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阿昌族
- 白族
- 保安族
- 布朗族
- 布依族
- 藏族
- 朝鲜族
- 达斡尔族
- 傣族
- 德昂族
- 东乡族
- 侗族
- 独龙族
- 俄罗斯族
- 鄂伦春族
- 鄂温克族
- 高山族
- 仡佬族
- 哈尼族
- 哈萨克族
- 汉族
- 赫哲族
- 回族
- 基诺族
- 京族
- 景颇族
- 柯尔克孜族
- 拉祜族
- 黎族
- 傈僳族
- 珞巴族
- 满族
- 毛南族
- 门巴族
- 蒙古族
- 苗族
- 仫佬族
- 纳西族
- 怒族
- 普米族
- 羌族
- 撒拉族
- 畲族
- 水族
- 塔吉克族
- 塔塔尔族
- 土家族
- 土族
- 佤族
- 维吾尔族
- 乌兹别克族
- 锡伯族
- 瑶族
- 彝族
- 裕固族
- 壮族
-
初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
2022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2022年,我国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中小学德育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紧密融合。学校教育承担着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任。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因此培养青少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能帮助青少年深刻理解中国历史、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将爱国情怀融入青少年的潜在意识、深层情感和日常实践,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初中英语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重要的人文学科,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现实意义和必要性。本论文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理论基础,探讨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采用文本分析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文本分析法对外研版英语教材进行文本分析,把握该套教材设计的深层意义,以了解该教材是否能够体现对初中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以及如何体现的。其次通过访谈法对使用此教材的商洛市一所中学初三在读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单独访谈,获悉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看法和态度;并对该校13位在校英语教师做实地访谈,获悉教师自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看法和实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的实践现状。本论文共有六个章节:第一章为引言,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与意义,点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界定,以及国内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现状。第三章是理论基础,重点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材评价理论和跨文化教育理论进行阐释。第四章对研究设计进行了详细描述,包括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工具。第五章为研究分析与讨论,这一章共有两部分内容,分别是初中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上有效引导学生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途径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外研版英语教材中的体现并提出补充,同时回答了研究问题。第六章总结了主要的研究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对使用此教材进行教学的教师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同时说明了本研究的局限性。教材分析和访谈的结果如下:首先,外研版初中英语教材包含的文化类型较为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在本套教材各板块中均有分布,这表明中国文化在教材中的呈现形式是多样的,即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语言形式接触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但我们也发现,相比较听说、写、任务3个板块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阅读和练习这两个板块的分布数量显得较少。从文本分析的结果来看,总的来说,外研社初中英语教材《英语(新标准)》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各板块中的分布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包括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类型也比较全面,但是教材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在各板块之间的分布不太均衡,并且部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涉及话题的全面性上欠佳。通过师生访谈,我们发现,1、大部分学生有从教材中学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的需要;教师肯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2、大部分师生对现用英语教材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安排持肯定态度;3、学生和教师都期待从教材中获得更丰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
-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 ——以通辽第五中学为例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和切实保障,基于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张,明确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深远意义,多次强调对民族工作的高度重视。而青少年正处于民族意识的觉醒时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思想,但价值观念还未彻底形成,因此对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与正确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学校教育是培养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历史课程则是培养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据此笔者采取文献整理分析、问卷调查分析与访谈对话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培养这一问题,研究获得了以下主要结论:首先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与整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概念进行了基本整理与界定,即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这一共同身份属性的认可、对于共同历史情感的记忆以及维护共同利益的实践意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历史课程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方面的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要求以及教材内容设计优势,为本文奠定理论基础。以此为前提,笔者通过对通辽第五中学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以及对历史教师进行访问的方式,了解当前中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一、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整体呈良好态势,但存在对内涵的深入理解不足以及行为意愿缺失的问题;二、存在少数质疑和抵触现象;三、学校教育培养流于形式,学生参与度较低;四、历史教学中资源挖掘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并且缺乏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历史课程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方面的优势,笔者制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培育策略:首先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整体导向,因此在教学准备工作中要注意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融入课程设计;其次要深入挖掘各类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资源与课外资源,在多样化的历史资源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民族观;另外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参与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实课堂内外,以更加具有交互性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后,科学合理的教学测量与评价,是落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致力于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落在实处。通过以上调查分析及策略规划,希望为提升中学历史教学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的实效性提供一些思路,以此强化家国情怀素养,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
历史教学与少数民族中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 ——以阜阳市、怀化市为考察区域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不断奋斗、砥砺前行的内在动力,也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重要基石。少数民族中学生作为我国少数民族的未来与希望,铸牢少数民族中学生这一群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与维护国家统一。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培育少数民族中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得愈发重要。本文基于高中历史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论述历史教学培育少数民族中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势和现实意义,梳理高中历史教学培育聚居区、散杂居区少数民族中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明确已经取得的成效和仍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中历史课培育少数民族中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教学。本文共分为四章:绪论具体介绍选题原因、调查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等,同时总结国内外成果,阐述有关的核心概念,阐述研究方法,并指出了文章创新点。第二章列举影响少数民族中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因素,同时具体分析笔者所调查的聚居区怀化市、散杂居区阜阳市少数民族中学生分布现状。第三章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运用详实的数据,全面分析高中历史教学培育少数民族中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及其原因。第四章关于高中历史课堂在培养少数民族中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仍面临的问题,并指出了历史课堂在培养少数民族中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运用对策。结语以部编版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为例,通过调查问卷、教学设计,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高中历史课程在培育少数民族中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先天优势。
-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我国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不断深化和“两个一百年”交汇期增进民族间共同性的需要,提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重大原创性命题,要求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从而推动各民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奋斗。因此,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这一主题,本文使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按照从理论到实践的思路,开展了整体性研究——首先陈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提出的必要性及意义,其次分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内容体系,再次梳理了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遇到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全文共分导言、主体四章及结语六大部分,主要内容阐述如下:第一,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历史基础和现实背景,同时,这一理论也是百年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问题的实践需要催生的产物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历史基础在于:中华各民族有着数千年的互动交流,中华民族是一个已经存续数千年的民族实体,历经自在-自觉-自强的发展状态;其现实背景在于:从内部环境说,现阶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各民族交流更加密切,情感更加融合;从外部环境说,值此“两个一百年”交汇期,面临世界范围内第三波民族主义的泛滥和国外敌对势力的干扰,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时代主题的变化和具体社会环境的发展,制定了不同时期民族工作的具体目标,提出了不同时期的民族理论方针政策,推动我国的民族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的导向在于引领各族人民共求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建设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的导向在于废除民族内部、民族之间的剥削压迫关系,确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民族繁荣和社会改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的导向在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的导向在于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共同奋斗。作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一理论的重大意义表现在:揭示了新时代背景下民族问题和社会总问题的辩证关系,深化了对民族间共同性与差异性关系的认识,是中国共产党凝聚各民族情感的最新阐述,指引了中华民族的一体化方向,为世界其他国家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启示。第二,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内容体系。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观、“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五个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主要组成。“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在这四个组成中占据主要位置——强调了命运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本质属性,明确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提出了更高更深层次的精神层面的要求。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有着双重功能: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功能和凝聚各民族成一体的功能。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目标是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具体表现为:政治上,铸牢各民族共促国家安定发展的政治共同体意识,促使各族群众将国家认同放在价值认同排序的第一位,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经济上,铸牢各民族共享发展成果的经济共同体意识,实现各族群众的共同富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上,铸牢各民族共居共建祖国的社会共同体意识,让每个民族成员认识到各民族都是国家的主人,享有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并被充分尊重的权利,在每一块土地上都享有平等的居住权、开发权、管理权以及根据等价交换原则而进行的被其他人服务的权利;文化上,铸牢各民族共传中华文化的文化共同体意识,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第三,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遇到的问题。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面临的问题表现在:在政治共同体建设方面,受第三波民族主义浪潮影响,在西方敌对势力的干预下,我国某些地区的民族分裂活动仍未完全消弭,同时,在现代化进程中,在利益分化和网络隐匿性的影响下,一些民族成员的认同出现了某种程度的迷失,出现了向低一层次民族身份认同回归的迹象。在经济共同体建设方面,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相对滞后。在社会共同体建设方面,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依然存在、社会上的区别性待遇造成的民族成员间的认知偏差,导致一部分民族成员不将其他人视为祖国平等的主人。在文化共同体建设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亟需进一步保护和传承、窄化中华文化等问题依然存在。此外,社会上,“主体民族论”“跨境民族论”“民族自治论”等话语误导着一些社会成员的民族认知,成为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消极因素。第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对策建议。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需要处理好民族成员个体与群体的利益协调关系、民族间共同性与差异性的辩证关系、政治一体与文化多元的互动关系。在平衡好这三对关系的基础上,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主要路径在于:加强国家认同建设——坚决打击民族分裂势力、推进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加强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促进各民族共同富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适度调整以民族身份为依据的政策安排、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做好城市民族工作;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设利于中华民族一体化发展的话语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此同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政权建设、充分发挥爱国统一战线法宝作用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保障。此外,加强国际反恐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能为中华民族的整体发展创造一种安定和谐的外部环境,也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保障。总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就是要在尊重民族间差异性的基础上不断增进民族间的共同性,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随着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不断发展,在中华各民族守望相助的历史传承中,因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践行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必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必将成为各民族在其中不断发展壮大的更为强大的命运共同体。
-
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的新理念,这一理念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内含更为深沉的人民性情感,更具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因应的时代性。“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命运的一体性和利益的一致性等特征。在理论上,它溯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一统”思想,又深刻地打上了马克思共同体理论的烙印,还发展自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思想。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一个随着革命、建设、改革而不断深入的历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寻求命运的独立与解放,形成了对民族共同体的认识深化。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阶段,中国共产党以制度的确立来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政权基础,以政策实施确保共同体成员内部权利的实现,以民族识别等方式奠定对我国多民族国情的认识基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从宏观思想价值体系、中观政治制度体系、微观行动体系等三个层次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理论与实践,进一步形塑了中华民族经济利益的互嵌关系。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构建要更加注重精神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来自强大的建设主体提供动力支持,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念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围绕构筑主体、目标、方向、途径等内容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全面推进。中国共产党以其特有的理论勇气、战略思维和人民立场,以实现中国梦为指引,以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为动力,以脱贫攻坚实现共同富裕为基础,以促进政治文化认同为保障,提出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战略规划。这一战略规划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目标追求的统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发展的主体性的统一,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局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全面性的统一。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部分地区的民族分裂问题危害国家的稳定、发展甚至统一;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民族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具有民族、宗教背景的重大突发事件加剧民族关系紧张;国外敌对势力意识形态渗透导致民族认同稀释。要应对这些挑战,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强化政治引领;全面深化民族团结教育,强化教育引导;坚持、巩固民族区域自治政治制度,强化制度保障;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成果的人民共享,强化利益连结;通过嵌入式社区建设,加强民族地区社区治理,强化管理协调;推动各民族文化家园建设,强化共识重叠。
-
边疆主流媒体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分析 ——以《内蒙古日报》为例
政治话语是政治传播内容触达受众的重要中介,主流媒体如何通过话语建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乎新时代民族工作全局。本研究以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地区——内蒙古自治区为例,通过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梳理改革开放至今《内蒙古日报》在“多元一体”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建构时采取的话语和话语策略特征,厘清不同政治语境下话语特征共性与个性,梳理一贯的话语策略在新时代的挑战,讨论治理语境下主流媒体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发现,政治语境与政治话语存在制约与体现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随政治语境的变迁,政府话语主体定位和平等的报道视角一脉相承。内容首发渠道、报道体裁、内容形式与时俱进。话语因时而变,从强调“个性”到“共性”,从强调政治认同互信转变为强调文化认同共生,在当前阶段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时代,民族地区主流媒体一脉相承的科层制传播模式待完善反馈机制,首发渠道的受众匹配度、话语呈现方式的渠道融合度尚不太显著,文化认同待凸显,话语与受众关联度待提升,需要树立政治沟通观念,促进沟通机制融合、沟通渠道融合和沟通话语融合。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可行性研究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以中华民族为总称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现实环境,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能动反映,形成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实践。中华民族必然也要在实践中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物质基础,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促进整个中华民族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共建美好家园。全文除引言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运用历史研究法,从历史发展变化的角度分析了从“民族”到“中华民族”再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几个概念的来源及其变化过程,并对这几个概念进行了相关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运用文献研究法,详细梳理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剖析。第三部分,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促进民族发展、协调民族关系,更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四部分,着重研究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可行性及其实践路径。从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角度,阐明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经济、加强党的领导、繁荣中华文化、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四个方面的实践路径。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新的指导思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生活的具体实践中不断强化而得到广泛认同。纵观国际国内局势,各种新问题新考验层出不穷,这就需要我们勇于迎接挑战,有效化解风险,充分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优势,在实践中凝聚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共识,戮力同心,共圆伟大中国梦。
-
桂林抗战文化城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
对抗战文化史来说,桂林文化城始终被认为是一个“独特的历史现象”。而在抗战这个特殊历史时期里,这个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桂林文化城是一个多方力量共同合力的结果,除了我们一贯谈到的地理优势以及较开明的政治氛围之外,以民族主义为基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是桂林文化城这个独特历史现象诞生的内在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并确立于近代,是以近代中国民族主义为起点和基础诞生的。在整个抗战时期,以抗战救国为主题的民族主义思想始终高涨,逐步实现了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升华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诞生。在抗战背景之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离不开两个核心观念:一是抗战救国的民族国家观,二是崇尚英雄的民族英雄观。桂林抗战文化活动的空前繁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近代民族主义的传播及“中华民族”观念的成熟及普及。在民族主义思潮的宣扬之下,桂林文化界对民族精神的渴求越发迫切。要振奋民众的民族精神,激发其民族革命的斗争情绪,唤醒其民族国家的共同体意识,就此抗战文化运动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了起来。抗战文化运动从多方面多领域回答了民族主义的社会需求,从文学、戏剧、音乐舞蹈、新闻传媒等诸多文化活动实践中多方面的激发了民众的民族精神,可以说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桂林抗战文化运动提供了内在助力,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也多方面的展现了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果。本文主要以1938年10月至1944年9月桂林被誉为“抗战文化城”这段历史时期各领域的文化运动成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化城内部文学、戏剧、音乐等多方面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梳理,选择具有鲜明民族意识代表的文化个案。深入考察在这段时间内,桂林出版的新闻期刊、小说诗歌和在桂林上演的戏剧剧目,开办的抗战画展等与民族国家观与民族英雄观相联系文化活动。揭示了不论是桂林的多种话剧、戏曲的演出,还是各种歌咏会、文化座谈会或是美术展览的开展,其主体都是围绕着“团结一致,抗战救国”这个思想基础。这些与民族国家观和民族英雄观密不可分的文化成果,揭示了众多文化人在桂林文化城内所表达的政治诉求和文化诉求就是以文化活动为刀刃,割开中华民族沉睡的民族精神的面纱。以充满着大众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特征的文化活动唤醒中华儿女抗战报国的民族意识,使抗战文化能够高举民族国家的大旗,将群众组织号召于民族共同体大旗之下,使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始终得以维系,从而造就了桂林文化城这个历史传奇。总而言之,作为抗战中国一个独一无二的文化空间,以民族国家观和民族英雄观为核心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了桂林文化城文化活动繁荣发展的内在助力。这些文化活动一方面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支撑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又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繁荣昌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今天,在桂林文化城中发现民族精神,领略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信,是桂林文化城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
新时代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准培育研究
对于新时代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准培育的理论研究,笔者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准培育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准培育的内容和原则,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第一章节是导论,梳理国内研究文献和国外研究文献,对于相关理论的研究,找到研究趋势和新的切入点,也为本篇论文的理论依据做支撑;第二章节主要是阐释相关概念的辨析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演变过程,用历史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过程作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依据,同时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在中西方、从古至今中有力量的理论支撑夯实理论基础。第三章节是基于新时代背景下牢牢掌握利于实现精准培育的宏观机遇和微观机遇,应对精准培育所面临的思想环境的障碍和现实条件的限制。面对机遇,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机遇、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的目标机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引领机遇,信息技术为高校精准培育提供了技术机遇。面对挑战,存在着诸多外部威胁与干扰。第一是西方多元文化主义,第二是国内历史虚无主义思想和狭隘民族主义思潮,第三是民族文化多元多样冲击了大学生的认同感,存在消解的风险;第四是高校传统灌输式的育人方式的桎梏以及大数据技术引入的缺位。结合以上的分析,分析面对新时代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准培育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基于精准培育的要求提出相应的可行性精准培育的措施。从认同的维度以“五大认同”为内容主线,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解为政治认同意识、历史认同意识、文化认同意识、身份认同意识以及价值认同意识。认识精准培育的六大关键原则:教育内容个性化、学习方式自主化、学习场景泛在化、信息反馈交互化、育人过程精细化和教育资源协同化。基于“三全育人”格局的精准育人框架、“五大认同”教育主线的精准育人格局、“四史”教育不断丰富精准育人内容体系、民族团结创建活动夯实精准育人关键环节、交互学习理论跟踪掌握精准育人受众心理和协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培育要求,提出了建立精准培育人才队伍和网络精准学习平台,建立多方联动精准育人促进机制、强化智慧校园建设营造精准育人环境和运用深度学习技术构建精准评价体系的具体措施。
-
贵阳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验研究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论断作为新时代我党重要的理论突破,是我国民族工作的方向旗帜,其贯穿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始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力。贵阳市作为多民族聚居的贵州省首府。历史以往,贵阳以包容开放的胸怀广吸天下有利因素,团结各民族的积极力量。贵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把民族团结进步作为全市重点领域的工作深入推进。全市上下形成了联动共生的工作格局,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蒸蒸日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著增强。贵阳市在实际的工作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验。一是客观认识市情,主动判研,构建和谐民族关系;二是坚持平等原则,多措并举,促使发展成果共享;三是增进五个认同,凝心聚力,促进各族共同繁荣;四是依法处理事务,妥善解决,切实削减群众困难;五是巩固统一战线,事无巨细,增强各民族幸福感;六是建立健全机制,高位谋划,畅通各族沟通渠道。六条基本经验内在机理和谐统一,共同印证贵阳市的民族工作成就,共同诠释贵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演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贵阳经验”。本文第一部分从选题缘由出发,探讨文章的价值以及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对相关概念的界定和当前学术界对相关问题研究的综述。第二部分探讨贵阳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发展,以历史的纵深视角出发,探讨贵阳市民族发展概况,以及贵阳市民族工作的沿革,并在历史中总结贵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基础和实践内涵。第三部分则是对贵阳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的实践特色进行提炼和分析,为高度提炼贵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验做实践准备。第四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即对“贵阳经验”的提炼和总结,经过研究全面总结提炼了六条贵阳的基本经验。第五部分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基础视角,将贵阳经验上升到由互动论、系统论、认同论并提升为“贵阳经验”的整体论表达。本文认为,贵阳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无论是实践做法还是“贵阳经验”的理论表达或是“贵阳经验”意象的提升都展现了贵阳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蓬勃发展态势和欣欣向荣的未来趋势。
-
中华共享传统节庆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中的功能与应用
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不确定性突出,中国正处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时期,需要全体中华民族戮力同心,拼搏奋斗,需要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各民族同胞紧紧团结在一起。中华民族是包括全体中国人在内的国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既是政治共同体又是文化共同体。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需要强调政治认同,也需要增强文化认同。其中文化认同是更稳定更基础的认同,是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要素。中华文化是数千年来各民族在长期的交流融合发展中形成的具有“多元一体”结构的文化统一体,要促进文化认同,推动形成文化共同体,需要让人们了解、接受并融入中华文化。本文研究的中华传统节庆包括春节、中秋节等全国共享传统节庆,也包括泼水节、火把节等区域共享传统节庆。这些节庆的传承和发展都离不开多民族同胞的共同参与,它们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体现。建设共享传统节庆可以传承中华文化,通过各民族共度传统节庆可以将传统节庆树立、突出为各民族共享文化符号,可以促进各民族间交流互动,形成集体记忆,强化各民族共享共传中华文化的意识,进而促进文化认同,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同时本文整理了关于保护和弘扬共享传统节庆文化的相关政策,梳理了广西、内蒙古、四川、云南、西藏建设共享传统节庆的实践,指出这些传统节庆的建设以政府为主导,与旅游业紧密结合,确实展示了各民族文化,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形成文化认同。然而进一步分析了目前传统节庆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人们对中华文化等概念认识不准确,对中华传统节庆的文化内涵认识淡化,对中华传统节庆共享性认识不足,以及政府推动力度不足,缺少共度传统节庆的平台等。针对这些问题,结合部分地区建设传统节庆的优秀经验,本文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深化各族同胞对中华文化共有精神家园的认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对中华传统节庆文化属性的认识、加强政策引导促进各民族共度中华传统节庆、推进中华传统节庆内涵拓展和形式创新。以确保通过建设中华传统节庆可以真正的促进各民族交流互动,增强文化认同,进而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及其在西藏中学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西藏民族工作的战略性任务。本论文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旨,探讨其在西藏中学教育的实践,本论文采用问卷法、观察法、实地走访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实地调查了拉萨市五所中学。本论文分为绪论、主体的五个章节和总结,绪论主要陈述了本论文研究的问题及意义、相关文献研究、具体的研究方法、整体的论文框架以及创新点与不足点。第一章节主要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及其中国化的过程,接着论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三个内容是环环相扣的。第二章节论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价值,指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民族国家建设等方面的重大价值。第三章节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西藏中学的实践现状,根据笔者的调研和所掌握的知识,笔者从民族教育政策、历史文化教育、共同文化的创建、中华民族认同、民族团结教育这五个方面来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西藏中学教育实践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第四章节在第三章节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西藏中学教育实践中存在或面临的问题,并相应分析了其成因,为第六章的论述与探讨奠定了基础。第五章节在前四章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西藏中学教育中的实践路径:一是围绕民族教育政策的长期性的特点,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中要注意完善民族教育政策;二是“五观”“两论”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涵,应该在西藏中学的教育中长期持续下去;三是立足于公民身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促进作用,应该加强西藏中学生的法治教育;四是开展历史文化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西藏地方与祖国关系史教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在历史文化教育中树立西藏中学生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另外,开展对象上不仅包括西藏中学生,还有教师;五是立足于“五个认同”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媒体宣传中华文化,在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华文化的宣传过程中实现西藏中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六是在西藏中学开展一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讲座或者出版一些相关理论知识的简易读物。另外,在总结中,笔者指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西藏中学教育中作为一种意识教育,应该注意的三个问题:一是避免形式主义;二是注意意识教育的整体性;三是重视社会实践。
-
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重要论述时代价值研究 ——兼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民族团结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线,事关我国的繁荣与稳定。自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正式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后,我们国家开启了解决民族问题和发展民族工作的新部署、新思路,形成了一系列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重要论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民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心。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重要论述是习近平立足中国国情、吸收和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民族优秀思想、继承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民族理论思想形成的一系列理论,蕴含丰富的价值意蕴,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广大青年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资源。本文从两个大局的时代背景出发,旨在维护国家团结稳定和繁荣发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对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重要论述及其蕴含的时代价值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着重阐述研究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重要论述时代价值的可行性。首先根据研究背景进行具体阐述,指明研究目的和提出研究意义,其次梳理和归纳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并进行概括总结,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文章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进行阐述。第二部分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重要论述理论来源。分别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民族理论、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民族思想这三方面依次阐述和概括。第三部分概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重要论述的理论结晶。这部分是本文的写作重点,分别从产生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以及主要特征进行阐述和分析。第四部分着重探讨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重要论述时代价值。分别从铸魂育人铸牢理想信念之基、凝心聚力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共建共享勇担民族复兴时代新人这三个维度阐述中华民族共同体重要论述的价值意蕴。第五部分,阐述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重要论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此部分分别从优化环境、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完善机制保障、提高自我教育这四个方面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角度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对策,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马克思民族理论及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
民族工作在新时代有新的历史机遇。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和民族问题关切人民幸福、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祖国统一,因此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研究也极为迫切。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将马克思民族理论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视角,对马克思民族理论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做出理解。第一,马克思早期的民族理论。这一时期,以马克思博士毕业论文、《论犹太人问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述为代表,马克思在世界观上进行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对民族文化、民族平等、民族解放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第二,马克思科学的民族理论确立与发展时期。《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民族理论得以确立,《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科学的民族理论的公开问世。这一时期以《德意志意识形态》、《神圣家族》、《共产党宣言》等著述为代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对民族和民族相关问题做了科学的论述,开创了用马克思主义及其民族理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新篇章。第三,马克思民族理论的完善与深化时期。马克思阐述了反对民族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等民族理论,将民族解放运动和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有机联合,提出各民族的无产阶级应该联合起来等重要理论观点。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马克思的民族理论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马克思民族理论指出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强调民族平等,把民族问题看作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对于新时代如何处理民族关系,开展民族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新时代应继续坚持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甘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研究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重大议题一经提出,就广受全国各行各业各界热议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命题,有利于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有利于打牢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对于继承发展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紧扣主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甘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研究”为题,旨在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从理论逻辑、实践经验和探索实践的新路径等方面进行思考和研究,为更好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构铸民族团结的钢铁长城做一些有益探索。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是文献综述,阐述选题理由、研究价值、研究现状统计分析和研究所采用的方法。第二部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阐述和当代价值,主要内容有基本概念、理论形成、丰富内涵、理论特征、当代价值,阐述了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个基本概念,中华民族共同体科学理论形成背景、守正创新过程,以及其蕴含的丰富内涵和理论特征,梳理了八条价值意义。第三部分甘肃实践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主要介绍了甘肃省情是多民族省份、构建民族工作领导体系、区域性创新性地开展“廊、区、带”创建行动和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经济社会发展等实践情况。第四部分甘肃实践现状分析,主要介绍了甘肃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部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和探索,提出了铸牢的实践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