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阿昌族
- 白族
- 保安族
- 布朗族
- 布依族
- 藏族
- 朝鲜族
- 达斡尔族
- 傣族
- 德昂族
- 东乡族
- 侗族
- 独龙族
- 俄罗斯族
- 鄂伦春族
- 鄂温克族
- 高山族
- 仡佬族
- 哈尼族
- 哈萨克族
- 汉族
- 赫哲族
- 回族
- 基诺族
- 京族
- 景颇族
- 柯尔克孜族
- 拉祜族
- 黎族
- 傈僳族
- 珞巴族
- 满族
- 毛南族
- 门巴族
- 蒙古族
- 苗族
- 仫佬族
- 纳西族
- 怒族
- 普米族
- 羌族
- 撒拉族
- 畲族
- 水族
- 塔吉克族
- 塔塔尔族
- 土家族
- 土族
- 佤族
- 维吾尔族
- 乌兹别克族
- 锡伯族
- 瑶族
- 彝族
- 裕固族
- 壮族
-
传统村落互嵌式民族关系的构建 ——基于阿家堡村的调查研究
我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始终贯穿于民族发展的过程中,在西北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关系研究更是重中之重。2014年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进一步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的会议,提出了构建“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主题,这也为互嵌式民族关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大环境。民族关系看似无形却有形,它不仅体现在多民族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交融,更体现在不同民族“和而不同,休戚与共”的民族多元互补,共生共存的交往交流交融中。研究民族关系最终目的就是推进民族关系和谐稳定。在以往的研究中以大区域互嵌民族关系研究为主,或者借以人口流动的社区互嵌式民族关系研究颇多,针对传统的村落互嵌民族关系的研究目前较少。阿家堡村作为一个传统的多民族互嵌式村落为民族关系研究提供了一个比较理想的研究田野点。首先它借助了多民族环形包围的“俄罗斯套娃”式的地理位置,阿家堡村地处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北藏族乡,其次它由蒙古族、汉族、藏族、土族多个民族互嵌组成,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多民族共存的结构让民族关系研究颇具典型性。本文以阿家堡村为田野调查点,以互嵌式民族关系研究为主题,在不同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民族学的角度,分析阿家堡村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多民族相邻而居,和谐共生的互嵌式民族关系。本研究主要通过田野调查法,结合个案访谈法、历史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综合研究法等,在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并收集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思考与整理。论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明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并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理论进行了思路梳理;第二部分将阿家堡村的历史沿革及村容村貌进行了简单描述,并通过几个阶段对民族关系特点进行了整理;第三部分从物质层面的“衣食住行婚”出发,到日常生活劳作等方面多元主体的介绍进行了阐述;第四部分从精神层面出发,以文化交流多元共生、情感交融历久弥新、精神寄托一脉相承为重点进行了深入地思考;第四部分就如何推进新时代互嵌式民族关系发展的理念以及互嵌式村落民族关系构建的路径结合阿家堡村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结尾部分将论文高度进行了提升,借助多元一体格局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进行了总结阐述。
-
贵州省施秉县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发展研究
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民族众多。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各族人民在长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中联系密切,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共同反对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的强烈意识,并在朝夕相处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民族居住格局,增加了彼此间的互相往来和相互信任,协调了民族关系的发展。但民族关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会随时代发展而产生新变化,会因各民族所处的历史发展、地理分布、经济生活、社会文化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形式及特点。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的转型和文化的变迁,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态。因此,本文以施秉县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选取施秉县作为调研点,并以民族关系理论与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为指导,通过文献研究法与田野调查法相结合的方式来分析施秉县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发展情况。第一章主要是以施秉县的悠久历史及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基点,分别从施秉县的地理地貌、行政建制、资源物产等方面阐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地域特色与民族氛围。总结出施秉县在这个多民族、多文化并存的地方,各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往来中,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各民族在相互交流与交往中,相互尊重、彼此沟通与了解,和谐共处,共同发展,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协调发展。第二章主要是以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本质特征为主线,通过实地调研所获取的第一手材料来真实反映调查点的民族关系发展状况。第三章是基于第二章的基础上,理论结合实际,总结凝练施秉县民族关系发展的经验,施秉县民族关系的良好发展要归结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最可靠保障,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强大的动力,各民族间广泛的交往、交流、交融是行之有效的路径。第四章是以实地调研为基础,结合施秉县的具体实际情况,施秉县各民族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来我往,我来你往,相互依存、统一而不可分割的社会整体。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维护是一个动态过程,要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紧抓“乡村振兴”机遇促进共同富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施秉县良好的民族关系。
-
格格祭祀中的民族关系与文化功能研究 ————以阿鲁科尔沁旗乌布尔满族格格祭祀为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民族理论做出的重大的原创性理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我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必然成果,是各族人民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中构成的共同选择。本论文观察了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扎嘎斯台苏木花根塔拉嘎查花根塔拉小组成员的生活,了解了当地满蒙两个民族是如何融合,分析了当地各民族之间的生活习惯的交融情况。对当地满蒙汉三个民族融合的重要因素阿鲁科尔沁旗乌布尔满族格格祭祀进行了研究,同时也对格格祭祀文化功能与传承方式做了分析,认为乌布尔满族格格祭祀文化促进了当地满蒙汉三个民族之间的相互交往、交流、交融。本论文:第一章,写了花根塔拉嘎查地理位置,花根塔拉小组户口情况和生活方面进行了介绍,通过介绍花根塔拉小组成员日常生活,主要考察了这里的满蒙两个民族的交融情况。第二章,介绍了阿鲁科尔沁旗乌布尔满族格格祭祀,包括阿鲁科尔沁满族的来历以及乌布尔满族的来历,还有乌布尔满族原主要聚居地满吉芒哈(地名)和格格祭祀中的民族关系。第三章,分析了格格祭祀对地区民族关系的影响,生态保护的有效力量和对花根塔拉满吉芒哈人民生活的积极影响。同时交代了当地满族如何恢复和保护满族文化和对格格祭祀文化的传承功能进行了探讨。论文最后总结了阿鲁科尔沁旗乌布尔满族跟蒙古族有三百年的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在这期间当地满蒙两个民族之间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同时也跟汉族同胞们有交往、交流,形成了一个满蒙汉三个民族和谐包容的共同体。尤其乌布尔满族格格祭祀是当地颇具影响的民间信仰,格格祭祀不仅融合了花根塔拉小组满蒙两个民族,而且促进了周边满蒙汉三个民族之间互相往来,成为民族与地方文化相结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满族也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清朝时期对蒙古实施的婚姻政策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
新疆北疆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研究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富强的根基,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实践,共同生活对祖国认同、认知以及归属的表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必须从“大局”“大势”着眼,坚持团结稳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以及文化润疆中不断推进新疆北疆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论文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着眼于对新疆北疆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进行梳理,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及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构建论文结构,除绪论以外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界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概念,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以及马克思关于共同实践的基本理论做学理认识。第二章,从历史角度分析清朝时期新疆南疆维吾尔族、东北满族、锡伯族等民族迁移新疆北疆的重要性以及各民族共同抗击沙皇俄国的入侵,维护祖国边疆的统一,共同促进各民族的认同,进行历史性的梳理。对新疆北疆进行探索,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路径中,总结新疆北疆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新疆北疆的重要意义。通过阐述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北疆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过程,其中包括在改革开放后各民族如何共同发展新疆北疆的经济、文化等对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平等进行研究。第三章,通过对前两章的研究,对新疆北疆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及对新时代新疆北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验总结,从而以团结稳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以及文化润疆促进新疆北疆各民族全面发展。
-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
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事务工作的重点和焦点,不仅是指导当前和今后我国民族工作的行动指南,也对维护国家统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并提升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一环。本文在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必要性和实效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策略,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建设提供参考。首先,本文梳理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概况以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关联,进而分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中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构建了本文的分析框架。其次,分析了样本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中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取得的实效,主要表现为各民族经济互补意识浓厚,政治一体意识鲜明,文化共享意识明确和命运相连意识显著四个方面,并通过调查问卷和SPSS数据分析进行验证。再次,探讨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基层培育主体凝聚力不足,培育机制挖掘不够以及纷繁复杂的培育环境的影响;导致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基层培育主体的服务理念不强,基层群众自治的优势和效能没有充分发挥,互联网影响的国际化和便捷化带来的挑战。最后,针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三个方面入手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服务理念,优化培育机制,引领社会思潮。
-
屯堡人从汉人意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变迁研究
本文主要从屯堡人汉人意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变迁的视觉,审视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过程、现实启示。明朝时期是屯堡族群的形成时期。屯堡人汉人意识在移民群居生活和“夷-汉”二元社会环境中得以觉醒。首先是为了巩固对西南的统治地位,明朝征调大量汉族兵民入驻贵州屯垦戍疆,形成了屯堡社会族群。其次是屯堡人到贵州后形成了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夷-汉”对立和融合局面,使屯堡人更加强调其族群边界,汉人意识得以觉醒。明朝时期移民的汉人带来了新进的生产方式和文化思想,引领着贵州的生产和文化发展,形成了汉人与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多元一体、共同发展格局。清朝时期,贵州发生了较大的社会变迁。中央政府对贵州地方政权的改造即改土归流,加强了对贵州的控制,也推动了屯堡人与当地少数民族的融合。人口膨胀与资源不足是这一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社会动乱在这一时期从未中断。这一时期很多屯军族群逐渐融入当地少数民族,而安顺一带屯堡族群仍然保留了汉人的族群特征,其汉人意识在社会变迁中得到新的发展。民国期间是贵州社会大变革时期。清朝末年和民国初期,为了救亡图存,各种变革、革命的思想传入贵州,也影响着屯堡人的观念、意识和思想。抗战爆发后,大量难民涌入贵州,许多社会教育机构也迁入贵州,带来了先进的思想文化,也冲击着屯堡人原有的汉人意识和社会关系。在这民族存亡的关头,屯堡人与全体中华儿女一样,面临着亡国灭种的险境,体会到了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关系,也体会到了自身应有的抗击侵略、守土卫国之职责,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意识得以觉醒。从屯堡人汉人意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变迁可以看到:民族团结是健全屯堡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政治整合是构建屯堡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保障;经济共荣是构建屯堡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文化引领是构建屯堡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纽带。
-
新时代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 ——以桂林高校为例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社会各阶级具有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心智还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对他们进行培育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崇高的理想,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自觉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侵蚀。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正式提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而后在2014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深化,提出“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调要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此可见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视。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能够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和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现实需要,能够帮助当代大学生承担历史使命。在落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过程中,虽然取得较大进步,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如何系统地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是基于此问题的积极尝试。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的缘由、目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做了阐述,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阐明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正文分为四章,各章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是通过梳理专家学者的重要论断,对文章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然后系统归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脉络。第二章通过分析总结习近平总书记以及各位专家学者的重要观点,提炼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理论依据和现实需要。第三章是通过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等手段,收集整理了桂林高校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相关数据,然后系统分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不足。值得肯定的是,教育者已经意识到培育的重要性了,大学生较为重视对自己的培育,对我国的制度与文化的认同感也在逐步提升。但是仍然存在着整体培育氛围不够浓厚,西方文化输入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造成冲击,教育者培育方法不科学,大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不强等问题。第四章,根据当代大学生共同体意识培育所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改进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提出可行性对策。第一,用主流意识涵养社会正气,抵制西方错误思潮的侵蚀。通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校内外协调培育机制等方式培养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二,强化教育者的责任意识,开展科学系统的培育,提升培育效果。要切实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提升教学内容和方法。强化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好马克思的全面发展观,来增强大学生的国情家底意识、团结合作意识以及共同发展意识。第三,协调推进“五个认同”教育,增强大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通过强化党的领导,加强中华文化认同等方式来增强大学生的政治法治意识和共建共享意识。最后结语部分对此项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
广西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相互交往交流交融,逐渐形成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工作总部署,这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新思想、新理念的集中反映,也是我国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民族工作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青年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广西少数民族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双重使命,他们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加强广西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既是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巩固边疆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的必然要求,同时对广西少数民族大学生个人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全面了解和把握广西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现状,笔者以“五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为要素设计调查问卷,选取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科技大学、百色学院、河池学院、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七所广西高校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调研对象,展开随机抽样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广西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整体上比较高,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祖国认同感较为强烈,对伟大祖国的发展进步感觉无比自豪;对中华民族认同感较高,拥有较强的归属感和民族团结意识;对中华文化拥有较高的认同,愿意主动了解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得以提升;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较强,能够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当然,取得良好成效的同时,由于受到多方面复杂因素的影响。学生层面,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没有树立起五个认同思想意识、入党动机存在功利化倾向、对中华文化的学习缺乏兴趣、在处理矛盾问题时态度不端正等现实问题。家庭层面,部分父母只会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对他们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引导。学校层面,广西高校对于大学生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作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教育内容不够明确、针对性不强、教学形式单一,培育效果不理想等。造成广西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出现问题的原因可以分为国内因素和国外因素两个方面。从国内看,广西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弱化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自媒体所带来的消极负面影响;高校对“五个认同”思想培育不够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有待创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欠缺等因素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较大;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学生个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重视、自卑心理和狭隘的民族观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国外看,西方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境外敌对势力的思想渗透都会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带来负面影响。在培育路径上,笔者在分析广西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现状,剖析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国家,高校,家庭,学生个人四个层面来提出提升广西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对策。首先,发挥国家培育公共职能,以民族特色为依托,促进民族区域经济发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自媒体的网络监管。其次,发挥高校培育主导作用,建立健全“五个认同”宣传教育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育人能力、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各民族大学生加强交流,消除交往隔阂、借助多元文化载体,塑造良好培育环境等来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再次,发挥家庭协同作用,提升家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思想理念、营造良好的家庭培育氛围。最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自觉学习“五个认同”思想、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明确自身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感,增强自身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探索与基本经验研究
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实现,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亿万同胞为之奋斗的目标,而持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铸牢共同体意识则是团结和凝聚中华民族为之而共同奋斗的伟大实践。抗日战争是中国迈入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的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自觉意识空前觉醒,中国共产党在这个历史时期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变奏中取得丰富成果。面对世纪之变,研究和回答这一时期理论和实践探索究竟取得什么样的突破,积累了哪些经验,对于新时代下中国共产党如何进一步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紧紧围绕研究的问题,本文聚焦抗日战争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以中国共产党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探索为研究对象,以期总结中国共产党此方面的历史贡献和基本经验,并为今天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现实探索提供历史启迪和经验借鉴。本文的框架结构主要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概述了选题背景,学界研究现状,研究重难点创新点等。第二部分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基础和理论基础,追根溯源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演变中的,“自在”、“自觉”的历史沉淀,打下中国共产党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基础。再通过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化解民族问题的相关论述,为后文中国共产党结合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推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打下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在前文基础上,结合历史实际,从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两方面出发,梳理分析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具体探索。第四部分分析党此举取得的历史成就,结合前文总结归纳党在这一历史时期取得的经验,为新时代下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历史借鉴。第五部分梳理总结全文,明确待完善之处并对未来进行展望。
-
内地高中生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问卷编制
由于第三次民族主义运动,民族冲突和宗教冲突激化,个体的主体身份认同成为现代化中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而全球化使这一命题成为普遍需要探讨的对象。对于民族国家来说,尤其是多民族国家,认同的整合是国家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现代化和全球化带来了认同危机的同时也为新的认同的塑造提供了可能。在这一背景下,民族越多种、文化越多元,国家在身份认同整合问题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也越大。而中国,作为一个众所周知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认同方面的研究自然引起了各方学者的兴趣和关注。纵观前人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方向,在国内的研究较多,国外的研究较少。国外学者关于共同体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以及民族认同等方面的研究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研究具有参考意义。同时,国内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方面的理论研究偏向于探讨如何从政治、经济、哲学层面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缺少实践层面的具体应用研究,更缺少合适的测量工具。在测量工具的选择上,国内研究偏向于使用民族认同或者国家认同单一方面的测量问卷,或者越过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辨析而采用文化认同的测量问卷来代替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测量;在测量对象的选择上,国内学者更偏好于测量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的个体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取向,比如新疆、西藏地区,而对于其他地区以及非少数民族个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研究较少。近些年来,由于西北地区加强民族融合以及民族教育,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分裂势力的活动减少,反而是非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如香港、台湾以及邻近地区等频繁爆发出分裂势力策划的反抗活动。民族认同的发展模型认为,青少年后期是民族认同发展的高峰时期,为了了解当前内地高中生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趋势,本研究致力于编制一份适用的内地高中生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量表。在收集整理国内外理论基础和相关认同量表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3个理论维度,并编制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初始问卷。采用初始问卷对150名被试进行预测,通过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筛选出不符合标准的题项,最终确定问卷的3个维度(认知、情感、行为)和45道题项,形成正式问卷。随机选取300名内地高中生进行正式测验,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信效度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证实原有的理论模型,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问卷包括3个维度:基本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取向;(2)自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问卷》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可用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调查研究。
-
容器隐喻对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联想词效价表征的影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从教育儿童青少年抓起。促进青少年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项重要认知教育工作,就是在青少年中推广并使他们掌握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词汇。隐喻通常以简明生动的形式表达丰富的内涵,借由隐喻人们更容易理解抽象的概念,其中,容器隐喻在民族团结教育中有独特价值,有助于人民群众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义。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存在容器隐喻表征与否,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有关的联想词汇效价的加工是否受到容器隐喻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考察。研究1分为3个子研究,1a采用内容分析法,研究对象为人民网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中的33篇关键词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官方文字材料,分析官方文件里中华民族共同体容器隐喻的内容和特征。结果表明,有66.7%的材料有涉及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容器隐喻,包括家庭、物品、以及人体3类;1b选取大学生被试160名进行词汇联想测验,得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积极、消极联想词各5大类;1c选取大学生被试100名,对联想词效价以及熟悉度进行评估,最终得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积极、消极联想词各30个,作为研究2、研究3的实验材料。研究2选取大学生被试64名,探究了图片表征的容器隐喻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联想词加工的影响。实验为2(容器隐喻启动:启动/不启动)×2(联想词效价:积极/消极)两因素混合设计,组间变量为容器隐喻启动。结果表明,词汇效价主效应显著,对积极词的加工判断优于对消极词的加工判断;容器隐喻启动主效应显著,容器隐喻启动条件下,被试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联想词进行判断的反应时显著短于不启动条件下的被试对联想词进行判断的反应时。研究3选取大学生被试55名,探究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启动下容器隐喻对联想词加工的影响。实验为3(概念启动:不启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启动/无关概念启动)×2(字母位置:内/外)×2(联想词效价:积极/消极)三因素被试内设计。结果表明,词汇效价主效应显著,对积极词的加工判断优于对消极词的加工判断;容器隐喻启动主效应显著,在对位于圈内字母进行判断后,进行联想词效价判断的反应时显著短于字母在圈外的情况下进行联想词效价判断的反应时;概念启动与字母位置交互作用显著,在启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条件下,进行位于圆圈内的字母判断任务后,再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联想词效价判断的反应时,显著低于该启动条件中,圈外字母判断后的词汇效价判断反应时。得出如下结论:(1)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容器隐喻表征,被广泛应用于宣传教育中。(2)在我国官方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宣传中,常使用家庭、石榴籽等物体以及人体3类的容器隐喻。(3)相较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消极联想词,人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积极联想词具有认知加工优势。(4)以同胞、大家庭、石榴籽为主题的容器隐喻图片能显著促进被试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联想词的认知加工。(5)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本身具有关联容器隐喻的特征,进而影响到中华民族共同体联想词的词汇效价加工。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 ——基于茅兰沟多民族“三交”分析为例
多民族是我国历史发展客观存在的事实,经过汇聚和融合,逐渐形成一个多民族的统一体,而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是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选用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研究路径,选取平泉县一个满、蒙、汉三个民族杂居的田野点,通过对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各民族来源、各民族历史关系、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现状以及交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进行了思考和探讨。绪论部分综述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民族关系研究现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的现状研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等。第一章详细介绍了平泉县、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的具体状况,以及满、蒙、汉三个民族来源和历史上的交往交流交融。第二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详细论述了当前三个民族在经济、文化、社会交往以及族际通婚。从第三到五章针对各民族交往现状,总结了该乡民族交往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制约民族关系和谐的因素。第六章通过梳理平泉县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各民族共有的民族精神,探索当地各民族和谐发展的路径,通过不断充分利用国家制度优势,为和谐民族关系提供动力和导向,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和谐民族关系提供保障,通过产业结构转型和新型农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积极组织大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来为民族交流提供催化剂,最后积极营造包容性社会,构建互嵌式居住格局,促进民族关系又好又快的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此,希冀本文能够以小见大为多民族地区民族“三交”研究提供典型案例,丰富多民族地区“三交”的知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有益建议。
-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甘堡藏寨特色村寨建设评估研究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是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工作。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可见,新时代要始终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为指导进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甘堡藏寨是典型的嘉绒藏族聚居村寨,经过多年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开辟了一条特色建设之路,但要实现特色村寨建设的创新突破,要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作为理论指导,牢牢把握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的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政策,并辨析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甘堡藏寨特色村寨建设进行了评估。通过评估探究甘堡藏寨特色村寨建设的成效与不足,并对甘堡藏寨特色村寨建设进行展望,希冀为其他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提供经验借鉴。论文第一章介绍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政策,阐述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在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社会共同体层面的逻辑契合点。第二章介绍甘堡藏寨的基本概况和特色村寨建设现状。第三章根据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逻辑契合点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并对甘堡藏寨特色村寨建设进行评估,分析可得出政治维度:深化国家认同,文化维度: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经济维度:开创内外循环特色经济发展模式,社会维度:促进族际交往与民族团结互助四点成效,以及政府主导与村民参与协调性不足、保护发展优秀嘉绒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共鸣不足、村寨特色经济建设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契合度不足三个问题。第四章主要论述了关于甘堡藏寨特色村寨建设的展望,提出了补足甘堡藏寨特色村寨建设短板的具体举措和甘堡藏寨特色村寨建设启示的两方面内容。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发现,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内在逻辑契合点,构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同时,根据甘堡藏寨特色村寨建设评估成效与不足提出的具体改进举措与相关启示希冀为未来其他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参考。
-
青海省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近年来,在国内面临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国际环境愈加严峻的情况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加强国家凝聚力、提高人民幸福生活有着重大意义。大学生最终会走向社会,未来将成为国家建设创造的中坚力量,是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大学生群体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认同关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本文基于已有的民族理论、共同体理论和相关研究,采用自编问卷,经过两轮预调查,使用SPSS21以及AMOS24软件进行信、效度检验,询问专家和测验对象的意见,经删减、修改后最终完成问卷编制。使用问卷对青海省大学生群体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状进行调查。根据对问卷数据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群体当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整体较好,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和态度情感都较为积极。2、理工类学科学生在“对中华民族的认知”、“对中华民族的情感态度”、“对自身民族的情感态度”、“对自身民族的认知”、“对其他民族的情感态度”、“中华民族的行为意愿”五个维度上得分显著低于文史类学生。3、情感情绪的特征会影响男女大学生的民族情感态度和意愿。由于女大学生更善于细腻地表达情感,且男女生的专业分布上并不均衡(理工科男生多,文史类女生多)。所以女大学生在“对中华民族的情感态度”、“对自身民族的情感态度”、“对自身民族的认知”、“对其他民族的情感态度”、“中华民族的行为意愿”五个维度上,女生得分均显著地高于男生。4、城市学生相比农牧村学生来说,成长环境更为丰富、教育资源更好。因此,在“对中华民族的情感态度”、“对自身民族的情感态度”、“对其他民族的认知”、“对自身民族的情感态度”四个维度上,家庭在城镇地区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农牧区学生。5、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水平与党团员相当,党团员与群众之间在各个维度的得分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得分均较高。6、大学生群体,对于如何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何开展和改进民族团结教育有着自己的观点,且这些观点几乎都是积极且思路正确。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以下建议:第一、加强大学生的民族交融,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二、扩展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活动载体。第三、更多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宣传教育
-
民族融合视野下辽朝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推动和建设研究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东方大国。宋辽金元时期是多民族历史文化碰撞、交流、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辽朝在加速封建化的过程中,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文化方面深受中原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对中华文化认同的精神理念,在“国家观”上认同自身属于中国,在“民族观”上认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并通过思想、经济、政治、文化层面的举措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继续形成和发展。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简述研究目的、意义,对有关概念:民族、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作出界定,对目前有关辽朝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阐明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辽朝各民族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方式融合状况。从政治层面的各民族杂居共处、汉族士人在辽入仕情况;经济层面的农耕生产方式深入推广、手工业各民族共同推动;社会生活方式层面的服饰、饮食、居住方式的相互影响等方面,论述了辽朝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推动和建设的政治、经济、社会基础。第三部分为辽朝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推动和建设。这种推动和建设分别从思想、经济、政治、文化四个层面进行:思想层面辽朝形成和丰富了“正统观”和“中国观”;经济层面辽朝农业、手工业、商业政策改变了各民族旧有经济格局,推进了生产方式和贸易方式的一致和平衡,借助经济发展力量自发地推进了各民族的共融共通;政治层面南北面官制、礼制和科举制度的实行,改变了单一的契丹族统治的政治结构,形成了契丹族、汉族、奚族、渤海族等多民族共同施政局面,使大量受过儒学教育的官员入仕;文化层面儒学的认同和推广、对中原文学的效仿和学习带来的汉语诗文创作的繁荣,为契丹文化注入诸多中华文化的元素,同时契丹文化进入到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之中。第四部分为辽朝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推动和建设的历史地位、意义及启示。这种推动和建设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推动和建设的实践过程具有积极的意义:是契丹以及辽朝境内其他少数民族文明进程的加速和推进;是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继续扩大、凝聚和发展。带来的启示:民族融合、交流、发展始终是主流,民族隔阂、对立是末流和末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