并从国家建设、中国共产党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探讨了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当代价值。第二部分,对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践进行了归纳和概括。这一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面临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各族人民认识到只有紧密团结起来,才能避免亡国灭种的厄运。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华民族有了强有力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进行英勇顽强的奋斗,不断加强中华民族建设,丰富并完善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完成了对中华民族的整合,建立了新中国,使中华民族以新的姿态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第三部分,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践进行了经验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历经劫难,浴火重生,从此,中华民族踏上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在实现中华民族大发展大繁荣过程中不断加强中华民族建设,全体中华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使中华民族的发展与各族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华民族是一个利益相连、命运与共的共同体,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下,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力量得到充分释放。第四部分,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进一步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及其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指导意义。面对中华民族建设出现的新情况,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五个认同”,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高校在对全体大学生学生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中,应以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教育为抓手,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的育人功能,建立大思政教育机制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语部分,归纳和整理本研究的结论、指出文章的不足并展望未来。我们发现,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积极建设,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重要保证。高校应主动引领广大师生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在未来,还要持续跟踪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问题,关注新情况,提出新建议。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研究
党的十九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界对此展开广泛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既有自在因素,也有自觉原因。它们的形成是历史过程,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民族政策的思想结晶,是各民族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共同情感,是客观存在的民族实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终形成是中华民族在面对外敌入侵,共同顽强抵抗、英勇奋斗下产生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一个内部概念,也是一个对外概念;对内要坚持中华民族整体观念,加强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积极维护国家统一,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外要共同抵御外部的威胁和挑战,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它既是国家认同概念,也是中华民族内部认同概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吸收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升华,很多学者围绕着中华民族是一个、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五个认同”等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中国融入到全球化的浪潮中去,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文化多样性越来越复杂,社会变迁速度加快,威胁和挑战也不断增多,过去的提法难免有其局限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理论研究,也是实践研究。理论研究包括有关“中华民族”的相关概念内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过程的探讨及其其思想来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当代价值意义。实践研究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教育、社区、文化、民族工作、统战工作、新闻媒体等等。本文主要选取教育、社区、文化信仰,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分析当前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因素,最后从学校教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国家顶层设计角度思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因此,对“中华民族”相关研究是有相当重要的价值意义。研究应与时俱进,既要结合社会发展需要,也要从多方面思考“铸牢”路径,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的内部认同感,增强中华民族抵御外部挑战的能力。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论述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深刻分析了国内外族际政治格局的演变趋势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过程,论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新型民族关系的发展导向,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指明了前进方向。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论述的研究,是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命题,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力量。首先,本文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的视角切入,深刻剖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产生的现实背景。其次,本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及国内学术界的相关论述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论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重要论述的思想渊源。再次,本文探究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重要论述的内容。从爱国统一战线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形成等角度分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基础的论述;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个方面对内容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功能的论述。最后,文章挖掘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在理论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推动了中华民族理论研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发展,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在实践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论述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中华民族的国际影响力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认同研究
2014年,习近平同志在新疆工作座谈会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两个重要会议中均使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表述,标志着这个从21世纪初出现在我国学术研究中的概念开始进入国家力量主导的建设实践。2015年西藏工作座谈会再次强调要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7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写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进一步体现了其重要性。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中华民族在同心勠力实现伟大复兴梦想的过程中面临着来自国内国外的严峻形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是对这一挑战的回应,是作为多民族国家的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创新之举,是凝聚向心力,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同繁荣,维护国家统一和团结安定的现实需要,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解读近年来国家层面与民族工作相关的重要会议精神,在提及牢固树立或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同时,都要求必须增强认同,并且在不断总结提升中形成完整的“五个认同”表述。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内涵是“八个坚持”,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进一步将之丰富为“九个坚持”。从“八个坚持”升级“九个坚持”,习近平同志都阐述了对增强各族群众“五个认同”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拳拳嘱托,应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新时代民族工作之重要着力点。分析相关主题的既有文献,学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定义和内涵界定见解颇丰,其中都论及“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密切关系,但对认同的价值指向和其类型及位序却未尽一致。建构学说体系和开展理论阐释有必要厘清基本概念和中心内容,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化提炼仍有研究空间。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基本指导思想,结合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共同体思想和认同理论,在分析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探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认同形成的逻辑进路,提出“五个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认同,并对其开展了理论确认。以新中国建立七十年民族政策的变迁和民族工作的成效为脉络分析核心认同的形成、发展和巩固,新社会新中国七十年建设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价值取向从公平正义向平等正义调适、民族政策设计从主体性向公共性转向、民族工作从专注少数民族事务向多领域交集融通,认同建构在实践和话语体系两个层面不断延展和深入,从内地到边疆,从少数民族到广大民众,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实现了多样认同的整合。从意识形态、经济发展、公共社会资源配置和民族政策等方面来分析对核心认同产生消极影响的因素,以及探索在经过历史和实践证明的政党的有力领导下,以政治互信、经济共建、社会互助和价值共识增强核心认同为着力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该说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基础研究。
-
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
2014年以来,习近平多次在重要的场合和会议中,提出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随后在学术界引起了一股相关的研究热潮。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国情,决定了处理民族关系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处理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的新思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含丰富的民族理论、共同体思想以及正确的价值观,能更好的指导实践。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大学生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和使命,而经济全球化、错误思潮、西方多元文化对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因此,对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迫在眉睫。本文运用文献阅读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以国家领导人多次提出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研究背景,归纳和整理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民族观、共同体理论和民族共同体思想,丰富了理论来源;通过研读和梳理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文献,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通过问卷发放的方式,对部分在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现状进行调研。全文结构分为引言和正文五部分:首先,中华民族共同体包含中华大地上五十六个民族在内,集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于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蕴着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意识、归属意识、发展意识和责任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逐渐加深的过程中,具备了稳定性、凝聚性和时代性的特点。以马克思民族观、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为理论基础,研究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不仅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抵御敌对思想和错误思潮的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还有利于各族人民加深“五个认同”的程度、加强各族人民交流交往交融的凝聚力。其次,中华民族共同体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表明,在生产力的发展、外敌入侵等因素的作用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经历了自身的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中国史前文明早已存在多元共生迹象——古代孕育阶段——近代形成阶段——当代发展这四个阶段。再次,从部分高校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大学生,对其培育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一方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本形成,同时还在逐渐增强,并且愿意主动了解其他民族文化、同其他民族交流,民族团结得到了巩固。另一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大学生整体的情感认同比较淡薄,归属意识不强烈,责任意识有待提高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究其原因有:高校民族共同体教育不足和缺失;民族区域发展不平衡;错误思潮的误导和文化多元的冲击。最后,为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针对当代大学生培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融入民族观教育;开发利用学校的培育资源,如:举办“加强民族融合”的校园文化活动、利用好校园网络平台等;党和国家积极宣传,构建良好的培育环境;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缩小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最终,通过各方努力,增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设研究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设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到国际竞争以及每个公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全球化潮流中,多股巨浪常常置于西方语境下,程度不同地忽视乃至弱化了国家认同的问题。因此,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设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家认同是政治认同,民族认同是文化认同。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关系实质是一体与多元的关系,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不可偏废,但如同一体置于多元之上一样,国家认同也必须置于民族认同之上,否则就是本末倒置。文化认同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的源泉,是整合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冲突的关键和根本,因而文化认同是调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的润滑剂。第一章通过拉萨3 · 14、乌鲁木齐7 · 5和锡盟5 · 11和5 · 17事件的深入剖析,说明部分地区存在着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失衡的风险,这种认同间的失谐的潜在可能性,既影响中国崛起,又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设因此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第二章,从共生和交融两大理论视角构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区域主义研究经典范式的深入比较和梳理,本文建构了认同的族际共生观。这种族际共生观以区域主义为基本框架,以主体间性哲学为指导,强调族际之间的共生共促。从长远目标来看,以区域主义为基础的族际共生观强调民族共生中融合。这种融合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融合思想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为指导,在共生与交融中进一步提升认同。第三章以史为鉴,从历史路径中探寻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交汇点。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重心由少数民族认同转向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正是中华传统"天下主义"文化智慧的集中体现。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有精神家园,标志着国家的民族政策迈入新时代。第四章以典型个案为基础,总结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提升的成功经验。这些经验基于文化认同的双向互动,凝练出的内蒙古案例显示,汉文化不等于中华文化,昭君文化、草原文化也不外化于中国,内蒙古是多元一体"谁也离不开谁"文化交融典范。第五章以国际经验为鉴,通过总结美国、俄罗斯(苏联)、欧盟等共同体认同的成败得失,揭示出政治制度特有的路径依赖。文化多样性源于路径依赖的多样性,因此经验教训可以借鉴,但不能因此而对不同语境下的制度选择进行倾向性评价。第六章集中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提升的路径选择。力图通过强化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进行探索,形成三个层面的认同建设同向发力、合和而为,共筑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结语部分对认同整合的基本维度及其核心关系进行了提炼总结。
-
唐墓壁画中周边民族文化因素及其反映的民族关系
唐代考古资料的不断发现,为唐代民族关系的研究提供了全面丰富、翔实可靠的实物资料,为主要基于传统文献史料而进行的唐代民族关系研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文章以考古发掘的唐墓壁画资料为切入点来研究唐代民族关系史,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已发掘出土的唐墓壁画资料与有关唐代民族关系的史料加以整合,通过3章16节的篇幅支撑起唐墓壁画与民族关系史交叉研究的叙述框架与逻辑推理过程,建立起从唐墓壁画视角考察唐代民族关系史的研究体系,在综合图像学、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新社会史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搭建起独特的“叙事大厦”。 首先,在系统总结唐墓壁画分布、出土与研究情况的基础上,从神灵世界、皇家礼仪、世俗生活、建筑、艺术、民族往来以及星象等方面,对唐墓壁画的内容进行分类、归纳和系统研究。其次,在系统整理唐墓壁画题材类别的基础上从胡人(使者、仪卫、贡人、胡客)、胡物(器物、动物)、胡乐胡舞、胡服胡饰、胡食胡饮、马球运动、百戏以及宗教题材与因素等方面,详细剖析唐墓壁画中各类周边民族文化因素的渊源、流徙与变异轨迹,及其对所流布地区的影响,并对其中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必要的论述。最后,在分析唐代民族关系演变背景的基础上,将唐墓壁画中的周边民族文化因素与各阶段的民族关系实践联系起来综合考察,对唐代民族关系思想与实践的动态演变脉络,唐朝中央政府与周边国家(政权、族群)的非对等关系,唐代朝贡、互市等政策的特点对唐代民族关系思想进一步演变的重要影响,以及唐代民族交往所带来的多向文化辐射及其影响等主要问题着重加以讨论。 唐墓壁画中出现的周边民族文化因素,既是唐代胡风胡化兴盛的图像反映,又是唐代各民族交流、融合、共同发展的历史再现,在唐代民族关系研究中有较大的研究空间。文章对研究中涉及的唐文化向周边地区的辐射、唐代胡风胡化的时尚以及唐代胡人墓葬与汉人墓葬的比较研究等问题涉及尚浅,有待深化。
-
民族文化旅游景区居民民族关系研究 ————以湖北省宜昌市车溪村为例
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土城乡的车溪村是全国以行政村组为单位的土家族村之一,也是宜昌市为数不多的散居少数民族村,是一个土家族和汉族共同居住的村落。车溪村通过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景区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在发展旅游业的进程中,当地土家族和汉族居民之间和谐的民族关系是一项重要保障,和谐融洽的民族关系是地方旅游业稳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因此,对于民族文化旅游景区内居民间的民族关系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本文主要以民族学、社会学为理论支撑,结合文献资料,对车溪村的基本概貌和发展情况进行了解,采用个案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取了现阶段衡量民族关系中有代表性的几个变量,即民族交往、居住格局、语言使用、族际通婚、风俗习惯和民族意识作为研究重点来衡量当地的民族关系,车溪村的土家族和汉族之间的关系总体上是一种平等、团结、互助、合作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和谐平等的民族关系占据了主导地位的结论。同时,在景区发展过程中难免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对于文化符号资源的争夺、利益分配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等,由此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最后提出对建立和谐民族关系的良性运转机制的建议。
-
联合自治民族地区民族关系研究 ————以恩施州大河镇为例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区。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互动频繁。虽然也有一些矛盾和摩擦,但总体上来看,友好合作为其主流。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民族识别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施,恩施州的民族关系发生了一些改变。本文以恩施州大河镇为研究个案,以该镇土家族、苗族和汉族之间的关系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笔者认为当前大河镇各民族和谐共生,异族通婚率高,居住格局上没有出现明显的民族地理分界,各民族交错杂居,民族文化相互交融,民族边界较为模糊。民族意识在特定的刺激下产生,其维系是各民族成员理性选择的结果。受人口比例、历史影响及文化之间互动关系的影响,大河镇民族关系上呈现“土家_____苗_____汉”三元关系格局。 在当地,土家族、苗族为自治民族,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为非自治民族,这种自主权利实现形式的差别使当地民族政治关系突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民族隔阂,当地各民族人口规模的相对悬殊也使政治权利的分配及主体文化的形成上呈现出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但不影响整体民族关系的发展方向。而且在不违反大的民族政策的条件下,当地人们也逐渐运用民族身份来为自己谋取适当的利益。因此,民族身份的社会象征性意义突出。大河镇作为联合自治民族地区的一个缩影,该地民族关系出现的些许问题如少数民族贫困问题、民族干部数量和质量滞后等也可能存在其他类似地区。要改善这种状况,需要大力发展经济、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为各民族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文化基础。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确保少数民族的政治权益。同时,还要完善各项民族政策法规,为各种问题的处理提供依据。
-
清代黔东南地区交通地理与民族关系重构
黔东南地区向来是“不隶版籍”、“不奉约束”的“不籍有司”且大多“无土司管辖”地区,清王朝为了实现对该地区少数民族有效控制,通过一系列诸如改土归流、发展交通、建立城池以及移民等方式,最终将这一地区纳入国家版图。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导致该地区民族分布格局以及民族关系中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受到巨大冲击并重组。本文分为四章: 第一章主要对黔东南的历史沿革、山川、交通以及清代改土归流以前民族分布状况作简要介绍。改土归流以前,因受交通地理的制约,汉族与少数民族分布基本以清水江为界,汉族主要分布在清水江以北地区;而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清水江以南地区,各民族的分布相对独立。 第二章主要对改土归流以后黔东南地区交通发展状况的介绍。改土归流以后,黔东南地区交通的治理全面加强,交通发展迅速,汉族人口不断发展壮大和中心城镇的兴起。 第三章主要介绍改土归流以后的民族分布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展开。这一时期,由于交通的发展和汉族移民的不断涌入清水江以南的以雷公山为中心的苗疆腹地;苗族的分布向四周扩散和搬迁;侗族也被迫往东和往南迁移。民族关系展开在方式和类型上,都具有自身的特点。 第四章主要介绍新的交通网对民族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的影响。在政治上,交通的发展和国家力量的导入,使得该地区原本无“国家”意识的少数民族,被纳入到国家的体系当中。在经济上,打破该地区各民族原有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得到不同程度发展。在文化上,少数民族服饰、语言文字、传统节日、建筑以及姓氏等受到不断冲击。
-
内蒙古和谐民族关系与政治稳定问题研究
民族关系问题是世界70%的国家面临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因民族关系混乱导致的矛盾、动荡、冲突、战争似乎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问题对国家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它关系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国家统一、边防稳固和民富国强。因此,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对我国乃至世界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49个不同的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自治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矿藏、森林、草地资源,加上多民族地区的特点,民族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尽管内蒙古自治区近年来在民族发展、民族团结、民族稳定方面取得了很好成效,但当代中国乃至世界范围的民族问题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有涉及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基本问题,也有涉及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多种问题。如何构建内蒙古自治区和谐稳定的民族关系,形成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避免矛盾和冲突,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所面对的重要现实问题。
-
试论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的教学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虽然人数上存在差异,但都有自己的历史,且都对祖国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长期的历史交往和互动过程中,各族人民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共同对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共同反抗外来侵略,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灿烂历史,在历史长河中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因而,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来看,加强青少年学生民族知识教育或民族团结教育势在必行。 历史学科是基础教育阶段重要的一门人文学科,它的功用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及其规律”、“具有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功能”。因而,作为历史教师,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能否在历史教学中正确阐述民族关系、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史的教学内容,对树立学生正确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观念、具有准确的民族认同感,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本文意在通过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关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的部分作一梳理,从而为现行的历史教学提供建设性意见。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来阐述: 第一部分为前言,主要介绍在历史教学中,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的研究现状、本文涉及的研究资料、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研究的意义。由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专门针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教学研究的著作问世,因此,本人进行这方面的尝试和探索,应该是比较有意义的。第二部分主要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教学的定义作一阐述,分别从民族关系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进程中所体现的重要作用及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两方面展开阐述和说明。第三部分主要是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在初中历史教材中的分类进行归纳概括,总体来说,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民族的起源与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民族之间的战争等等。通过对教材中有关民族关系史的内容作一整合归纳,从而理清线索,为进一步的阐述奠定基础。第四部分主要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关于古代民族关系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阐述。这主要体现在教师教学中意识观念上存在的问题;概念阐述的问题;对具体知识的阐述问题;对民族史的主要内容的把握问题;对历史人物讲述问题等等。通过对历史教学实践中存在问题的表述引发历史教育者的深思,以避免关于民族关系史教学中的误区。第五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之所在,主要是针对上述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真正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这也是本研究的真正目的和终极目标所在。关于教学中的建议,笔者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即教师意识、观念的改变;教学策略的改变。
-
北朝后期中原王朝与北疆民族关系研究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时代,是中国民族史上重要的历史篇章。就北朝后期所处时代而言,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是分裂的魏晋南北朝过渡到统一的隋唐王朝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民族关系主要包括中原王朝与北疆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表现出的朝贡、联盟、友好、战争以及相互并存的复杂关系。 首先,介绍北疆地区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北疆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塑造了北疆游牧民族与中原民族截然不同的特性。同时,回顾了先秦、秦汉时期,北疆民族与中原王朝的关系。 其次,论述了柔然的再度崛起与北方政局。北魏分裂后,西魏鉴于自身实力较弱率先与柔然联姻,取得联盟关系,以此抵御东魏的军事进攻。至540年,郁久闾氏突然亡逝使三方关系发生转化,西魏与柔然关系骤然疏远,这也为东魏与柔然关系的靠近创造契机。当时东、西魏竞结阿那瓌为婚好,此正中阿那瓌下怀。本已走向衰弱的柔然趁势再度崛起,周旋其间从中渔利,造成其貌似强盛的外壳。然而柔然的复兴是趁东西魏的混战不休之机,不久就被强盛起来的突厥所灭。 第三,突厥的兴起与中原王朝关系。突厥在摆脱柔然统治的过程中就与西魏建立起互相信任的联盟关系,西魏与突厥以联姻形式确立其彼此的联盟关系。北周代西魏后,联盟关系在对吐谷浑及对齐战争中得到了体现。然而,经过保定三年(563)和保定四年(564)两次伐齐战争失败后,北周并未真正品尝到联盟关系所带来的实惠。故改变策略,继续与突厥联姻,仅与其保持政治联盟关系,以此制约北齐。北齐则於二者关系中不断挑拨、离间,最后,突厥始终保持观望态度,这就加速了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的进程。 第四,中原王朝与北疆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柔然部族的衰落,突厥汗国崛起,与中原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密不可分的。粟特人来往于各地从事贸易活动,为寻求更广阔的利益空间往往依附于当地政权。粟特人懂九蕃语,他们有充当译语人的便利。故成为沟通中原与北疆民族的中介者,发挥重要作用。粟特人在突厥与中原关系中担负着商人、使者双重身份,是政治关系的发展者、经济贸易的交流者、文化传播的弘扬者。 第五,北朝后期中原与北疆交通路线考述。中原与北疆交通道路主要有延绥道(连谷道)、延夏道(什贲道)、并肆道(陉岭道)、凉甘道(居延海道)。考述四条主干交通线。 最后,作者通过对北朝后期四十多年中原王朝与北疆民族关系分析,将中原王朝与北疆民族关系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深刻探讨北疆民族兴衰对北方政局及中原地区东西方政权产生的影响。
-
云南省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民族关系研究
民族关系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的特殊的社会关系,是民族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往、联系以及作用、影响的关系。民族关系中的核心问题涉及到民族这个社会人们共同体的利益、权利以及发展。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全县各族群众通力合作、和衷共济,民族关系发展取得了许多可喜成就与宝贵经验。但是,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当地民族关系在总体和谐、稳定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给全县民族关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本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的视角出发,采取历史文献研究、访谈调查、比较研究法等方法对镇沅县的民族关系历史发展脉络及现状进行分析与总结,探寻民族关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力图将理论阐述与现实分析相结合,从而更好的研究当前我国建设和谐社会背景下镇沅县民族关系的发展。 具体来说,本篇论文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绪论,首先,阐述了本篇论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其次,从民族关系的内涵、民族关系史、民族实证等方面简要概括了当前我国民族关系的研究动态;再次,进一步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最后,归纳总结了本篇论文的创新之处以及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难点。 第一章,主要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民族人口分布以及历史建制沿革三方面对镇沅县的相关情况进行了阐述。 第二章,第一节主要对民族以及民族关系的内涵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与阐述;第二节分时期详细介绍了镇沅县民族关系的历史发展脉络;第三节在回顾镇沅县民族关系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总结了当地民族关系发展所取得的宝贵经验。 第三章,首先,对镇沅县民族关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进行了分析与概括;其次,进一步剖析了导致当地民族关系发展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最后,针对镇沅县民族关系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提出了几点旨在促进当地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结语,在总结和归纳本文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对镇沅县民族关系的发展做了适度预测和展望。 总之,镇沅县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和谐稳定的,特别是自治县成立以来,全县未出现因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而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各族群众共同步入镇沅县历史上民族关系最好的时期,然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认识到镇沅县民族关系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进一步分析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不仅有利于增进当地的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关系良性互动,同时,还有助于全县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