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阿昌族
- 白族
- 保安族
- 布朗族
- 布依族
- 藏族
- 朝鲜族
- 达斡尔族
- 傣族
- 德昂族
- 东乡族
- 侗族
- 独龙族
- 俄罗斯族
- 鄂伦春族
- 鄂温克族
- 高山族
- 仡佬族
- 哈尼族
- 哈萨克族
- 汉族
- 赫哲族
- 回族
- 基诺族
- 京族
- 景颇族
- 柯尔克孜族
- 拉祜族
- 黎族
- 傈僳族
- 珞巴族
- 满族
- 毛南族
- 门巴族
- 蒙古族
- 苗族
- 仫佬族
- 纳西族
- 怒族
- 普米族
- 羌族
- 撒拉族
- 畲族
- 水族
- 塔吉克族
- 塔塔尔族
- 土家族
- 土族
- 佤族
- 维吾尔族
- 乌兹别克族
- 锡伯族
- 瑶族
- 彝族
- 裕固族
- 壮族
-
沙马拉毅
沙马拉毅( 1953.10—)四川雷波人,彝族。1982年毕业于西南民族学院并留校,先后任教务处处长、副校长、硕士生导师,教授。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持制定了教育处机彝文编码方案,使彝文进入了现代化信息处理时代。
-
王天玺
王天玺 (1942年10月-2020年4月2日),男,云南云县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历,中国共产党员。著名民族理论家、民族法学家、社会科学与哲学专家,曾任中共中央机关刊《求是》杂志总编辑、云南省委副书记、楚雄彝族自治州州委书记。
-
伍精华
伍精华(彝族),男,四川省冕宁县人。1949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多次担任重要职位,出任中央委员,并出版了多部书籍。
-
刘尧汉
刘尧汉(1922.7-2012),男,无党派。1947年毕业于云南大学社会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荣誉学部委员、楚雄彝族文化研究院终身名誉院长,学术专长为民族学与民族史,1990年被国家民委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称号,1992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新中国第一个彝族教授。刘尧汉对唐代"南诏"国为中国领土提供了有力证据。
-
小叶丹
小叶丹(1894-1942)男、彝名果基约达,四川省冕宁县彝海乡人。解放前四川、彝族果基家支头人.他与刘伯承元帅歃血为盟之事,被传为一时佳话。彝海结盟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段佳话,是彝族人民对中国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具体体现。
-
曲焕章
曲焕章(1880-1938年8月),男,字星阶,彝族 。“云南白药”创始人。出生在江川县后卫赵官村,后迁居通海、昆明。1892年,到姐夫袁槐家学伤科。后自己配制百宝丹和其他伤科药方,开始行医。1898年,就医病人日益增加,曲焕章自采药材,与妻加工配制白药和其他伤科用药。1914年,经反复试制和实践,终于集大成始创"白药"。成为江川、玉溪、华宁等地有名的伤科医生。
-
安恩溥
安恩溥(1894-1965),云南省镇雄县人,彝族,青年时期投笔从戎,参加护国军,通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斗,逐步成为滇军高级将领,先后在滇军中担任团长、旅长、师长、军长等职。抗战期间,转战湘鄂赣,参加了著名的台儿庄战役,又驻守南滇与日寇抗衡。此后,放弃行武生涯开始从政。1949年12月9日在云南起义,1965年12月25日在昆明病逝,终年71岁。为昭通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
卢汉
卢汉(1895年-1974年5月13日),原名邦汉,字永衡,云南昭通人,著名抗日爱国将领,中华民国大陆时期滇军高级将领。民国三年(1914年),卢汉在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后,在滇军中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蒋介石任卢汉为六十军军长,率部参加台儿庄等著名战役,升任军团长,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第一方面军总司令。 是继龙云之后,成为新一任云南省主席,在中华民国时期执掌云南军政大权4年多,被称为最后一任"云南王"。
-
龙云
龙云(1884年—1962年),字志舟,原名登云,彝族。彝名纳吉乌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炎山乡人。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国民党滇军高级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云南省国民政府主席,云南陆军讲武堂校长。1948年加入民革,历任民革第二届中央委员,第三届中央副主席,第四届中央常委。龙云先后主政云南期间,努力革新,支持民主运动,坚持抗日,使云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建设都取得了重大进步,被誉为"民主堡垒"。
-
李文学
李文学(1826-1874),又名李正学,彝族,弥渡县瓦卢村人,清末云南哀牢山彝族农民起义军首领。咸丰六年四月,李文学聚彝汉农民5000余人,在弥渡县瓦卢村后山天生营起义,提出“铲尽满清赃官,杀绝汉家庄主”的口号,李文学被推为“彝家兵马大元帅”。在哀牢山区先后建立8个都督府。1874年3月28日,李文学在南涧乌龟山壮烈牺牲。
-
奢香夫人
奢香夫人((1358年-1396年),女,彝族名舍兹,又名朴娄奢恒,元末明初人,中国古代杰出的彝族女政治家,是中国历史上为维护地方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建立了丰功伟绩的巾帼英雄。作为一个民族头人,在国家加强西南地区统治的形势下,为贵州建省创造了必要条件,客观上维护和促进了祖国统一。交通条件的改善,促进了水西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巩固了西南边疆,促进了各民族的团结;她改良本民族文化、学习汉文化的举措,促进了彝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
皮逻阁
皮逻阁(公元697—748年),南诏第四代王,于唐朝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即位, 天宝七载(公元748年)卒,在位20年。皮逻阁是南诏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位国王。经过他的经营与发展把蒙舍诏发展为"南国大诏",使"南诏"之名由一诏而为洱海地区之统称,继而将南诏发展为统治整个云南及其周边广阔区域的西南地方政权。
-
孟获
孟获,生卒年不详,大约三国时期南中彝族首领,蜀汉先主刘备死亡前后,孟获(彝族)追随益州郡大姓雍闿起兵反蜀汉,率领夷人同叛。汉丞相诸葛亮到南中亲征,百战百捷。闻知有一个名叫孟获的人,向来被本地的夷人和汉人所敬仰,于是发兵攻打孟获并在盘东擒获了他。诸葛亮采纳了参军马谡的建议,赦免了孟获来换取蜀汉南方的民心。后来南中平定,孟获随诸葛亮回到成都,担任御史中丞。此后直到诸葛亮死前,蜀汉南方都没有人敢再次叛乱。
-
阿普笃慕
阿普笃慕,生卒年不详,大约春秋战国时代彝族首领。巧家堂狼山(洛尼山)人,是滇、川、黔、桂四省区彝族共同尊奉的祖先。阿普笃慕娶三妻,生下六子,被后世称为彝族六祖。
-
彝族语言
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6种方言,其中包括5个次方言,25个土语。北部方言分布在四川和云南宁蒗等县,东部方言分布在贵州和云南东北部,南部方言分布在云南和广西,其余3个方言分布在云南。