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阿昌族
- 白族
- 保安族
- 布朗族
- 布依族
- 藏族
- 朝鲜族
- 达斡尔族
- 傣族
- 德昂族
- 东乡族
- 侗族
- 独龙族
- 俄罗斯族
- 鄂伦春族
- 鄂温克族
- 高山族
- 仡佬族
- 哈尼族
- 哈萨克族
- 汉族
- 赫哲族
- 回族
- 基诺族
- 京族
- 景颇族
- 柯尔克孜族
- 拉祜族
- 黎族
- 傈僳族
- 珞巴族
- 满族
- 毛南族
- 门巴族
- 蒙古族
- 苗族
- 仫佬族
- 纳西族
- 怒族
- 普米族
- 羌族
- 撒拉族
- 畲族
- 水族
- 塔吉克族
- 塔塔尔族
- 土家族
- 土族
- 佤族
- 维吾尔族
- 乌兹别克族
- 锡伯族
- 瑶族
- 彝族
- 裕固族
- 壮族
-
中华民族共同体叙事视域下的藏族题材电影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来,五十六个民族通过不断的交流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各个民族彼此间的情谊日益深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加强。本文讨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叙事以中华民族的历史存在作为现实基础,认真把握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梳理近七十年以来藏族题材电影的发展与创作,做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通过分析影片中呈现的藏地景观与文化,探寻藏族题材电影如何使用影视创作手段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家园。希望借此探索藏族题材电影中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有效路径,并通过民族叙事达到中华民族共同体宏观叙事的社会效果,建构起新时代少数民族的认同观。本文第一章讨论“十七”时期藏族题材电影如何通过解放叙事,构建藏地百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二章深挖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与文化,探寻藏族同胞是如何在新时代从自在到自觉,逐步形成自身的文化自主地位,并呈现出具有民族文化印记的民族形象。第三章讨论通过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视角下用视听语言将藏地文化与信仰结合起来,从而观照其共鸣与共通的情感。第四章讨论新时代背景下作为新主流电影的藏族题材电影,运用多种叙事技巧提升其文化和审美价值,以一种对话性、平等性和交融性的思维方式进入民族电影叙事中,进而与观众产生共鸣共情,从而增进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
文化认同与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民族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提出要“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认同的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才能巩固。”(1)近年来,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方兴未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培育大学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现实需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是核心要素。曼纽尔·卡斯特认为:“关于认同,当它指涉的是社会行动者之时,我认为它是在文化物质或相关的整套文化物质的基础上建构意义的过程,而这些文化物质是在诸意的来源中占有优先位置的。”(2)沃特森也认为:“文化…不论它有何不足,它依然令人感动地和怀旧地与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紧紧相连,它直指一个个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3)在中华民族历史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民族文化的交融荟萃,铸就了今天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应该是对构成该共同体的文化的认同,换言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应从文化认同着手。如果抛开文化认同来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会无的放矢。对现代民族国家而言,文化认同不是一种模糊的、无法言说的情感,而是国家建构之基,民族延续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本文从文化认同视角出发,以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研究对象,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参照物,基于问卷调查检视当前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以文化认同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导论:主要阐明了研究缘起及意义,对“文化认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两个基本概念做了界定,对国内外关于“文化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认同”等相关研究做了梳理与评析,简单介绍了研究的思路、方法和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一章:文化认同与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从抵御外部意识形态渗透,应对国外极端民族主义浪潮的冲击,夯实反对民族分裂的思想堤坝及培养民族复兴的后继者四个方面,回答了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何以重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其次,以马克思的“真正共同体”思想为基础,从文化认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凝聚与发展所起的基础、核心及驱动性作用,阐明文化认同是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根基,分析了研究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最后,阐明了当前我国的主流文化认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丰富内涵、价值和意义,明确了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认同对象。第二章:新时代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现状调查分析。本章介绍了问卷设计的基本思路,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并基于问卷数据详细分析了当前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第三章:制约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因素。国际层面,全球化冲击了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内层面,复杂的文化环境侵蚀着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学生自身层面,核心价值观尚未稳定下的文化反思,导致了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偏差。第四章:以文化认同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本章明确了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个基本前提,确定了四个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从文化认同的形式、内容和载体方面对增强大学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进而对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具体建议。
-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长研究
传统中国没有中华民族的概念,也没有中华民族的意识。无论是中华民族概念的产生,还是国族内涵的赋予,无不是近代以来的事情。与此同时,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长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曲折上升的过程,其中,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长成熟的至关重要时期。基于此,本文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长”为题,专门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长变化的历史。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长并非无本之木,其是在继承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理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中华民族观和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中华民族观等思想的基础上逐步成长起来的;与此同时,抗日战争以来,民族危机逐步加深、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人对中华民族观的主动探索和对党外人士中华民族观的批判与借鉴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长的重要动因。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长经历了初步发展阶段和深化成熟阶段。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共同体角度、历史共同体角度、命运共同体角度和政治共同体角度对中华民族作了深刻剖析,相较于抗日战争前党和国家关于中华民族的模糊认知取得了显著突破,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飞跃式成长。这一时期,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长也有其深刻的内在逻辑和成长规律。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长,不仅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还为如今巩固和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现实启迪。
-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
民族问题是关系国家稳定、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宁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在不同时期采取了不同的政策举措,促进了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凝聚力和认同感。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共同体思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着眼于国际、国内的现实背景,推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本文以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研究对象,围绕其理论基础与现实背景、主要内容以及重大意义展开研究。正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基础,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共同体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大一统”理念;第二章剖析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现实依据,从国际背景来看,全球化背景下民族问题呈现复杂性、西方敌对势力正加紧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从国内背景来看,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新时民族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第三章总结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主要内容。其一,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三,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全面推进:建设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共同体。第四章阐述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大意义。一是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二是为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了实践经验;三是为国际解决民族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
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重要论述研究
民族问题是涉及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深刻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新时期开展民族工作的现实需要以及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深刻变化的基础上,为统一思想认识、凝心聚力、团结各民族奋力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新疆工作会议、十九大等重要会议上发表了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讲话,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形成、科学内涵、目标指向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论问题,逐步形成了内涵丰富、科学严谨、完整系统的逻辑体系。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为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重要论述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其主要内容包括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以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为落脚点的命运共同体,具体表现为追求团结统一的政治共同体、相互依存的经济共同体、兼收并蓄的文化共同体和“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情感共同体。其鲜明特色表现在把握时代律动,回答现实之问的时代性;立足长远、放眼未来的前瞻性;着眼世界,统筹“两个共同体”的全局性;注重哲学思辨的辩证性;解决中国问题、彰显中国气派的民族性。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重要论述是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创新的前沿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在理论价值方面,它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视域,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创新新了中国话语体系,开启了中华民族理论转向。在实践价值方面,它是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强大动力,是新时期开展民族工作的行动指南,也是凝心聚力共筑中国梦的思想武器。
-
民族地区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施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南宁市X小学的调查
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核心议题引起社会和学界的广泛热议:一是从多语境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内涵;二是从多学科摸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路径。然而,在面临全球复杂态势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机遇与挑战时,我们不仅要从民族学和政治化话语体系研究如何铸牢意识并建设实体,同时要建构属于“教育学”的话语体系,实现受教育者自觉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教育目标。学校场域直接对各族青少年的心理、行为和情感产生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与铸牢离不开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一项教育活动,学校应回归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文化和政治共同属性,一是明确教育的三类主体内容:通过形塑各族学生的共同的历史记忆、文化基因以及政治认同,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中华历史观、文化观和民族观;二是遵循特殊的教育原则,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国家意识形态、文化意识生态、个人意识心态三者的互通关联。作为一个社会空间,学校同时具有社会性、空间性和教育性的特质,根据教育内容和原则导向,以空间社会学的“三维空间”结构考察X小学校园环境建设、三级课程实施和实践活动开展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情况,总结其“空间化”学校教育的特色经验,并针对教育象征符号、知识信号和表层体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的现存不足提出实践反思与改进方法。总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实践活动应体现在落实、落小、落细之处。为回应理论的建构体系和内涵的深化,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从三方面思考:一是优化学校环境布局,以元素符号和象征标识为物质载体,通过拓宽学校空间界域挖掘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隐性教育资源;二是合理实施三级课程,以教材文本和校本课程为知识载体,通过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建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显性知识意义;三是深入开展实践活动,以师生交往交流深化情感交融和民族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
习近平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我国民族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任务新挑战,多次提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其重新思考了中华民族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新范式,提供了处理中华各民族关系的新思维,指明了实现中华民族共同利益的新路径。本文立足新时代民族工作实践,以习近平的相关重要讲话文本为基本参照,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研究法,严格遵循思想理论自身形成和发展的内在逻辑,以学理性阐析为主要线索与最大的内容创新,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阐析习近平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核心范畴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其最为核心的两个范畴。透过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棱镜,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统一的多民族共同体,是对中华民族社会关系共同性进行现实性彰显的“关系共同体”,是如“社会有机体”般内含多元内容的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意识体系”的丰富内涵,具有思想观念形态、精神品格形态和行为规范形态三大基本形态。第二部分阐述习近平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理论精髓。这一重要论述主要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地位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论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论构成,因而是一个逻辑缜密、内涵深刻的科学理论体系。第三部分分析习近平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思维方式。这一重要论述蕴含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历史思维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承古继今,以辩证思维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重大关系,以法治思维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依法治理,以创新思维明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当破旧立新。第四部分探讨习近平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当代价值。这一重要论述具有原创性的理论贡献,其围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而阐发的一系列民族工作理论体系,不仅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而且对于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各国如何做好民族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西汉西域经略研究
中国作为一个疆域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坚定地守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全体各族人民的思想共识和最高利益。当前,中国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如何最广泛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加强国家认同感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首先,本文回顾了“民族”和“中华民族”在含义上的发展演变、历史上有关中华民族的撰述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涵义。其次,本文就西汉初期西北边境的局势和社会发展概况进行了论述。这一时期,西汉采取对内休养生息,对外与匈奴和亲的政策,至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逐渐开始了开拓西域以抵御匈奴的进程。再次,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唯物史观研究法和学科交叉研究法,主要以《史记》和《汉书》为中心,结合现有著述和汉简材料,将西汉经略西域划分为以下四个方面,并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视域,对各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和产生的影响做出解释。第一,西汉经略西域的政治层面措施。这一方面以河西四郡和西域都护的设立为主要措施。河西四郡在西汉统一西域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西域都护使西域正式成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二,西汉经略西域的经济层面措施。这一方面以丝绸之路的开拓和西域屯田为主要措施。在此过程中,中原和西域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西域诸国对西汉王朝的认同和向心力不断增强。第三,西汉经略西域的文化层面措施。在这一方面上主要探讨了西汉和亲政策和汉语言文字的传播。西汉与乌孙的和亲客观上成为中原和西域文化交流的纽带,同时,西域古城遗址上的考古发现进一步证明了汉语言文字在西域的广泛传播。第四,西汉经略西域的民族层面措施。在这一方面上主要探讨了西汉时期中原与西域,西域诸民族之间迁徙的历史过程,并对民族迁徙如何促进民族融合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最后,综合西汉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四个维度上对西域的经略,以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必然性,探寻不同时期边疆治理的历史继承与丰富发展,同时将古代经略西域与新时代新疆治理的现代化联系起来,探讨于今的意义。
-
短视频场域中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8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在于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伴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智能移动终端应用兴起以及媒体融合技术的发展,短视频已经成为强化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新场域,其突出的个性化呈现、低门槛、用户黏性强和互动传播效果佳等特点能更好地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交渴望和表达诉求,与此同时大学生是浏览和传播短视频的主要群体,这就为在短视频场域中强化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认同保障了受众基础、拓展了认同场域、创新了话语表达、进一步增强了认同效果。同时,短视频场域中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存在着诸多困境,主要表现为历史虚无主义消解、虚拟现实分化、网络负面信息干扰、网络个体加强共同体认同焦虑等。本文以短视频为研究场域,以短视频场域中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现状、机遇、困境等研究视角出发,主要探索强化短视频场域中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路径。研究具体包含以下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对研究对象基础概念的界定,分析短视频场域中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逻辑前提,表明在短视频场域中研究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是因势所需;二是对“短视频场域中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大学生用户对短视频的认知和使用概况,掌握短视频场域中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特点;三是立足短视频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中娱乐化与思想性、符号化与现实性、碎片化与整体性、去中心化与主导性、市场化与政治性的矛盾,分析短视频场域中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机遇与困境;四是综合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充分了解现实困境、把握时代机遇,在短视频场域中遵循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原则、加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内容优化、拓展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有效阵地,提出培育短视频场域中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路径,为新时代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实践参考。
-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逐渐形成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倘若一个国家和民族缺乏认同意识和认同观念,那么这个国家和民族必然会成为一盘散沙,四分五裂。青少年作为中国梦的实践者,是国家兴旺发达推动民族团结的主力军,而我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离不开具有国家和民族认同感的青少年,高中阶段恰好是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民族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对高中生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已经至关重要。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课程思政理念,教育部也在2022年的工作要点中指出:“中小学的道德教育以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工作。”这就要求学校在培养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落实课程思政理念。随后,在中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以及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成为社会普遍讨论的话题和研究方向。历史学科具有其特殊性,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意识到历史课堂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个重要渠道。但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许多教师还是会采用举办活动的方式来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本末倒置,脱离了课堂,脱离了教材,那么如何从历史教材角度去铸牢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成为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亟需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要把对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落实于每一节历史课中,紧抓历史教材,讲好民族团结故事、挖掘乡土资源、打破学科壁垒、开展实践教学、完善评价标准,以此来充分发挥教材的价值,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学生内心深处生根发芽。
-
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实现各民族团结进取、共同繁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断加强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中的关键性作用。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推动实现各民族团结共荣的重要力量,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不断走向深入,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项重要的任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本质上来讲,是中华民族全体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积极评价和高度认同。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实际上就是教育引导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的现实感知,不断树立对中华民族利益共同体的正确认识,不断坚定对文化共同体的深刻认同,以及不断提升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自觉担当。这一意识的培育对民族团结基础上的国家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尽管当前培育实践呈现出良好态势,但同时也面临着学生自身定位不准确不明晰、高校培育工作缺乏顶层设计、家庭教育功能缺失、社会教育缺乏优质资源支持等现实困境。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站位不高、高校培育缺乏系统性思维、学生家长思想认识水平有限和社会资源挖掘利用的缺乏。深入开展高校培育实践,保证培育工作落到实处,就必须坚持以培养德才兼备、自信自强、致力于民族团结发展的时代新人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目标;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宽严相济、统筹协作的培育原则;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教育作为培育的主要内容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担当意识、高校铸魂育人责任意识、少数民族家庭优良家风建设意识以及社会教育资源共享意识,加强培育主体的自觉性;通过建设团结和谐高校、营造温暖有爱家庭氛围、构建稳定繁荣社会、共创风朗气清网络空间,为培育实践创造良好环境;不断完善组织领导责任机制,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机制,打造专业化、高素质教师队伍,落实高校育人责任,助推高校形成培育长效机制,切实为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做出应有贡献。
-
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国际局势,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期的发展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念,并指出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本文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及实践路径进行思考。首先,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展开论述,基于当前国际国内局势分析其提出的时代背景,梳理其历经“牢固树立”、“积极培养”至“铸牢”的过程,体现其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时代需要的特点,并揭示该理念提出的重要意义。其次,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依据,阐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和“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的深刻内涵,从“大家庭”向“共同体”的论述变化论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的丰富发展,强调各族人民要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最后,思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中国各族人民在坚持党的领导、扎实推进各民族共同富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方面凝心聚力,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系我国各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新时代大学生作为最富有朝气活力的青年群体,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具有不稳定性和可塑性,容易受意识形态领域尤其是错误思潮的影响。开展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便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时代课题和历史使命担当。本文在阐述了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历史溯源以及现实背景之后,从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取得的成效、面临的挑战、面临挑战的原因以及对策思考等思路展开研究。当前,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祖国、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明确,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为认同主动。但培育环境形势比较复杂、培育内容针对性待增强、培育方法融合性较欠缺、培育主体有效合力难成。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意识形态领域复杂、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民族习俗存在差异、国外文化输入冲击等社会环境因素,理论研究重视度不够和培育实践重视度不够等学校环境因素,家庭成员的意识和家庭生活的环境等家庭环境因素,思想观念不清晰和培育认识不到位等学生认知因素。针对问题,逐一提出对策:针对国际国内舆论氛围“混杂性”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短效性”等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环境形势比较复杂的问题,从营造良好国际国内舆论氛围、构建高校意识形态长效机制等两个方面应对培育环境复杂性。针对尚未确立科学的培训原则和尚未明确适应的培训对象等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内容针对性待增强的问题,从基于科学培育原则的确立制定培育内容、基于适应培育对象的明确制定培育内容等两个方面提高培育内容针对性。针对线上线下联动不足和中外交流互动欠缺等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方法融合性较欠缺的问题,从增强培育的融合度、加强中外交流互动等两个方面增强培育方法的系统性。针对校内外联合培育严重不足和校内全员参与培育力度不足等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主体有效合力难成的问题,从高校和社会、家庭的外部协同,以及高校行政和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内部协同等两个方面推进培育主体协同性。
-
甘肃甘南地区高中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民族的居住情况纷繁复杂,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迥然不同的民族文化,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统筹考虑这些因素,要有针对性,才能取得实效。因此,本文中笔者将甘肃甘南地区划定为研究范围,将身心发展较为成熟的高中生作为研究对象,致力于研究这一地域范围内高中生群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问题。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集历史命运、经济利益、精神文化以及国家政治为一体的共同体,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上就是对自身存在基础的主观反映,其内部包含着对中华民族这一共同体的政治、文化和身份归属三个方面的认同。由此,可以明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就是一种意识培养和教育的实践活动,具有目的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的特征。甘南地区高中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具有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保障地区稳定和维护国家团结统一等多维度的意义。通过对甘南州合作市四所中学的高中生和政治教师的调查和访谈最终发现,甘南地区高中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呈现良好态势,培育系统已经初步形成。但是,在培育对象、培育者自身的主观因素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客观因素影响下,部分高中生还是不能准确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培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停留在较为表面的层次;培育方式上,存在方法单一、针对性不足的问题;培育者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专业性欠缺,整体素质较低;在培育环境的营造上,家庭和社会的培育氛围明显不足。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在坚持开展民族团结和政治认同教育的同时,扩大和加深有关文化认同和身份归属认同的教育。其次,在充分运用理论讲授方法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发挥实践养成、自我教育以及心理咨询辅导等多元培育方式的作用,同时也要根据甘南地区高中生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培育措施,持续改进培育方式。再次,要不断提高家庭文化素质,倡导家庭树立科学的宗教观和正确的民族观,并且鼓励和支持家长以身作则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来提高家庭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能力。最后,要通过发展甘南地区的经济,打造多民族的互嵌式社会结构,以及开发利用多种媒介拓宽宣传渠道来营造社会培育氛围。
-
新时代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 ——以成都高校为例
当前,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国内发展已进入新时代。各族人民只有共同团结奋斗,共同解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切困难、挑战,才能实现中国梦。大学生群体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只有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在新时代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成为一个同呼吸、共命运的共同体,确保中国梦的顺利实现。因此,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是时代提出的必然要求。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运用文献研究法,为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理论基础。运用问卷调查法,为研究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状提供数据支撑。通过对成都境内四所高校大学生进行实地随机抽样调查并分析调查数据,发现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总体成效良好。但部分大学生存在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缺乏基本认知,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淡漠,在行为上没能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等不足之处。研究发现不足之处成因来自社会、高校、家庭、大学生自身这四个层面,包括社会氛围有待营造、高校育人方法有待改进、家庭教育环境有待优化、大学生自身主动性有待提高。针对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不足之处,依次从培育原则、培育方法、培育路径三方面提供具体对策。首先,确立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的培育原则。其次,选择理论教育法、实践教育法、典型教育法、文化熏陶法培育方法。最后,从四个层面优化培育路径。第一,社会应营造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良好氛围;第二,高校应改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育人方法;第三,家庭应优化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环境;第四,大学生自身应发挥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