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阿昌族
- 白族
- 保安族
- 布朗族
- 布依族
- 藏族
- 朝鲜族
- 达斡尔族
- 傣族
- 德昂族
- 东乡族
- 侗族
- 独龙族
- 俄罗斯族
- 鄂伦春族
- 鄂温克族
- 高山族
- 仡佬族
- 哈尼族
- 哈萨克族
- 汉族
- 赫哲族
- 回族
- 基诺族
- 京族
- 景颇族
- 柯尔克孜族
- 拉祜族
- 黎族
- 傈僳族
- 珞巴族
- 满族
- 毛南族
- 门巴族
- 蒙古族
- 苗族
- 仫佬族
- 纳西族
- 怒族
- 普米族
- 羌族
- 撒拉族
- 畲族
- 水族
- 塔吉克族
- 塔塔尔族
- 土家族
- 土族
- 佤族
- 维吾尔族
- 乌兹别克族
- 锡伯族
- 瑶族
- 彝族
- 裕固族
- 壮族
-
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错综复杂,协调好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对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国家兴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长期以来,党始终予以民族问题高度重视,与时俱进地对民族工作进行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剖析民族关系与问题的基础上,着眼现实发展需要,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论断,为完善我国民族理论、推进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步入新时代,伴随着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深入人心,不同民族、地区之间的合作与交融也日渐加深,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开启了新征程。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难题与挑战也接踵而来。审视国内,狭隘民族主义思想残余的存在、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阻滞,影响民族治理的因素更为复杂。放眼国际,诡谲多变的局势下,多元社会思潮和价值观交锋碰撞,敌对破坏势力猛烈冲击,民族问题深刻影响着全球和平与发展。鉴于此,唯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沉着应对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中的变化和挑战,保证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进而最大程度上凝聚民族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共圆伟大复兴中国梦。本文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内容,以“新时代”为切入点,以“铸牢”为逻辑主线展开研究,分五大章节对主要内容进行详细论述。第一部分,绪论。该部分主要对文章的选题依据及意义作出概述,在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后,确定研究的具体思路和方法,明确存在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概述。选取与本文写作相关的三个核心概念进行界定阐释,以明晰其中的内在逻辑关系。充分挖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为全文的写作奠定研究基点。第三部分,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义。从顺应国内发展需要、适应国际复杂局势的双重维度入手,全方位展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在当今时代何其重要,从而为本文研究提供必要的价值导向。第四部分,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境遇。基于现实机遇和现存挑战的双重视角,具体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过程中存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为最终探索铸牢路径提供精准依据。第五部分,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实践路径。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对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分析和探讨。具体为突出政治保障作用以夯实认同根基、推进经济共建共享以奠定物质基础、构筑精神文化家园以强化情感归属、营造社会团结氛围以凝聚价值共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需要理论层面的研究积累以提供思想指导,更需要实践层面的深入推进。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聚焦新时代这一特定背景,注重将理论回归到实践,在选题角度、研究视角和内容方面均有所创新,详细阐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当代社会的深刻意蕴,并结合国内、国际发展局势,全方位分析了其面临的现实境遇,致力于探索更具实效的多维铸牢路径。
-
中华民族共同体语境下民族地区教师教育地方课程建构研究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基于中华民族团结统一与各民族特色发展的需要,少数民族教育包括教师教育被赋予国民性之本质属性与民族性之特殊属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性、多样性特质在交融中共同熔铸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同一性与国民性本质。本研究恪守“为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教师”的基本前提,以“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地方课程培养服务于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教师”,促进我国教师教育多样化与民族地区教师教育内涵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语境下,开发与整合民族地区地方性知识,建构教师教育地方课程,是在铸牢民族地区教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和方向下培育其中华民族团结统一教育信念、多元一体教育能力与多民族文化知识,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培养“靠得住、下得去、用得上、教得好”的教师,进而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公共事业发展的现实与长远需要。作为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民族地区地方性知识是少数民族传统教育的知识“基础”,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与主流文化知识、外来知识之间具有不置可否的互惠性与融通性。无论是站在知识观念的视角,还是基于知识类型的立场,民族地区地方性知识对于民族地区师资培养皆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与课程资源价值。深度挖掘和科学整合民族地区地方性知识,建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教师教育地方课程,具有深刻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基础与后现代知识论基础。研究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语境下,建构教师教育地方课程,首先必须以培育民族地区教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和方向,对标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及《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幼儿园、中小学教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与专业信念的一般性要求;其次,必须结合课程理论与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与中华民族团结统一教育实践的多重需要,从学科课程、实践课程、隐性课程三个维度建构立体化、系统化、一体化的教师教育地方课程体系。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与访谈发现,受国际多元文化教育与多元文化教师教育思潮影响,民族地区教师教育已开始进行特色化、内涵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部分教师教育院校将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纳入教师教育课程,注重培育民族地区教师、“准”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理念;部分院校在体育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等教师教育专业纳入少数民族文化课程,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民族地区部分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体现出多样性与地方性特征。整体而言,民族地区教师教育地方课程仍处于相对缺失或绝对缺失的状态。在学科课程方面,首先,民族地区教师教育院校缺乏民族教育教学理论学科,如民族教育学、文化心理学与民族科学等课程;其次,缺乏对现有乡土教材的科学选择与有效利用;再次,教师教育专业现有地方课程普遍存在重体育与艺术移植、轻科学与价值阐释等问题。在实践课程方面,首先,民族地区教师教育院校缺乏与区域幼儿园、中小学校的深度联系与合作,使教育实习、教育见习、观摩、锻炼等教育实践疏离民族基础教育场域;其次,教育实践课程忽视民族学生家庭调研;再次,教育实践课程与民族社区活动脱离。在作为隐性课程的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首先,民族地区教师教育院校校园建筑风格整体呈现出极强的主流文化与现代性风格,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元素稀缺;其次,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中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形神分离,缺乏对民族文艺活动的意义诠释与创造性再诠释,使其陷入“文化作秀”的局面;再次,在校园文化宣传、板报设计、数字校园建设等方面亦体现出极强的主流文化与现代性取向,缺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阐释与融合。针对民族地区教师教育地方课程缺失的现实问题,研究认为,其是诸多主客观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具体而言,诱发民族地区教师教育地方课程缺失的客观因素有:一、民族地区教师教育现代化与地方化之张力化解失策。其具体表现为教育现代性与教育传统性在民族地区教师教育培养目标上的非此即彼与课程知识选择上的顾此失彼。二、民族地区城镇化异化进程中地方性知识失效失信。其具体表现为传统物理空间、文化空间与心理空间变迁中地方性知识的绝对缺失或相对缺失、地方性知识的“灵韵”消逝与认同缺失等问题。诱发民族地区教师教育地方课程缺失的主观因素有:一、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民族地区教师教育主体性缺失。其具体表现为课程文化自觉缺失与内源发展观念缺乏等。二、民族地区地方性知识不可规避的局限性。其具体表现为现代知识透视下地方性知识的非科学性及其缄默性、零散性特征,以及部分地方性知识与宗教的紧密联系等。基于民族地区教师教育现代化与铸牢新时代教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需要,研究认为,开发民族地区地方性知识,建构高质量的教师教育地方课程,必须从宏观理念层面、中观制度层面与微观技术层面进行变革并提供相应支持。在宏观理念层面,首先,必须强化民族地区教师教育的主体性,体现为在铸牢民族地区教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前提下树立多元文化教师教育意识,建构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教师教育范式,提高民族地区教师教育课程文化自觉;其次,必须恪守民族地区教师教育地方课程的社会主义本质,坚持地方课程建构的方向性、科学性、发展性相统一。在中观制度层面,首先,必须健全民族地区教师教育地方课程开发保障机制,体现为优化地方课程建构的经济资源,明确地方课程建构的权责划分,加强地方课程监督评价;其次,必须推动民族地区教师教育地方课程区域化建构,体现为树立地方课程建构区域化观念,加强区域地方课程建构主体间的协同合作,建立地方课程区域评价反馈机制。在微观技术层面,首先,必须加强民族地区教师教育地方课程数字化建构,体现为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地方课程资源,加强现有地方课程的数字转化,构建地方课程数字共享平台;其次,必须深化民族地区教师教育地方课程系统化建构,体现为将具有缄默特征的地方性知识做显性化处理、将显性知识进行学科整合,以建构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学科课程;加强与民族社区、学生家庭以及民族地区幼儿园、中小学校的深度联系与合作,建构走向民族生活世界的教育实践课程;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充分融入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元素,建构多民族文化和谐共生的隐性课程。中华民族共同体语境下,开发与整合民族地区地方性知识,建构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教师教育地方课程,是促进民族地区教师教育特色化、内涵式发展与有效化解民族地区教师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性与现代性、民族性与国民性、同一性与多样性之间的张力,以“各美其美、美其所美”的民族教师教育范式,构建“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为民族地区培养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多民族文化知识、多元一体教育能力、中华民族团结统一教育信念的教师,进而推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公共事业全面振兴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效举措和长效机制。在当前我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与师范专业认证标准高度统一的情境下,学界尚缺乏对民族地区教师多民族文化知识、多元一体教育能力、中华民族团结统一教育信念的科学评价与达成计算,因而开发民族地区地方性知识,建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教师教育地方课程,促进我国教师教育多样化、民族地区教师教育内涵发展与铸牢民族地区教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机统一,仍需更加成熟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理论体系与更加科学的民族教师教育实践探索为指导和参照。
-
法治中国视域下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
我国自1949年以来执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巩固,然而国内的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仍留有残余,国际上的“三股势力”也趋于活跃,因而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仍面临挑战。在新时代里,全面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结合法治中国建设来对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培育就成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本文从法治角度出发,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对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问题进行了学术研究。在结构安排上,首先聚焦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重要概念,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以多元一体为特征的中华民族的产生和发展,论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等同于具有中国国籍的全体中国公民,并对其国家属性和法治内涵做了分析。然后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中关于法治、民族团结和共同体的相关内容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做了简要概括,从而为本文科学地开展相关研究找到理论支撑。继而深入分析了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演变及其遇到的挑战,指出了我国少数民族对作为自觉的“中华民族”的认同和汉族同样起步于晚清时期、成熟于抗战时期、巩固于社会主义阶段,但仍面临国内“两种民族主义”残余和国际“三股势力”渗透的双重挑战。再就是对比分析了苏联、美国、中国三种不同的国族认同构建模式,对苏联的“大拼盘模式”、美国的“大熔炉模式”、中国的“多元一体”模式做了简要论述,说明了苏联和美国有关政策的得失,论证了中国模式的独特性。最后,提出了法治中国视域下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建议,从坚持依法维护民族团结、强化少数民族的法治教育、注重德法并举以文化人等三方面做了论述。一是要在立法、执法、司法各个环节维护民族团结局面,推进民族宗教工作的法治化;二是要以宪法教育作为少数民族法治教育的核心,不断提高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要在全民族的义务教育阶段贯彻“五个认同”教育,努力营造社会氛围引导各族群众追求现代文明生活,并切实发挥好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的积极作用。本文研究发现,我国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容易受到“两种民族主义”残余的消极影响,在国际上“三股势力”日益活跃的态势下,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应当运用法治思维、采取法治方式、坚持德法并举。
-
基于凉山彝族传统文化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系列讲话指明了培育各民族人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解决当代民族问题的重心。选取凉山州作为研究对象以及凉山彝族传统文化作为研究载体是由于凉山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除彝族外有汉族、藏族、蒙古族、回族、苗族、壮族等13个世居民族,是四川省21个市、州中民族种类和少数民族人口数量最多的地区。并且,凉山州自古就是通往云南和东南亚的重要通道、“南方丝绸之路”的重镇,受该地区四周环山、地质构造复杂以及长期历史发展以来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凉山民改之前,包括汉族文化在内的其他文化、以及在历史长河中的诸多社会变革,对群山环绕的凉山彝族文化影响几乎不存在。以至于现在凉山地区飞速发展成果成为建国以来从原始奴隶社会“一步跨千年”进入社会主义的典范,并因为其具有原始性和独特性成为了我国人类学、文化学、民族学研究的典型地区。鉴于此,本研究是在各民族相互之间长期以来不断交往交融的历史大背景为前提,阐明凉山彝族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的同时,深入挖掘凉山彝族传统文化中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资源,揭示其对培育凉山地区各族人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作用,提出利用凉山彝族传统文化中的交往交流交融文化资源培育该地区各族人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措施。基于上述研究不难发现,凉山彝族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提供了实践载体作用,而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凉山地区人民发展继承民族文化起到了理论价值导向作用。文章的最后是借鉴凉山地区利用凉山彝族传统文化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经验,总结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充分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应当注意的问题和路径的选择,既加深各个民族文化之间的包容与尊重、促进彼此之间的认可,又能增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效性,发挥少数民族文化在维护民族地区稳定和长治久安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采用文献阅读法、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方法、以多学科的理论开展综合研究,确立了写作方向后,大量阅读了学术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内涵解析类文献以及关于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等相关方面的文献。本文力求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在实践中加深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研究,进一步阐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其的重要作用,使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近几年随着国家领导人对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度重视,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也十分丰富,许多专家学者也从多学科的角度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不过,近几十年来的研究中,很少有基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成果。本文以凉山彝族传统文化为研究起点,提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路径,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此外,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也为本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本研究将为学术界关于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完善学术界对其整体性的研究。
-
云南边疆少数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 ——以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为例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近代以来民族主义思潮、民族运动此起彼伏,中华民族趁着这波浪潮中完成了“从自在民族走向了自觉民族”的转变。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心。党的十九大以后,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党和国家提出: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要任务。培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手段,以共同体形式把握中华民族整体,凝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之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固牢思想根基,为进一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行为助力。云南边疆地区因其历史因素与现实发展中都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当前,以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为发展要旨,云南省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和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中取得了新发展,云南省的区域位置和战略优势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具优势。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们比历史任何时期更有信心坚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研究云南边疆少数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问题,既是立足于党和国家的宏观擘画和重大现实需求,更是准确把握新时代云南民族工作的新的历史使命,将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工作推向了新台阶。作为理论命题,该研究首先系统的考察了近代以来从“中华民族”至“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的奠定,阐述了由中华民族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层级推进的内涵,剖析云南边疆少数民族的历史沿袭和区位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其次,从西方民族主义的历史演进和共同体的思想中包含的合理成分,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为手段内容,剖析新时期的民族工作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手段及培育为重要内容。作为实践课题,立足云南边疆的省情、民情,进一步聚焦通过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实证研究,运用实证研究和SPSS 25.0、AHP层次分析法,阐述西双版纳地区傣族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现实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提出培育的实施路径。从取得的成绩来看,本地区的民族团结理论教育和基层党组织民族工作取得丰富成果。从现实问题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上还存在历史记忆淡薄、现代性认知不全面、教育内容和方法有效性不足问题。然而,存在以上现实症结的与边境敌对势力长期渗透分化、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多元一体”的民族身份认同的本位偏差、西方多元文化主义的宣扬意识冲突。结合以上现实与AHP层次分析坚持方向性与层次性、历时性与共时性、实践性与价值性的基本原则,以强化“五个认同”教育,树立正确的民族、国家价值观;挖掘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以优良家风引导意识培育的情感取向;深化各民族团结教育,营造各民族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三个方面主要内容,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向度四个层次推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终实现深化对伟大祖国认同,维护云南边疆安全固牢思想基础;增强对中华民族认同,推进云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建设;培育主人翁意识,自觉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奋斗的伟大目标而不断前进。
-
高校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对策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
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下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做好民族工作的主线,而且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之一。高校作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阵地,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意义极为重大,不仅有利于深化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而且有利于推动构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格局,对于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内蒙古高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分析归纳高校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现状,深刻总结高校在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也分析了当前高校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对策。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论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理论。首先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其次,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三个层面介绍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来源;再次,分析了高校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系统总结了高校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准确把握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全面准确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习近平总书记与内蒙古发展三部分内容。第三部分分析了高校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现状。通过对调查数据以及访谈对话的归纳提炼,得出以下结论:当前高校在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主要有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不断深化;高校开展了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系统教育;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多方面的宣传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党团建设进行了有效结合。但也要看到,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上,当前高校教育还存在以下不足和有待拓展之处:尚需进一步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合力作用的发挥;尚需进一步加强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效结合;尚需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合理利用思政教育资源等。第四个部分主要提出了高校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具体对策。主要表现为:一是强化课程育人的重要作用;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培育力量;三是丰富和拓展高校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四是激发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推动大学生的自觉践行意识和实践行为的养成。
-
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根本方向,也是完成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高等学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的重点人群。本文围绕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际,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文献研究与问卷调查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提出路径选择。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沿革以总结其丰富内涵,并从少数民族大学生特殊性的角度分析培育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意义。第二部分,从理论角度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理论来源,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学过程论、政治社会化理论的研究作为理论依据,建构了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过程,即“建立话语认知——稳固思想认同——形成行为意向”,为进行问卷调查提供基本的理论框架。第三部分,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现实境况,从国家社会层面、学校层面、个体层面总结了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已经取得的基本成效,分析了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内在原因。第四部分,结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际提出路径选择。推进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作,要坚持三项遵循与四维路径,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导向、以教育改革为内生动力、以实际问题为重点突破,提升思政课堂质量显化话语认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内化思想认同、完善校园网络平台强化认同防线、加强民族实践培育外化行为意向。
-
高中历史教学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研究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的是我国各族人民能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客观存在,并对中华民族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尊严感和荣誉感以及责任感的一种心态。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因此培养青少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历史学科是培养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虽然不少一线教师也开始注重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仍存在些许问题,如部分教师存在着相关教学资源挖掘不够深入、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具体到学生,则存在着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责任感缺失等问题。解决上述问题,历史教师需要制定明确具体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为教学活动提供指导;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相关教学资源,同时充分利用各种课外资源,为培养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比较教学法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强化实践教学,开辟第二课堂,开展多种课外活动如“历史大阅读”活动、观看视频、参观博物馆等活动配合课堂教学。此外,教师还应注意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评价机制。
-
西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思政资源和路径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和会议中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大团结之根本,也是国家统一的基石,民族精神之脊梁。青少年需要精心的引导与栽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价值在于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仅仅靠思政课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本论文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课程思政资源。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不是增开一门课,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与观点方法的指导下,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所有高校,所有专业中推进课程思政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本论文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分析了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和呈现的具体体现;归纳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和梳理了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发展;西藏高校思政课在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成功实践;进一步重点分析了七大学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分析,结合学科特色,挖掘学科蕴含的人文精神,选取贴近同学实际生活的西藏故事、人物典型等教学资源。研究表明,西藏的课程思政资源教育资源极其丰富,但由于西藏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较短,特殊的地理位置难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专业教师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深入等原因,导致课程思政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困难。本论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华民族的概念,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56个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与家庭成员的关系,中华民族并非一般意义的民族,中华民族是若干民族在相互不断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的。中华民族的多层意义既包含了一个大家庭中的家庭成员,各家庭成员之间是平等的关系,也包括了一个大家庭的国家角色,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担当,以“中华民族”这样一个整体出现,“中华民族”不是简单的各民族相加组成,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本论文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详细具体化为:政治认同、文化认同、爱国主义、家国情怀、工匠精神、民族团结等方面进行具体阐释。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发展分别论述: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理论观点、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理论观点、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理论观点、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观点、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发展。西藏高校思政教育的特色课马克思主义“五观”、“两论”以及第二课堂,西藏高校开展的“四讲四爱”主题实践活动对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积极的助推作用。本论文重点深入分析了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这七大学科就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课程思政资源。在西藏高校,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同向而行,思政课是显性教育;课程思政更侧重隐性教育,也可采用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思政教育的实现路径,本论文分别从管理层面、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分析如下:一、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应抓好顶层设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放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做好课程思政工作,抓好顶层设计。加大对课程思政的资金投入;组建专家团队,行政各高校应充分运用现有资源,整合专家教授团队形成合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形成系列有影响力的品牌课程,起示范引领作用。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优化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方式。二、教师层面。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专业课教师不仅要学习本学科更深的知识、了解该领域前沿知识,还应该加强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通过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精髓,坚持用唯物主义历史观和方法论指导学习和工作。专业课教师要打破传统思维,深挖课程思政教育资源,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专业课程与德育的双重考核。三、学生层面。学生要注重“内因”的作用和加强实践。学生要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鸿鹄之志,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自身终身奋斗的目标。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领悟理论。四、社会层面。全社会要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净化网络空间,重视家庭对德育教育的影响作用。本文的研究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能查询的资料尚少,本文挖掘的课程思政资源还不够深入。课程思政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如何利用课程思政教育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需要更多的学者进行深入的研究。
-
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族人民在几千年来的历史进程中,经过不断地交流交往交融,逐渐形成的一致性或者共同性的集体身份认同意识。新时代以来,习近平多次在重要的会议和场合上公开提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表明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开展民族工作的行动指南。本文运用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开了全面系统的研究。首先是对作为理论命题的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一方面,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以及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中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理论依据;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统一到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统一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的实践中,探讨其形成的实践依据。另一方面,在把握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过程的基础上,对其基本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其次是对作为现实命题的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聚焦和把握新时代这一特定背景,全面分析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最后,结合以上理论与现实的分析,充分利用和发挥有利条件,积极克服和化解不利因素,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五个方面提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总之,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重大,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在实践上对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学生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与使命,以高中思想政治课承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之重任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势在必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理论以及中国传统大一统观念中蕴含的共同体思想为依据,以“五个认同”为主线,是新时代民族问题的新表达。高中新版思想政治课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内容,如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思想政治课理应发挥育人功能,自觉成为高中学段铸牢意识培育的主要学科和阵地。然而,受制于信息化时代多元文化的冲击、教师意识培育素养的差异和传统教育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还存在教育素材挖掘不够,教育方式缺乏设计、教育氛围不浓厚等有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为观照,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规律,结合当前培育现状,为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效果提出了相应的措施。首先,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师应该转化创新教育理念,提高自身意识培育素养。其次,要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内容为主线,丰富教育教学素材。再次,立足于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法,助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知行转化。最后,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合力为抓手,涵养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品性。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理思考 ——以法治命运共同体为视角
在新时代,中华民族面临着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促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等挑战。中华民族法治命运共同体,旨在以法治的福祉与命运的联结,保障人民的根本权益,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依法治国战略、“五个认同”建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识互构的关系范式。本文以综合法理学的方法论,以法治命运共同体为切入视角,探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理逻辑与铸牢路径,除导论与结语外,共分三章。第一章视角辨析与现实困境。一方面,辨析了中华民族法治命运共同体的法理意涵,及其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间的逻辑关联:法治命运共同体契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与实践逻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契合法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与目的逻辑。另一方面,分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现实法理困境,主要包括:全球化背景下相应极端主义与认同危机对其法理意涵的扭曲、“多元”和“一体”的结构性冲突风险对其法理制度的动摇、民族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对其法理实践的阻碍。第二章法治命运共同体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理逻辑。首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备多维的法理基础:中国共产党是其法理建构的核心领导基础、宪法是其法理权威的根本法制基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其法理实践的基本制度基础。其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包涵了各民族互嵌交融中的一体共生关系意涵、法治命运共同体内各民族公民间的权利义务责任关系,以及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进程中的现代性规则原则要素。再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范畴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呈现了法的德性与理性的社会性统一,契合了法的道德规范性与社会规范性,并规范与引导了国家族际政治整合与现代国民社会建构。最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蕴、拓展、中和了正义、平等、秩序、自由等法治价值,并使得上述价值在命运共同体情景中得以交融。第三章秉持全面依法治理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为保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制化、促进以党为核心的民族工作事务治理法治化、健全关于中华民族建构与民族团结统一的民主法治场域保障。其次,以共有法治精神家园为土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华民族法治文化的现代性象征、增强对公民政治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理教育。最后,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治建设为切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区域自治法与配套立法的现代化发展、延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的法理关联、落实对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自治权依法运行的规范监督。全球化与逆全球化交织的背景下,中华民族法治命运共同体既是对国内国际大变迁格局的能动映射,也为休戚与共的中华民族提供了立足法治现代化的共同体场域保障,更是中华民族为国际法治格局和人类历史命运转向,优化的国家民族共同体范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神圣的共善规范,承载并整合了法治命运共同体内的历史使命、集体意志、认同机制、社会力量等,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升华,体现了“命运与共”的超越性关怀。
-
呼和浩特市高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研究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各族人民在历史岁月长河中,跨越不同民族的文化、风俗、生活习惯,最终在不同的意识领域达成一致性的集体身份的认同。高校大学生是祖国未来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积极铸牢高校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使各民族大学生团结起来汇聚成一股力量,不断地为实现祖国繁荣发展、社会团结稳定注入新鲜的活力和血液,这是党和国家最真挚的希望,更是将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客观要求。本文以呼和浩特市高校各民族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进一步铸牢呼和浩特市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要目标,选取呼和浩特市四所高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当前呼和浩特市高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情况进行了解。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呼和浩特市部分高校存在教育方式相对陈旧、学校宣传力度不强、民族团结实践活动开展较少、学生参与民族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在对这些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后,总结其成因发现,首先各高校在对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重视程度尚有不足,教育的有效性有所欠缺,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其次一些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频率较低、宣传力度有限导致学生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强、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不顺畅;最后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学生容易受到网络负面环境的影响,同时面对西方思想文化的冲击,学生的主流价值观会受到影响,产生严重的思想偏差。在对这些问题及成因进行思考分析后,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及对策。首先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其次要充分利用好校园的宣传媒介,大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要优化网络环境,深化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希望通过一系列解决对策的落实,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加强各民族友好团结,推进呼和浩特市和谐发展。
-
文化认同视角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为其存在依据,并具有明显社会主义性质的理论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延伸。它充分吸收了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理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大同”理想所蕴含着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思维方法,同时又充分尊重和把握当代中国的现实国情和外部世界的现实状况,以其基本理念和基本思维方法来指导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个人与共同体关系的发展实践,对于完善命运共同体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起到了很好的补充发展作用。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引导并巩固各民族之间实现共同的文化认同,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各民族在文化上要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①深化文化认同,对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国内外局势纷繁复杂,在经济、政治、全球化、互联网等因素影响下,我国的文化认同显现出一些问题,而夯实文化认同的重点就在于认同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道德标杆,在理论层面、制度层面、文化层面、实践层面等多管齐下,共同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文基于理论、立足实践,在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来源和文化认同的重要意义的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新时代从文化认同的维度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路径和方法。
-
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研究
新时代,党和国家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这是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新思想,在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等方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也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为国家培养人才是高校的主要功能之一,边疆民族地区高校要为国家培养专业技能过硬并且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高素质人才,还要为当地培养这样的高素质人才。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也是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接力军,肩负着历史重任与时代使命。强化并铸牢边疆民族地区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边疆民族地区高校人才培养使命,是边疆民族地区稳定发展要求,也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措施。因此,要弄清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现状,分析培育工作取得成果和存在的困境,针对困境提出对策,增强当地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论文以边疆民族地区某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岗位的老师以及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深度访谈,从课堂内与课堂外这两种培育途径出发,研究该校的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现状。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该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作存在着课程体系不完备,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识不足以及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课外活动实效性不强等问题,并对此提出合理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