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阿昌族
- 白族
- 保安族
- 布朗族
- 布依族
- 藏族
- 朝鲜族
- 达斡尔族
- 傣族
- 德昂族
- 东乡族
- 侗族
- 独龙族
- 俄罗斯族
- 鄂伦春族
- 鄂温克族
- 高山族
- 仡佬族
- 哈尼族
- 哈萨克族
- 汉族
- 赫哲族
- 回族
- 基诺族
- 京族
- 景颇族
- 柯尔克孜族
- 拉祜族
- 黎族
- 傈僳族
- 珞巴族
- 满族
- 毛南族
- 门巴族
- 蒙古族
- 苗族
- 仫佬族
- 纳西族
- 怒族
- 普米族
- 羌族
- 撒拉族
- 畲族
- 水族
- 塔吉克族
- 塔塔尔族
- 土家族
- 土族
- 佤族
- 维吾尔族
- 乌兹别克族
- 锡伯族
- 瑶族
- 彝族
- 裕固族
- 壮族
-
拉祜族馆景区
拉祜族人口45.37万(据2000年全国人口警查) 聚居于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孟连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及滇西南边境各县 。主要从事山地农业。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传统节日有火把节。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或大乘佛教。
-
拉祜族圣诞节
信仰基督教的拉祜族,在公历12月25日过此节。节日清晨,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齐集教堂唱《赞美诗》(拉祜文),下午开展群众性文体、社交活动并互赠礼品。礼品由教堂波管(管理财务的人)造册登记,悬挂在立于广场中央的竹竿上,由牧师祷告后点名领取。送礼品要送对方没有的东西,青年男女之间则互赠对方心爱之物。各种文体活动多以比赛的方式进行,优胜者可获得一定数量的奖金和糯米粑粑。圣诞节虽为西方宗教节日,却带有浓厚的拉祜族传统节日特点。 在年节喜庆日子里,除了跳芦笙舞外,打陀螺和荡秋千也是拉祜族普遍喜爱的娱乐活动。打陀螺通常以比赛的方式进行,少则两人,多则数十人,各为一方,每人持一陀螺和一根鞭子,先用鞭线将陀螺绕紧,然后扯动鞭子,陀螺即飞旋而出,以击中对方的陀螺并使之停止转动者为胜方。打陀螺不仅在寨内进行,有时寨与寨之间还各自选出代表队开展比赛,风气颇盛,民间亦有谚语云“过年过到二月八,陀螺打到青草发”。荡秋千更是年节里不可缺少的活动。
-
拉祜族葫芦节
葫芦节拉祜语称为“阿朋阿龙尼”,是澜沧县拉祜族最隆重的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十五举行。2006年起,时间改为阳历4月8、9、10日。届时,各村寨都要举行歌舞狂欢,男子吹奏葫芦笙领舞、男女共跳“嘎克”舞;女子敲打象脚鼓跳摆舞;男女青年进行民歌对唱;举行体育与游戏表演,如荡秋千、背水、打陀螺、射弩比赛。老人们相约在火塘边,边饮酒边颂唱创世史诗《牡帕密帕》。在歌舞场地中央放置一对葫芦,象征拉祜族的祖先,让每个人都对它表示恭敬,随时把祖先的恩情记在心里。
-
拉祜族卡腊节
据说,“卡腊”是教会苦聪人种庄稼、饲养家畜和家禽的始祖。卡腊死后,人们在他死的这天(农历正月初三)奠祭他。 有关这个节日,苦聪人中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早以前,苦聪人不会种庄稼,更不会饲养家畜、家禽。后来,有个叫卡腊的苦聪人,在森林中看见一群画眉和梨哈(一种常与画眉生活在一起的鸟),在草丛中啄食一种黑亮的、紫红的和金黄的籽粒;他也就将这种籽粒,一样采集一些带回家。第二年,春雨落地时,他把这些籽粒撒进小土洞里。麻栗树落叶的时候,这些籽粒发芽、抽枝、结果了。这些籽粒就是今天的养子、高粱、包谷。卡腊学会种庄稼后,他请大伙品尝,也教大伙种荞子、高梁和包谷。以后,卡腊又学会了编网、支扣子、捕鸟套野兽。’他又把这些办法一样一样地教给大家,还教大家把捕捉到的雀鸟,野兽用木桩、竹桩围起来饲养。苦聪人又学会了饲养家畜和家禽。卡腊死后,苦聪人怀念他,每个“卡课”(寨子)选一棵高大的椎栗树作为卡腊的化身,每年正月初三祭奠,代代相传,成为今天拉祜族苦聪人的传统节日。
- 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矿产资源管理条例
- 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农村公路条例
- 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景迈山保护条例
- 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环境污染防治条例
- 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水资源保护管理条例
- 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林业发展条例
- 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古茶树保护条例
- 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禁毒条例
- 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自治条例
- 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
-
扎法
扎法(生卒年不详),男,云南孟连县勐梭人,拉祜族氏族头人,抗清起义将领。1891年他联合傣族土司罕炳昭发动反清武装起义,他领导拉祜族人民和傣族人民屡次打退了清军,有力地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最后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