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阿昌族
- 白族
- 保安族
- 布朗族
- 布依族
- 藏族
- 朝鲜族
- 达斡尔族
- 傣族
- 德昂族
- 东乡族
- 侗族
- 独龙族
- 俄罗斯族
- 鄂伦春族
- 鄂温克族
- 高山族
- 仡佬族
- 哈尼族
- 哈萨克族
- 汉族
- 赫哲族
- 回族
- 基诺族
- 京族
- 景颇族
- 柯尔克孜族
- 拉祜族
- 黎族
- 傈僳族
- 珞巴族
- 满族
- 毛南族
- 门巴族
- 蒙古族
- 苗族
- 仫佬族
- 纳西族
- 怒族
- 普米族
- 羌族
- 撒拉族
- 畲族
- 水族
- 塔吉克族
- 塔塔尔族
- 土家族
- 土族
- 佤族
- 维吾尔族
- 乌兹别克族
- 锡伯族
- 瑶族
- 彝族
- 裕固族
- 壮族
-
珞巴族馆景区
珞巴族:人口0.2905万(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主要居住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珞瑜地区,及米林墨脱、隆子、察隅等县。以农业为主,兼营采集和狩猎。20世纪中叶才告别刀耕火种、刻木记事阶段。珞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
-
珞巴族旭独龙节
旭独龙节又称“洞更谷乳木”,按珞巴族人自己的历法在二月间举行。在珞巴族的传统节日中,以旭独龙节最具特色,意为庆贺一年平安和预祝来年丰收。
-
珞巴族昂德林节
昂德林节,珞巴语意为丰收节,珞巴族传统农祀节日。每年收割时节择日举行。临近节日,男人上山打猎,女人收取少许谷物,做熟后请村中老人尝鲜,剩下的喂狗。节日期间全村男女们身穿盛装,从各家端出准备好的美酒,共享节日食品。节日期间,全村男女晚上喝酒对歌直至天亮,歌词主要是关于农业的起源和男女的贡献。珞巴族认为是男子开辟地,才使妇女们有了可以耕种的田地,女子则发现了种子,学会了种田收获了粮食,酿出美酒,保证了民族的繁衍。
-
珞巴族笼德节
“隆德”,珞巴语音译,是西藏自治区洛渝拉窝地区自称“崩如”的珞巴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藏历四、五月间择日举行。 节日习俗 按当地珞巴族人的传统习惯,进入藏历四月,家家都要备好酒肉、粑粑等节日食品。节日日期一定第一天,各家除老弱病残者外,其他人带着美酒佳肴和香烛纸钱等,以村 寨为单位集体登山。 爬到半山腰时,人们纷纷砍树枝,搭一个称为“雪隆勒”的篱笆,摆好酒肉等供品,焚香燃纸,举行祭山仪式,众人朝天跪拜,主持者念经祈祷,祈求山神保佑,村寨平安,人畜兴旺,家家吉祥如意。拉着共同采集各种野花插在篱笆上,然后大家就地围坐,饮酒吃肉,唱歌跳舞,纵情欢乐,直到红日西沉,才返回村寨。 以后数天,人们带着粑粑等礼品,走村串寨,相互走访,祝贺节日。
-
珞巴族棱隆社节
每年的1月左右举行,具体日期由纽布杀鸡看肝择定。节日期5天,节日开始的第1天上午,全村落妇女穿着节日盛装,背着竹筐,上山采摘“果嘎木”的树叶,上放若干稻谷,以示新年获得丰收。回到家后,将采回来的树叶捆绑在房梁上,把大米磨粉后拌得粉浆洒在树叶和房梁上,以示吉祥和祈求丰收。节日期间,人们走亲串户,饮酒唱歌,举行抱石、射箭和对歌活动。
-
凯萨
凯萨(?—1855),男,珞巴族。西藏察隅人,19世纪著名的反抗殖民侵略的珞巴族部落首领。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使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清政府腐败无能,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瓜分,保卫西藏的力量大大削弱。西方列强还和中国订立了许多不平等条约,他们从这些不平等条约中,攫取了诸如“传教”、“游历”、“通商”的种种特权。在这个时期,以“游历”、“通商”等为名来西藏地区进行侵略活动的有英、俄、法等国家。
-
达吉
达吉(1934~),男,珞巴族,西藏米林人。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西藏自治区米林到羌纳乡副乡长,羌纳人民公社革委会主任,羌纳乡乡长,中共羌纳乡党支部书记。是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
阿巴达尼
阿巴达尼(生卒年不详)男,珞巴族,亦称作阿布尼达或阿布尼波。珞巴族各部落传说中的始祖。西藏米林县博嘎尔部落的传说认为:天父和地母结合后,生子金东,金东又生子东日,东日生两子日尼、日洛,即阿巴达尼和阿巴达洛。阿巴达尼即为珞巴族祖先,阿巴达洛为藏族祖先。
-
珞巴族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根与魂,记录着民族的历史变迁和兴衰繁荣,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珞巴族有自己的语言——珞巴语,珞巴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但其语支归属目前尚未有明确的证据证明归属。此外,珞巴语是以嘎尔话、愽日话、凌波话、崩尼话、市瑞话、民荣话等多种地方方言组合成的一个整体,各地方言虽有表达和发音上有所区别,但是门巴族内部之间的交流却不存在问题。根据语言学家的实证研究,传统的珞巴语是一种介于藏语和景颇语之间,但又具有本身鲜明特点的一种语言。
-
珞巴族饮食
珞巴族生活习俗受藏族影响较深,日常饮食及食品制作方法,基上与藏族农区相同。喜食烤肉、干肉、奶渣、荞麦饼,尤喜食用粟米搅煮的饭坨,并喜以辣椒佐餐。蔬菜有白菜、油菜、南瓜、圆根(芜菁)和土豆等。普遍嗜酒,除饮用青稞酒外,还常饮用玉米酒。珞巴族狩猎一般都习惯于用野生植物配制毒药,涂在箭头上射杀野兽。狩猎活动大都是集体进行,猎获的野物一律平分。
-
珞巴族信仰
中国珞巴族固有的宗教。该族约2000人(1982),聚居于西藏东南部,由博嘎尔、崩尼、崩如、苏龙、迦龙、民荣、德根、阿卡、巴达姆、棱波、纳、阿帕塔尼和米古巴等部落组成,没有统一的族名,珞巴一词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南方人。直到20世纪40年代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状态。
-
珞巴族习俗
珞巴族的日常生活习俗:热情好客,在客人吃饭前主人要先喝一杯酒,先吃一口饭,以表示食物无毒和对客人的真诚。如果客人是从远方而来,珞巴族还要拿出自己最喜欢吃的干肉、烤肉、奶渣、玉米酒、荞麦饼和辣椒等款待。狩猎活动大都是集体进行,猎获的野物一律平分。
-
珞巴族文学
珞巴族的文学,主要是该民族世代传承的民间口头文学。由于珞巴族在历史发展中曾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所以,珞巴族文学的原始文学特色极其浓郁。神话,在珞巴族文学中是发展得尤为充分而且保留得也非常完整的一个门类,其中,“开天辟地神话”、“万物起源神话”、“人类诞生神话”、“祖先神话”和“英雄神话”等,应有尽有,各成系列。
-
珞巴族丧葬
珞巴族对老人十分敬重。老人去世后,迅速给他穿上新衣,接着把双手弯曲向上,让双拳置于腮边,双膝弯曲向上,使尸体成胎儿状,然后用毯子或长衣服包裹好,挪放在靠门口的地方,头朝东。死者生前穿用的衣服、工具、烟斗、装饰品等摆放在尸体旁,意为让他的灵魂带走。尸体头前放一泥锅,不断燃火,意为防止乌佑把死者的眼睛挖走。停尸期间,三餐祭以酒饭。人死当天晚上,全村各户在门前用竹片搭一避邪物,以防死者的灵魂与乌佑进入家里,招来灾难。停尸时间长短,由巫师择出殡吉日而定。一般为2~3天。
-
珞巴族历法
历法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过去珞巴族历法分为自然历和物候历两种。自然历是根据月相的变化大概定出日历的秩序。如初一的月亮为水中鱼,初二的月亮为獐子上山,初八的月亮为半块月饼,初十的月亮为猪肚子,十五的月亮为圆月饼,十七的月亮有缺口,三十的月亮看不见。物候历是根据各种鸟叫的不同时间确定农时的季节。如“布戈英”鸟叫时为砍树开荒的季节;“捷比尔”鸟叫时为播种早熟玉米的季节;布谷鸟叫时为播种早熟鸡爪谷和早熟旱稻的季节;“雅雅雅英”鸟叫时为移栽鸡爪谷的季节。这两种历法虽然简单,但符合珞巴族生产生活的实际。在科学文化已有很大发展的今天,亦有一定的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