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阿昌族
- 白族
- 保安族
- 布朗族
- 布依族
- 藏族
- 朝鲜族
- 达斡尔族
- 傣族
- 德昂族
- 东乡族
- 侗族
- 独龙族
- 俄罗斯族
- 鄂伦春族
- 鄂温克族
- 高山族
- 仡佬族
- 哈尼族
- 哈萨克族
- 汉族
- 赫哲族
- 回族
- 基诺族
- 京族
- 景颇族
- 柯尔克孜族
- 拉祜族
- 黎族
- 傈僳族
- 珞巴族
- 满族
- 毛南族
- 门巴族
- 蒙古族
- 苗族
- 仫佬族
- 纳西族
- 怒族
- 普米族
- 羌族
- 撒拉族
- 畲族
- 水族
- 塔吉克族
- 塔塔尔族
- 土家族
- 土族
- 佤族
- 维吾尔族
- 乌兹别克族
- 锡伯族
- 瑶族
- 彝族
- 裕固族
- 壮族
-
某小学民族团结校本教材文化选择研究
民族团结校本教材为民族团结校本课程的具化物,是学校自主进行文化选择、传承、创新的媒介,其本身为物化文化。民族团结教材的建设旨在借助学校场域、教学途径,系统性向青少年传递优质、多元民族文化,使其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树立平等、包容、认同的文化观,进而推动56个民族的文化认同、实现文化融合共生。在民族团结校本教材编撰过程中,对于文化选择进行研究具有一定价值性。其一为民族团结教育教材建设提供一个可供学习的案例,其二有利于学校民族团结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本研究立足于民族团结校本教材文化选择价值的提升,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课程编制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以某民族地区小学为个案学校,采用文本分析、问卷、访谈等方法,对民族团结校本教材文化选择进行探寻,力求通过先验知识与实践探索对民族团结校本教材文化选择的现实样态、影响因素做出分析、论证及阐释,由此提出策略及建议。本研究,从背景考察、校本教材编写程序、教材重点内容编排分析说明文本分析对象的基本情况,从空间维度、功能维度详实探析教材文本文化要素有效节点的现实样态,从文化选择的目标厘定、主体构成、准则设定、价值评定四个核心要素分析文化选择的过程。研究发现,文本内容以地域文化为主;文化选择过程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培养民族团结意识、促进文化发展、发展学校特色为目标;主体构成表现为校长及教研主任为主要决策者,教师主体边缘化,学生是教材的使用者及意见反馈者;准则的设定以校领导为主体,文化类理论为主;价值评定方面,教师、学生、校外行政部门为评定主体,以文化选择的类型为主要评定内容,以政治价值导向、学生需要为评定依据。基于以上分析发现其有可传播的经验,具体表现为:严把政治方向,注重价值导向;文化选择内容丰富,除民族语言文字文化要素外整体比例适中;图文并茂、格调清新,注重实践活动编排。同时存在以下问题:文化选择主体单一,教师意识淡薄;文化选择内容重复,民族语言文字文化要素缺乏;文化选择内容编排混乱,缺乏严谨的组织原则;价值评定主观,缺乏系统的教材评价标准体系。针对实证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改进建议:融合多主体,优化教材编审队伍建设;设定科学严谨的校本教材文化选择目标;健全文化选择类型及组织准则;关注教材使用,建构科学有效的教材评价标准体系,健全价值评价步骤。
-
民族地区中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模式个案研究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文化建设作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总体部署,提出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目标,并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教学过程始终,深刻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努力发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加强民族团结的基石。新时代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求,迎接国际社会新挑战,同时要承担继承与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民族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培养民族团结观,凝聚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艰巨任务。因此,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一直以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当前,我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已有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自2008年教育部印发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实施以来,民族地区许多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取得了可观成效,但仍存在着一定问题。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尚未建立与各个教学环节的紧密联系,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效果与理想有差距。如何有效优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模式,将民族团结意识内化为学生潜在意识和自觉行为,构成了本研究基本出发点。本研究选取恭城瑶族自治县Y中学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分析、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对Y中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状况进行分析和探讨。试图促进该校改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模式,提升实践效果,同时为其他民族地区中学提供经验参考。本研究由以下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关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梳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关理论和文献,以及阐述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阐述了民族地区中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功能,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功能和文化功能三个方面叙述其重要意义。从宏观到微观,国家到地方,具体阐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培育民族专业人才,促进民族地区发展,铸牢共同体意识,实现伟大复兴梦的政治功能;丰富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增强学生文化认同感,提升民族自豪感的教育功能;保存民族文化遗产,继承民族非遗物质文化遗以及抵御外来文化侵略,弘扬本土文化的文化功能。第三部分呈现与分析Y中学实践调查结果,首先基于瑶族文化背景,介绍了Y中学文化概况与学校基本情况;其次从价值取向、校园文化建设与具体实践活动方面着手,着重探讨与分享该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基本经验;最后对收集的调查问卷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数据分析,为后续Y中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问题探究和策略优化奠定研究基础。第四部分对Y中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困境进行分析研究,以Y中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施现状为例,阐明目前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价值认知的偏差与困惑,实践活动理想与现实差距的表征与原因,以及师资队伍结构与能力问题。旨在认清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际问题,找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完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第五部分以Y中学为实例提出民族地区中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模式的优化策略,即强制到自发的文化沁入式、被动到主动的课堂互动式、分散到整合的资源共享式、传统到新颖的智能体验式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模式,试图结合信息时代的发展特征,以期为创新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模式提供新思路。
-
民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文化范式研究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促进我国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教育都必须在一定的文化框架下进行。本文根据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及文化范式理论,对以广西为代表的民族地区的两所民族学校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文化范式实践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文化范式的价值取向、认知内容、方法体系、育人环境出发,发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文化范式建构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实践强化路径,以期对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开展提供思路及实践案例。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介绍本研究的选题缘由,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本研究的研究内容与思路及研究方法等进行说明。第二部分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文化范式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及文献综述。研究以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与文化范式理论为依据,总结得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文化范式具有的文化共生的价值取向、多元文化的认知内容、文化育人的方法体系、文化关照的育人环境的基本框架。第三部分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文化范式的调查设计与实施。通过对样本选取与概况分析,进行调查问卷及访谈观察的设计与实施,从问卷信效度、被调查者主体特征及主成分因子、人口特征与民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相关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民族文化基本认知状况分析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分析。第四部分为民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文化范式的建构现状及影响因素。基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基本框架,从价值取向、认知内容、方法体系、校园环境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存在文化共生价值取向明显但文化自信稍显不足、认知内容多元呈现但文化内容趋于浅表、课堂教学贯穿但专业程度不足、实践活动量多但广度深度欠缺、家校合作形成但社会参与不足、文化育人环境显现但文化环境设置不妥的现实状况,分析得出建构意识浅薄、师资力量配备欠缺、教育教学方式有待提升和校园环境营造不够充分的因素影响我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文化范式建构。第五部分为民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文化范式的建构路径。针对我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以文化范式理论为指引,分别从文化特质、文化认同、文化认知、文化融合、文化育人、文化场域等多个角度出发,提出将彰显文化特质、转变文化认知、促进文化融合、延伸文化场域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文化范式建构路径。第六部分为研究结论与展望。通过对本研究进行总结梳理,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文化范式构建路径应用好,进而实现文化范式价值取向的全面认同、多元文化生活图景的深刻描述、文化育人的方法体系的有效整合、校园文化景观生产的空间重构等目标,全面推进我国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发展优化,是新形势下我国民族教育的研究应有之义与根本价值探寻的展望。
-
云南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民族问题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结合的办学理念也因此而得到进一步明确。地处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云南高校积极响应新时代号召,扎实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结合的实践路径,形成了既有共性又有特色的办学风格。研究云南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梳理云南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路径及其有待完善的问题,对于如何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结合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共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相关文献、重难点、创新之处及思路、方法等做出说明、概括和阐释。第二章和第三章重点讨论云南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回答为什么研究云南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问题。第四章着重梳理云南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其逻辑理路主要是从云南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现状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入手,通过问卷结果的数据分析总结出存在的问题,并从主体性、社会环境和历史传统因素诸方面重点分析云南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问题形成的影响因素,回答云南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问题存在的原因,为探索如何推进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路径研究提供数据依据。第五章基于云南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等研究成果,重点阐述如何推进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实践路径,呼吁人们关注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事业。
-
广西民族自治县社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施现状研究 ————以L县为个案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祖国繁荣统一的必要举措,是各民族同胞安身立命的希望所在和力量所在。L县在物理空间上汇集了壮族、苗族、瑶族、哈尼族等多个民族,在精神空间上自然嵌入了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各民族在长期的交流交往交融中形成了互帮互助,和谐共生的文化氛围。2013年L县成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基地。L县社区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过程中,秉持不同民族同胞共同发展的理念,不断优化工作方法,积累了诸多经验,荣获了优秀学习型党支部荣誉、优秀培训单位、普法先进村屯、国际阅读协会扫盲大奖、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文明卫生村屯奖、传承民俗文化活动奖、诗词山歌先进组织奖等多项荣誉。这种良好局面的生成,得益于L县社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各项有效措施。因此,对L县社区实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现况进行研究,总结其工作经验,对于推动社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深入开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基于“考察现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优化策略”的逻辑思路,运用文献法和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L县社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施现状进行调研。调查内容涉及L县社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实施目标、实施管理、实施主体、实施内容与方法、实施评价等诸多方面。考察发现,L县社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实施目标明确,建立了县—乡—村环环相扣的三级社区工作管理机制,利用社区培训专家、非遗传承人、退休教师、志愿者等多种人力资源,以学习党的民族政策、教授农业技术、传授红瑶刺绣非遗技艺等为载体,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站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视角审视,L县社区通过实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传承和弘扬了不同民族的非遗文化,培养了一批非遗传承人,推动了不同社区居民共同走向致富之路,增强了社区各民族同胞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了社区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成效确实显著,但同时也存在着些许问题:首先,评价机制尚不健全,缺乏对县—乡—村三级社区工作管理机制的评价;其次,师资队伍水平层次不齐;最后,社区中的学校教育资源未能有效融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的水平和力度。鉴于此,L县社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需要在评价机制、师资队伍、培训内容、社区合作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具体而言,第一,完善县—乡—村三级评价机制。从评价主体、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时间和等级划分等方面制定详细的评价体系;第二,分类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根据退休教师、兼职教师和志愿者教师、农村能工巧匠和非遗传承人三类师资的水平问题,分别提出更新知识结构、完善继续教育、鼓励再教育、解决岗位编制、提高收入丰富教育教学知识等具体解决方法;第三,拓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培训内容的范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培训内容不能局限于各种技术的传授,应该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理论知识、民族文化知识、富民政策等时代呼唤有机结合,提高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政治站位;第四,加强社区与学校的密切合作。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智慧资源、人力资源,促进社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深化发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新时代各民族共同发展的诉求。L县社区遵循党和国家关于民族政策的价值引领,根据县情不断完善工作部署,以为各民族同胞谋福祉为中心,久久为功、善作善成,赋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高质量发展。
-
试论新疆民族团结的理论基础及其基本实践
新疆作为我国典型的多民族省区,民族团结与否直接关系到新疆的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到整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更关系到祖国边防的巩固和国家的统一。因此,党中央和新疆各级领导历来重视新疆的民族团结事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的民族团结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观的指导下,得以全面贯彻实施,并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民族团结日益巩固和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进行,既为新疆民族团结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又使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影响民族团结的因素不仅依然存在,而且还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因此,当前形势下,探究新疆民族团结的理论基础,回顾新疆民族团结的实践历程,系统地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进一步做好我们新时期民族团结工作,维护边疆稳定,加快新疆乃至全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理论角度出发,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观是新疆民族团结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观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后被列宁、斯大林加以发展。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三代领导集体,结合不同时期的中国多民族的具体实际,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观,使之成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指导思想,也为我们新疆进行民族团结的具体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民族团结工作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观指导下的具体实践。这一部分分三个时期展开论述:(一)1949年至1957年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党中央和新疆政府把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观具体运用到新疆实践,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消除民族隔阂、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建立少数民族统一战线和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具体政策和措施,并取得了很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使民族团结不断巩固和发展。(二)1958年至1976年新疆民族团结工作曲折发展时 <WP=3> 期。这一时期,由于指导思想的偏差,以“阶级斗争为纲”,在实践中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理论,致使新疆民族团结工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后来由于多次检查、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开展“一个祖国、一条道路、一个领导”的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仍有一定的发展。(三)1976年至今民族团结工作的恢复和发展时期。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理论的指导下,新疆进行了平反冤假错案、恢复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持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落实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支持兵团的发展壮大、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开展反分裂斗争等一系列具体的实践,并取得了显著成就,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使民族团结日趋巩固和发展。 第三部分:21世纪新疆民族团结面临的形势与对策思考。首先,论述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一方面给新疆民族团结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又使之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在经济利益、民族政策、人口互动、民族意识、宗教问题、民族教育诸方面出现的问题不断增多,以及“东突”势力加紧对新疆的渗透与颠覆。其次,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加强民族团结的应对措施: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宣传教育、妥善地处理好涉及民族关系的各类矛盾、提高对民族分裂主义的认识和打击力度、加快全面建设新疆小康社会的步伐、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素质以及重视和加强区情社情的研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尽管还存在着诸多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但随着各民族之间交往的日益密切、新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以及各民族反分裂斗争的伟大胜利,各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和对祖国的向心力将会进一步增强,各民族之间的大团结将更加巩固和发展。
-
民族团结政策在新疆的实践现状研究
民族团结政策是中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个总的政策。新疆是中国最大的一个省区,新疆又是一个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统一的具有战略地位的省区。在这个大背景下,新疆的民族关系不仅是新疆民族团结的关键和核心,也是中国民族团结的关键和核心。基于这样的战略背景,该文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及国内外学者关于民族团结的研究成果作为理论依据,从文章的开始叙述有关民族团结的理论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来阐述,并且依据调研资料展开叙述。针对民族团结政策在新疆各地区的实施情况的典型性和差异性,笔者分别从民族团结政策与民族政策具体政策的关系、民族团结与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大的背景来阐述民族团结政策在新世纪新的发展和体现,并结合民族团结政策在新疆的实践现状,提出不足,并作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本文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略述文章的研究的背景、意义、技术路线和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部分:从理论角度出发,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理论,并分析民族团结的的内涵和,并结合新疆具体的历史发展趋势,阐述在新疆实施民族团结政策的必要性。 第三部分: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来阐述,并且根据政治中的政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两个方面来阐述民族团结政策在新疆的具体实践。政治方面主要是通过民族政策中的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的补充和完善,对民族团结的方面的具体实践加以阐述;经济方面主要是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西部大开发两大社会背景下加以阐述民族团结关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民族团结关系的特点。依据调研资料展开叙述,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来剖析民族团结在新疆的实践情况。 第四部分:通过民族团结先进典型个案研究(北疆阿勒泰市汗特尕特乡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位农八师一三三团)进行阐述民族团结政策在新疆实施的过程中,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及心理认同的关系及影响。 第五部分:通过对民族团结政策在新疆实施的现状研究,总结出民族团结政策在新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思考对策提出建议。 第六部分:结束语
-
建国60年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理论的发展线索和主要经验
正确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成立起就非常重视民族团结问题,积极探索解决中国民族团结问题,把维护好民族团结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历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下,民族团结理论逐渐走向完善。本文通过回顾新中国60年来民族团结的相关理论,深入分析各个时期民族团结理论的特点。同时,本文在对建国60年来各个时期民族团结理论回顾和梳理的基础上,对民族团结理论的整个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层次挖掘和提炼,结合各个时期民族工作的实践,总结出我们党民族团结理论发展特征和做好新形势下加强民族团结工作的基本经验。建国60多年来,我们党对民族团结理论的认识、政策、原则、措施和实践活动等等,有成功,也有失误;有经验,也有过教训;有正确,也有过偏颇;有顺利,也有过曲折。民族团结理论发展是一个反复实践、反复认识、不断总结、不断深化的过程。总之,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理论的指导下,在我们党60年的民族团结理论发展的历程中,使我们对加强民族团结的认识更为清晰、理论更为彻底,政策更为成熟,措施更为合宜,实践更有成效,体现出作为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品格和政治智慧。
-
我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现状及问题研究 ————基于北京、沈阳、内蒙三地部分中小学的调查分析
当前,我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但也不能忽视危害民族团结的潜在因素和国内极少数分裂主义分子以及国际反华势力加紧“分化”的现实危险性的存在。3.14事件、7.5事件、破坏奥运火炬传递事件的发生凸显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早在1994年,我国就开始在天津有条件的中小学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试点工作,2000年,中小学民族团结工作扩展到了全国范围。在多年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中,我国各中小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内容、实施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许多人对民族团结教育的概念、特征、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等问题还存在模糊认识。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北京、沈阳、内蒙三地的19所中小学的教师和学生的调查,希望对当前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发现其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策略。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理论基础、核心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并概览了民族团结教育的相关研究成果。 第二部分介绍了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本部分从教师对民族团结教育的认识、学生民族团结意识现状及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实践三个方面展开调查。 第三部分分析了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具体问题为:部分教师认识存在偏差、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缺乏引导、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效果有待提高。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对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教师的民族知识有限、教材对民族团结教育相关内容涉及较少、学校间没有形成优质民族团结教育资源的共享。 第四部分介绍了加强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建议。建议分别为树立对民族团结教育的正确理念,加强对民族团结教育的督导,加强教师培训,从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性等。
-
我国民族团结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民族团结教育是多民族国家培养社会成员民族团结意识的重要途径。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关系到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以及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因而对国民施以系统、有效的民族团结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社会工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坚持不懈的在全社会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根据新的形势发展需要,我国的民族团结教育亟待实现创新,求得突破。 论文兼顾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首先从多民族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高度,将国民的民族团结意识视为多民族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在引领民族团结行为、创设民族团结局面方面具有能动作用,并指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培养民族团结教育意识的基本途径。立足于实践的角度,以历时性研究的方法将新中国的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归纳为三个方面(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各民族的国家认同、通过民族理论教育认知民族现象和民族问题、通过民族政策教育理顺和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发展)、将新中国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同时为了体现连续性,还归纳了新中国建立以前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将新中国民族团结教育特点归纳为“三合一”的主要教育形式、长期以党和国家为主导、重视核心价值观念的宣示,将新中国民族团结教育的成绩总结为民族团结已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规范民族事务与民族交往行为、涌现了大批典型人物和突出事迹。 论文遵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总结出当前我国民族团结教育面临的挑战,即如何适应民族问题的新特点、如何适应民族工作日益社会化的新需要、如何形成认识上的统一。在探究如何实现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突破方面,提出要准确理解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实现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全社会化、实现民族团结教育的四个转变。民族团结的内容是立体的,在意识、认同(态度、情感)层面上是递进和逐步提升的,因而要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育任务,有条不紊的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方案设计。要适应民族工作社会化的趋势,实现教育实践纵向的全社会化和横向的全社会化。要结合时代需要,实现向“重心下移”、“知行合一”、“情利并重”、“跳出定势”的转变,以实现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与时俱进。 论文运用文献法分析和梳理出关于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机制、实施途径及方法、主要经验、具体做法以及不同的时代特点。通过实地调研和个案分析法,验证和展示了总结出的相关理论。综合利用民族政治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的原理和理论,实现多学科交叉分析研究。 论文的主要价值和创新之处在于:拓宽和延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将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进行立体化的解读;提出将国家主导的政治层面的民族团结和基于民族理解的社会层面的民族团结结合起来;指出我国的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之中,已成为增强国家凝聚力、密切民族关系的“软力量”;从理论上阐述民族团结在多民族国家意识形态中的地位和作用、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民族团结教育工程的构成以及实施途径,从而从理论层面更为明晰的认知民族团结;从历时性角度回顾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经验、成果以及不足;结合当前我国民族问题的新特点、新情况、新变化提出民族团结教育的一系列建议。 论文的不足之处在于微观的分类指导研究尚不充分,因为我国民族关系发展在民族之间、地区之间存在着不平衡,需要结合不同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出针对性强的施教内容与策略,因而在微观的施教研究中还有待深入
-
周恩来民族团结思想研究
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在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期间,他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提出了许多适合中国国情的民族问题理论和观点,为实现国内各民族的空前大团结,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社会主义民族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周恩来在长期的民族工作实践中,对促进民族团结进行了有益探索,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其民族团结思想内容丰富而广泛,深入研究老一辈无产阶级理论家的民族团结思想及开展民族团结工作的方法和实践,对于我们今天的民族理论发展和民族工作实践,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本着较为全面,客观和科学的态度,本论文从民族团结的基础理论、继承发展、特点以及意义等方面,对周恩来的民族团结思想和实践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地研究,旨在凸显周恩来民族团结思想在加强当前我国各民族大团结、构建和谐民族关系中的现实指导意义。
-
高等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研究
当代世界局势正处于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深刻变化之中,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依然面临着两大热点和难点——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由于各民族之间客观上存在诸多差异,加上国内外仍然存在的一些敌对势力对于民族关系的破坏和利用,使得民族问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依然显得十分突出。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重任的高等学校,不单本身面临着多民族学生齐聚一校的现实,也成为敌对势力进行渗透的重要目标。因此,高等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不但事关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校稳定,更关系到数以千万计的年轻人的政治选择,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本文立足于高等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从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多元文化教育的视野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民族团结教育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探索高等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模式。全文共四个部分,从高等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意义入手,着重论述了民族团结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其次,源于科学发展观、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启迪,提出了民族团结教育的三条原则和两种基本方法。三条原则是:全面协调、以人为本和多元一体,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准则,它们指导着高等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实施的每个步骤和环节。两种基本方法即灌输与互动相结合、显性与隐性相结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其本身就具有实践意义,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各方面环境和条件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在当今的高等学校民族团结教育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创新,构建出民族团结教育的新模式。第三,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民族团结教育有着自身的目标要实现,也就离不开具体的教育内容。文章从理论到实践,从现实成就到政策法规等诸多方面,比较全面的概括了高等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第四,通过有效的途径和保障,是实现高等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目标的关键所在。本文从课堂内外、显隐环境、理论与实践等不同层面,论述了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多种途径,并且从思想、制度、教学和物质四方面剖析了如何保障民族团结教育的顺利实施。 民族团结教育作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着它自身的特性。文章力图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升理论高度,拓宽知识视野,更新思想观念,理清工作思路,以期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合校情、重实效的高等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模式。
-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国家认同观与民族团结教育研究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与民族的团结是世代中华各族儿女的共同愿望,也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国家大一统的历史观念亘古有之,得到了各族人民的高度认可和推崇。它包含了人们国家认同意识、民族团结意识。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一直深藏于各族人民的心中,是各族人民友好往来共谋发展的成果。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少数民族人民的思想、感情、行为等方面,内在地蕴含了少数民族人民国家认同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国家认同观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共同的先祖、生存空间和文化使命使少数民族从思想上接受中华一家思想,把少数民族历史纳入中国的历史大潮中;维护和谐民族关系,反对民族侵略和压迫,繁荣民族经济,是少数民族与汉族深厚感情的见证,是民族团结的果实;与汉族人们一起共创中华文化,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维护国家统一,是少数民族人民在重大的历史事件中,坚持民族团结价值取向,营造和巩固民族团结局面。 梳理和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良传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有助于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国家认同传统本文主要从三方面来进行分析。第一部分,简要分析少数民族国家统一观念,增强国家认同情感,巩固民族团结之情,民族团结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照顾教育对象感情,做到情理相间,以情动人。第二部分,简要分析少数民族民族和谐思想,强化这一思想,为民族团结打下思想基础,教育各族人民树立牢固的民族团结意识。第三部分,回顾少数民族人民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教育少数民族人民真正认识到民族团结教育的意义,在重大事件中如何学习先辈做到这一点。营造民族团结局面是民族团结教育的着力点和成果所在,是民族团结教育真正意义所在。 充分认识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的功能—凝聚、教育、激励,进一步创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充分挖掘其积极主张和文化精神,与时俱进,适应时代要求以提升民族团结教育效果。
-
当代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以广东地区部分高校为例
我国是有着56个民族、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民族的团结和稳定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前提和保证。新中国建立后,各种形式的民族团结教育蓬勃开展,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了重要支持。然而,2008年西藏“3.14”事件尤其是2009年新疆“7.5”事件的发生,让民族团结及其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更加凸显。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当代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和对策进行研究。 文章首先对民族、民族关系、民族问题和民族团结这些民族团结教育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民族团结教育的定义。 其次,概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团结理论——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以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作为民族团结教育的支撑理论;最后对我国近年来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做了一个回顾和梳理,得出了我国近年来越来越重视民族团结教育的结论。 再次,通过对当代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的调查分析,探讨了其现状形成的原因,并试图找出除高校之外,对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产生影响的社会原因和大学生自身的原因;然后以美国和加拿大这两个移民大国进行民族教育的成功经验作为我们的借鉴。 最后,通过对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影响因素的分析,重点探讨当代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及其途径方法上的优化:在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方面,除了传统的教育内容,公民教育也列入了其中;在方法以及途径方面,分学校、家庭、社会文化环境、大学生自身等几个层次进行论述。
-
民汉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开发跨文化比较研究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文明是千百年来各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实行民族团结教育,传承和保存中华各民族的物质、精神文明,树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观,对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具有重要的政治和文化意义。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小学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开发是各小学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方式。因此本选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本论文采用跨文化比较的方法,以比较研究为视角,分别选取山东省青岛市和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作为汉族地区和民族聚集地区的典型样本。通过对两地小学的实地调查研究,比较两地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其异同和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当前实际,提出建设性思考,为富有成效地组织和推进各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开发提供现实依据,充实课程论研究领域下的民族团结教育的理论研究。 本论文共分为四部分,除第一部分是绪论外。第二部分通过访谈的方法获取大量资料,以此为依据论述了笔者对山东省青岛市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开发现状的考察:青岛市小学老师对民族团结教育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是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开发仅是以学科渗透、校园环境宣传和活动课程的形式进行。第三部分同样经过访谈获取资料后,论述了笔者对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开发现状的考察:呼和浩特市小学老师对民族团结教育重要性和青岛市小学老师有着大致相同的认识,其课程开发方式也基本相似。第四部分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青岛市和呼和浩特市民汉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开发中两地教师的态度和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比较,两地虽然都有一定的重视,但是却仍然有相对局限性。第五部分阐述了笔者对青岛市和呼和浩特市民汉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开发的思考,认为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开发种类应该是多元的:既应该开发专门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又要在各门学科中有效渗透,以及开发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同时应该进行有效的课程评价:将民族团结教育常识纳入小学学期考核总成绩中,在活动课程中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并以形成性评价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