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阿昌族
- 白族
- 保安族
- 布朗族
- 布依族
- 藏族
- 朝鲜族
- 达斡尔族
- 傣族
- 德昂族
- 东乡族
- 侗族
- 独龙族
- 俄罗斯族
- 鄂伦春族
- 鄂温克族
- 高山族
- 仡佬族
- 哈尼族
- 哈萨克族
- 汉族
- 赫哲族
- 回族
- 基诺族
- 京族
- 景颇族
- 柯尔克孜族
- 拉祜族
- 黎族
- 傈僳族
- 珞巴族
- 满族
- 毛南族
- 门巴族
- 蒙古族
- 苗族
- 仫佬族
- 纳西族
- 怒族
- 普米族
- 羌族
- 撒拉族
- 畲族
- 水族
- 塔吉克族
- 塔塔尔族
- 土家族
- 土族
- 佤族
- 维吾尔族
- 乌兹别克族
- 锡伯族
- 瑶族
- 彝族
- 裕固族
- 壮族
-
基诺族打铁节
打铁节是基诺族传统节日,即“过年”。原意为大家打铁,准备生产工具,故名。流行于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县基诺山区。每年农历十二月内举行,具体日期不定,由各村寨父、寨母据气候节令择吉日而定。 届时,寨中的“卓巴”(寨母)、“卓生”(寨父)敲起被认为是神器的牛皮大鼓,全村人闻声聚集在“卓巴”、“卓生”家,等候分配过年的准备工作。先由村里各户凑钱买来小牛,举行剽牛祭天仪式。祭毕,各户出一男子,手持弓箭、肩背火药枪,上山捉黄嘴老鼠两只,献给寨父、寨母,作为儿女孝敬他们的节日礼物。此外,还须捉竹鼠一对,赠献村中铁匠,作为新年备耕砍树仪式的礼物和使用铁器的纪念。这些礼品有时亦事先备留。各家男主人则聚集在铁匠作坊,将鼠去皮毛洗净,取其一半以炉火烤干,捣成粉状,冲入沸水,以汤敬献铁匠,其余一半鼠肉则赠给村中长老。 节日期间,还有敲牛皮大鼓、竹简合奏、跳望、对歌、翻竹竿等活动。
-
基诺族特懋克节
特懋克节,是云南西双版纳原住民基诺族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 。 “特懋克”(英文名:Te Mao Ke)为基诺语,意为“过年”。“特”汉语意为“打”,“懋克”为“大的铁”,因此“特懋克”节也称“打铁节”。 在基诺语中,特懋克的意思是“盛大的打铁节 [2] ”,是基诺族为纪念铁器的创制使用而举行的节庆。早年的特懋克节就是打铁节,一般是在农历腊月举行特懋克节。节日活动包括:剽牛仪式,祭大鼓(神鼓)、打秋千、陀螺、丢包、踩高跷等活动,或串亲访友,欢渡节日 1988年西双版纳州人大常委会根据基诺族的意愿,将特懋克节定为基诺族的年节,即过年的节日,时间为每年2月6日至8日 特懋克节虽然是基诺族全民性的节日,但昔日的节日活动都以村寨为单位举行,举庆时间由各寨的长老“卓巴”来做决定。但过节的程序和活动内容则是大同小异。 2021年5月24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申报的特懋克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遗产编号:X-165。
-
张志华
张志华(洛克曼沙卡),男,基诺族,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1958年末生,云南景洪市基诺族乡曼控大寨人,现居景洪。时任武警边防某部团职干部,基诺族学会第一届副会长,《太阳鼓》杂志主编。《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基诺族卷》一书主编。
-
何贵
何贵云南景洪人。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在1949年以后成长起来的基诺族地方干部中,何贵尤其引人瞩目。1957—1960年,他进入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习,在政治理论素养上以得了很大的进步。回到西双版纳以后,他主要从事党务工作和民族工作,致力于培养边疆少数民族自己的干部。由于长期生活在基诺山区,何贵对版纳地区错综复杂的民族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这对他有效开展和领导民族工作帮助很大。他曾历任中共景兴县县委副书记,西双版纳州州委副书记和州人大常委会主任。
-
基诺族语言文字
基诺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攸乐和补远两个方言,方言间词汇差别较大。基诺语声母塞音和塞擦音有清无浊,擦音分清浊,有复辅音、腭化辅音、清化鼻音。韵母以单元音为主,复元音少,有鼻化元音和郑舌元音。
-
基诺族饮食
基诺人做饭就餐均在竹楼二层的火塘周围进行,有一定的礼节和讲究。基诺族吃饭时首先要在火塘东侧献一点饭菜祭祀祖先和灶神,吃饭时全家人按顺序在火塘旁围蔑桌而坐,家长正对火塘,客人靠火塘而坐。给客人盛饭要少盛勤添。一般不兴给客人夹菜,因为他们认为若给客人夹菜,就好像意味着吃完夹的这些菜就不要再吃了,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
基诺族信仰
基诺族的宗教信仰处于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阶段。自然崇拜信仰万物有灵,世间各种事物和现象都和鬼魂有关,人们得病、农业灾害等都因鬼魂在作祟,所以要杀牲祭鬼。但祖先崇拜居于重要地位,家内崇拜的家神是死去的父系祖先,寨内崇拜的寨神是死去的父系长老。祖先住在天堂,叫“生杰左米”,那里是极乐世界。
-
基诺族文学
基诺族人民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丰富的想象,创造了许多寓意深刻,情节生动的故事。
-
基诺族丧葬
独木棺,基诺族的传统葬俗。基诺族一般实行土葬,较早时用篾笆编棺,后来,通常用独木棺。制作独木棺时,全村男女出动,将一大树砍倒,取其一段,劈成两半,挖空中间,将死者置于其中,在自己氏族墓地内埋葬。
-
基诺族历法
基诺族的纪日、纪年根据创世神阿嫫腰北创世造物的顺序而立,每12天为一轮回。第一天叫"伊搓",意为水日;第二天叫"尼嫫",即"阿嫫杳孛日",意为"(造物)主日";第三天叫"扎欧",意为"太阳日";第四天叫"布洛", 意为"月亮日";第五天叫"尼",意为"星星日";第六天叫"冒",天地合拢之意,意为"合日";第七天叫"西",可译作"草日";第八天叫"萨厄",意为"风日";第九天叫"色额",意为"树日";第十天叫"布霍",意为"雨日";第十一天叫"西夺",意为七个太阳的生日,也可译为"七日";第十二天叫"米刍",意为"火日"。
-
基诺族节日
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节日
-
基诺族建筑
关于基诺族的最早记载始于明末清初,也就是说在清朝建立之后,基诺族才被发现。基诺山位于西双版纳景洪市区域内,相传基诺山漫山遍野都长满茶树,基诺族人就像热爱隐逸的文人雅客一样,千百年来一直栖身于茶香飘逸的基诺山.
-
基诺族婚恋
基诺族婚俗是指我国少数民族基诺族的婚嫁习俗,基诺族青年男女结婚,由媒人和亲友带着酒、肉,到姑娘家共同商定婚期。举行婚礼这天,男方家要杀一两头猪,猪肉送给女方家一半。同时还要送些蔬菜、鱼、猎到的野味等给女方家,好让女方家招待亲戚朋友。
-
基诺族歌舞
在节日欢庆时刻和日常生活中的歌舞
-
基诺族服饰
基诺族男子穿宽裤,无领对襟白色外衣。女子挽发高髻,头戴三角形尖帽,身背大麻布袋,在白背心上刺有各色图案,外着无领长袖外衣,下穿黑色红边的合缝裙子。基诺族喜欢穿自织的带有蓝、红、黑色纹土布,富有民族特色。女子的上衣称为“彩虹衣”,是一件漂亮别致,镶绣着各色条纹的对襟小褂,至今民间仍流传着一个关于“彩虹衣”的传说:很久以前,一位祖先老奶奶所天上的彩虹披到一位饱受磨难的姑娘身上,使她变得如仙女一样美丽,过着吉祥幸福的生活,从此,基诺人就把彩虹作为本民族特有的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